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饶河口岸季节性闭关:今年以来出入境人数同比增加32.1%

2025-10-21 21:2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双鸭山10月21日电(王克勤 杨启坤 记者姜辉)20日下午,随着“饶华渡631”轮渡船缓缓驶入饶河口岸码头,标志着饶河口岸2025年度客货运输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即日起开启季节性闭关模式。

俄罗斯籍旅客乘坐轮渡船进入饶河口岸。 王克勤 摄

  饶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这里拥有亚洲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饶河口岸地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交界处,距离俄罗斯水运距离仅760米,冬季架设浮箱固冰通道后,直线运输距离可以缩至400多米。

  饶河口岸今年较往年提前一周启动明水期通关工作,受乌苏里江水位降至历史低位影响,轮渡船通航条件受限,最终比往年提前结束运营。截至闭关当日,饶河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32.1%,生动展现了中俄边境人员往来的旺盛活力。

俄罗斯籍旅客在饶河口岸排队等待通关。 王克勤 摄

  通关期间,饶河县外经贸综合服务中心主动牵头,与饶河县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饶河海关、饶河海事处等联检单位建立“无缝对接”工作机制。从货物查验流程优化到人员通关指引,从船舶调度协调到突发问题处理,各部门始终保持“同频共振”,大幅缩短通关时间。

  随着明水期运输收官,饶河口岸进入闭关维护阶段。接下来,各相关部门将对口岸设施进行检修升级,为冬季浮箱固冰通道运输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持续推动中俄边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全聚德前三季度逆势蓄力:“守正创新”破边界,“沉浸式”体验成亮点

      10月21日晚,全聚德(002186.SZ)发布三季报显示,2025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17.39万元。  在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暑期与“双节”旺季,全聚德集团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凭借...

    时间:10-21
  • 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在广州开工

      中新网广州10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TCL华星t8项目21日开工。该项目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金额约295亿元人民币。据介绍,这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

    时间:10-21
  • 中国电信前三季实现净利超300亿元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信)21日发布公告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94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0.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

    时间:10-21
  • 第24届刀博会在阳江举行 推动刀剪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

      中新网阳江10月21日电 (孙秋霞 许留金)第24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简称“刀博会”)21日在阳江启幕,本届刀博会通过“展+会+赛+贸”的创新模式,汇聚全球客商,展示产业成果,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阳江刀剪产业向全...

    时间:10-21
  • 2025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ESG)会议发布行业生态倡议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王梦瑶)以“汇生态之力,筑零碳之基”为主题的第二届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ESG)会议2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聚焦于构建一个协同共生的行业新生态,正式发布了《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倡...

    时间:10-21
  • 锦州-大有能源基地-盘锦输油管道工程一标段全线贯通

      中新网锦州10月21日电 10月21日,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一公司承建的锦州—大有能源基地—盘锦输油工程中交仪式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标志着该工程主体完工并实现全线贯通。作为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及东北陆...

    时间:10-21
  • 科技赋能,中国粮仓迈向绿色智能新时代

      中新网成都10月21日电(记者 谢艺观)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协同发力。在全力稳住粮食生产的同时,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已成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粮食储备领域正迎来一...

    时间:10-21
  • 粮食住上了“好房子”

      中新网成都10月21日电(记者 谢艺观)粮食也住上“好房子”了。  近日,记者走进中储粮新津直属库,一座形如胶囊的新型粮仓引人注目。据介绍,该仓型为粮食气膜仓,是第四代储粮仓型,曾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央企十...

    时间:10-21
  • 走进“天府粮仓” 看农田化身“科技田”

      中新网眉山10月21日电(记者 谢艺观)“靠着机械化手段和优良品种,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近日,刚忙完秋收的四川眉山东坡区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作为“天府粮仓”首提地的眉山东坡...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