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2025-10-25 20:48: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张尼 实习生 保乐)秋季是登高赏景的绝佳时节,但很多人一爬山就腰酸背痛,甚至出现关节损伤。这可能不是单纯的缺乏锻炼,而是你压根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登山方式,错误的姿势和装备都可能导致受伤风险上升。

  今天,一篇文章教会你红叶季的正确打开方式。

  登山≠简单走路

  为什么登山容易伤关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日前接受中新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上坡+下坡”的动作模式对下肢关节的特殊压力,以及错误姿势和习惯的叠加影响。

  他强调,“登山只是简单走路”是误区,提前掌握护关节方法很重要。

  上坡/上台阶

  1.不要让膝盖超脚尖

  迈步时膝盖若超过脚尖,会增大屈膝角度,让膝关节承受过多压力。正确做法是膝盖尽量向后收,将负荷转移到髋关节,依靠臀肌发力。

  2.不要让膝盖内扣

  膝盖向内旋转(内扣)会人为制造膝关节外翻力线,肌肉疲劳时更易出现,长期如此可能损伤半月板、软骨,甚至引发髋关节撞击、盂唇损伤。

  3.不要挺直身子

  挺直身体上坡易导致骨盆前倾,不仅会让腰部酸痛,还会限制髋关节活动角度,间接增加膝关节压力,长期可能引发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

  下坡/下台阶

  1.不用脚后跟着地,用前脚掌探地

  脚后跟着地会让膝关节在半空中长时间悬停,反复交替会累积巨大压力。

  2.不要穿松动鞋子

  湿滑地面或松动鞋子(脚在鞋内来回滑动)会像“雪天打滑”,身体需同时对抗向下的冲击力和打滑风险,导致肌肉僵硬、关节承压加倍。

  建议选摩擦系数高的坡道,鞋带系紧,避免鞋子比脚大1-2个手指宽。

  3.“侧着下”或“S型下”

  这种方式能分散下坡时的垂直冲击力,是关节不好人群的“护关节首选”。

  装备要“按需用”

  不少人认为“护具越多越安全”,但选错护具可能加重磨损,选择需“对症”。

  1. 登山杖:必用的“省力神器”

  登山杖能辅助平衡、减轻下肢关节压力,使用时需将腕带挂在手腕上,上坡、下坡时都能借助其分散身体重量,有效节省体力,减少关节负担。

  2. 髌骨带:优先于护膝的“基础护具”

  髌骨带分两种:单股髌骨带适合有髌腱炎、肌腱炎的人群,能针对性缓解疼痛;双股髌骨带适合髌骨磨损重、髌骨软化或平时上下楼膝盖疼的人。

  3.登山鞋:跟脚、高帮、防滑是关键

  鞋子要跟脚、不要松动,鞋带必须系紧,避免脚在鞋内滑动。

  优先选高帮鞋,能包裹脚踝和小腿下段,增强踝关节稳定性,屈伸时还能帮肌肉抵消冲击力,野山坡或运动量大地形尤其适用。

  鞋底需能牢牢抓地,避免光滑鞋底导致的意外打滑。

  脚踝不适者可戴薄款弹性护踝,提供基础支撑,避免二次受伤。

  4个“严重信号”出现,立即停止登山

  1.扭伤时听到“闷响”(如“咯嘣”声):可能是半月板、韧带拉伤或撕裂;

  2.受伤后几分钟内关节快速肿胀,提示关节内或软组织出血;

  3.皮肤出现淤青说明局部组织有出血,损伤较重;

  4.悬空活动关节时也疼,即使不负重,活动时仍有明显疼痛,需警惕严重损伤。

  应急处理遵循“PRICE原则”

  1.保护(Protection):损伤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活动,离开运动场地或其他所处场所,避免受到二次损伤或加重损伤;

  2.休息(Rest):停止活动,减少受伤关节受力;

  3.冰敷(Ice):用冰棍、冰矿泉水冰敷15分钟,快速消肿;

  4.压迫(Compression):用绷带、护膝或护踝轻轻加压,避免肿胀加重;

  5.抬高(Elevation):坐下或躺下时抬高受伤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专家提醒,扭伤后不少人“想继续赏景”或“觉得伤不重”硬撑,导致二次受伤。建议无论伤轻伤重,重返登山前都要找医生评估,避免因小失大。(完)

  • 相关阅读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央视网消息:眼下,2025年秋季专场招聘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在山西晋城,当地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开展专场招聘,为求职者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在位于晋城市工人文化宫的招聘会现场,科技制造区、现代服务区等十...

    时间:10-25
  • “数字员工”让生产线变“聪明”(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10月22日下午3点,江苏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8.5代液晶面板工厂的...

    时间:10-25
  • 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何以创新高?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7.6%,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何以创新高?  前三季度,长...

    时间:10-25
  • 全球瞭望|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应持续加强对华经贸合作

      新华社伦敦10月25日电(记者赵阳)英国经济学家杰拉德·莱昂斯日前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表示,英国应与中国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在贸易、投资、金融及绿色发展等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建立牢固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  莱...

    时间:10-25
  • 中国柑橘年产量维持在6500万吨以上

      中新网宜昌10月25日电 (董晓斌 黎文来 朱敏)中国柑桔学会2025学术年会25日在“中国柑橘之乡”湖北宜都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中国柑橘栽培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年产量维持在650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了鲜食柑橘...

    时间:10-25
  • 广交会观察:跨境电商赋能中国企业“破浪出海”

      中新网广州10月25日电 (记者 张璐)以“品质家居”为主题的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第二期(10月23日—27日)正在广州举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智造新品大量涌现,展位现场洽商热络,线上直...

    时间:10-25
  • 重庆“千里轻舟”货运班轮常态化运行

      中新网重庆10月25日电 (张旭)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5日发布消息称,当日,随着“四川宜宾港—重庆果园港锂电池”航线首航启运,重庆“千里轻舟”货运班轮(以下简称“千里轻舟”)累计开通试点航线达10条,标志着“千里轻...

    时间:10-25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草坪经济到海洋科技 江苏南通多元探索绘新卷

      中新网南通10月25日电 (唐娟 孙权)江海交汇处,活力正奔涌。10月23日至24日,第二批“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江海门户”南通,深入探访这座“中国近代第一城”在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

    时间:10-25
  • 前9个月中国新设外企数同比增16.2%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商务部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0.4%。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