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大数据正给你的信用打分(倾听·转型中国·关注个人征信系列①)

2015-01-29 09:34:30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宋嵩

  编者按: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个人信用既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也跟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推进我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建设,企业、个人和政府分别能做些什么?本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今起推出“关注个人征信”系列报道。

  

  完善的信用体系,能让守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信用评价有了新的渠道。1月28日,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开始在部分用户中进行公测,首推芝麻信用分,直观地呈现用户的信用水平。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此前,央行已向26家企业发放了企业征信业务牌照,个人征信业务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

  尽管从业时间长短不一、数据来源各异,但在个人征信业务的具体规划上,8家民营公司纷纷突出“大数据”和“互联网征信”。

  打车、网购表现都可作征信参考

  健全的社会征信体系,对于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征信系统信息来源,央行征信记录有大量未能覆盖的群体。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在央行征信中心收录数据的8亿多自然人中,有征信记录的约3.2亿人,占总人口数的23.7%,远低于美国征信体系85%的覆盖率。个人有效征信数据主要产生于信贷领域,使用也主要在信贷领域。

  引入民营的征信机构,尤其是有互联网背景的公司,个人征信可以在更多维度得以体现。

  一个从未向银行借贷的大学生,可能没有央行征信中心的征信记录,但只要在互联网上留下行为轨迹,互联网公司即可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预测其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为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比如使用手机软件预约打车,违约记录可以成为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来源;再如网上购物,即便不使用信用卡支付,购买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被作为征信参考……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方方面面,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完善征信体系成了市场化征信机构探索的前沿领域。

  据介绍,芝麻信用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分表现信用水平高低,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违约可能性越低。

  “我们不仅记录用户良好的履约行为,也将记录用户不良的违约行为。”芝麻信用的相关业务负责人说,“让征信覆盖到尽量多的人群,是对已有征信系统的补充,具有一定普惠性质。”

  信用即财富,大数据一分钟就可决定贷款额度

  在欧美国家,一个人经常逃地铁票或是借钱不还,将引发找不到工作、租不到房、申请不到贷款等连锁反应。信用系统完善后,这样的情形也将发生在我们身边。

  据透露,公测期间芝麻信用已经跟租车、租房、婚恋、签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谈定合作,并将很快试验性地对外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当你的芝麻分达到一定数值,租车、住酒店时可以不用再交押金,网购时可以先试后买,办理签证时不用再腾挪存款办证明,贷款时可以更快得到批复、拿到比别人低的利率。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运用云计算将数据进行整理、运算,采用一定的模型评定个人的信用。蚂蚁微贷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甚至能做到一分钟之内决定给用户多少贷款。

  腾讯财付通团队早在两年前就积极推进征信业务的探索。据介绍,他们的征信体系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其次是希望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普通用户更容易进行借贷;最后是希望引导年轻用户增强信用意识,建立“信用即财富”观念。

  对于腾讯来说,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底气也很足:8亿的QQ账户,超过5亿的微信账户,超过3亿的支付用户,以及微博等多种服务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这些用户留存有大量的数据,成为我们展开征信业务的基础。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对用户形成一个全面的个人信用画像。”腾讯财付通相关负责人介绍。

  个人信息和信用状况会变得人人皆知吗

  前景虽然广阔,但摆在个人征信面前的难题也不少。在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的情况下,个人征信是否能够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情况?

  深圳市中深融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婷娣说,支付宝忠实用户的个人信息,在财付通上可能很难全面展现。个人征信想要更加权威,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民营机构的个人征信评分能否与央行征信报告整合,也是个人征信评分是否好用的关键。”

  个人征信到来,不少网友还担心,个人隐私会不会成为他人赚钱的工具?

  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

  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采集和查询个人信息时,必须获得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并明确使用的用途和范围。在开展征信业务时,将严格按照监管规定,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使用,遵守央行指导意见,同时愿意接受监管和大众监督。芝麻信用负责人也表示,所有信息的保存采用符合行业标准的最高要求,比如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等。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征信体系建立过程需要不断完善,隐私保护是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尽快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规定,加强监管,坚决打击非法收集和买卖数据的行为,让个人隐私得到更好保护。

  

  境外的个人信用评定(链接)

  在美国,FICO信用分是美国个人征信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产品。艾可飞、益百利和环联三大征信局都采用了FICO信用分来量化个人信用质量和风险。FICO信用分主要参考付款历史、欠款数额、信用历史时长、新信用账户、使用的信用账户5个维度的信息。目前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已经覆盖了85%的人群。

  在德国,有一家政府主导的征信机构,不过影响很小,目前最大的征信机构是一家民营公司,它储存着6600余万个人及400万家企业的6.5亿条信息,这意味着德国3/4的人口、几乎全部企业的信用状况都有据可查。

  在法国,个人征信体系由国家主导建立。法国人把个人信用看成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有了不良的信用记录后,法国人会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影响,所以在法国的文化中,征信的道德约束感非常强。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9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广东引导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本报广州1月28日电 (记者王楚、杜若原、李刚)1月4日,对广东前海微众银行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完成第一笔放贷业务:货车司机徐军在家中通过电脑完成3.5万元贷款。  ...

    时间:01-29
  • 营改增三年减税3746亿元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吴秋余)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410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76万户,小规模纳税人334万户。目前,营改增试点已覆盖交通运输、邮政...

    时间:01-29
  • 系统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刷新见解)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前后相继、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回顾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每一次飞跃都引起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又对农业科...

    时间:01-29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须守住三条底线(大家手笔)

      土地制度作为国家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农民权益保护、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主体和利益关系十分复杂,有些问题认识还不一致,有些问题一时还看不准,必须综合各方...

    时间:01-29
  • 广西帮10万农民工讨回9个亿(民生调查·新常态·新探索)

      编者按:临近年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比较集中。讨薪,搞“行为艺术”不是正路,走司法途径,也面临维权时间长、维权成本高的困境。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替农民工追讨欠薪,政府还是要“挺起来”。  广...

    时间:01-29
  • 工业现在已不重要了吗(热点辨析)

      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超过工业。有学者据此提出,我国进入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让位于服务业,工业重要...

    时间:01-29
  • 改变谁污染谁治理 鼓励专业公司治污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刘念、吕笑啸)今天,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做客中国政府网,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网友关心的问题,...

    时间:01-29
  • 人民币贬值是趋势吗?影响有多大?(经济聚焦)

      制图:宋嵩  即期汇率贬值一度超250个基点,下跌幅度达到1.94%,逼近2%的“跌停线”!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暴跌令人咋舌。尽管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82个基点,却依然难掩前几日的大跌...

    时间:01-29
  • 上海华瑞银行获准开业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欧阳洁、谢卫群)继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获批开业之后,上海华瑞银行各项开业准备工作已就绪,于2015年1月27日由上海银监局批复开业。这是我国内地第二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  此次上海...

    时间:0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