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资本市场看宏观|谋新而重质 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10-12 08:25: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长江证券机构客户部总经理、研究所联席总经理 邬博华

一、向新而行,资本市场锚定新质生产力,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引擎。面向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大有可为,通过制度机制解决包容创新问题、通过融资推动创新资本形成、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长效激励留住核心人才,打通生产要素、投资资金、创新驱动力之间的堵点卡点。

一方面,资本市场优化制度机制,有力支持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新质生产力企业IPO占比由2018年的27.9%,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97.7%。截至2024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累计助力1853家新质生产力企业上市,市值达20.48万亿元,有效促进创新资本的形成,全面激活市场动力。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相较传统的信贷融资,新质生产力企业长周期、高风险的特征使得直接融资成为最便利和有效的募资渠道。新质生产力企业每年再融资数量占市场比重从2018年的20.6%,升至2023年的37.2%,再融资规模占比从2018年的11.7%,升至2023年的19.5%。再融资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购重组帮助企业整合不同资源,是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自2018年以来,累计超过120例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合并重组助力上市公司成长为行业龙头;股权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助于企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有着积极意义。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有1149家新质生产力企业实施过股权激励,占新质生产力企业比重超过60%,高于A股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二、映射经济,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反映。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及高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导向,科技行业无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群体逐渐壮大,上市公司家数由2018年的407家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853家,占A股上市公司数比重亦由12%上升到34.7%,与之对应的,企业市值比重由2018年的4.90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0.48亿元,从A股市场整体的10.5%攀升至25.3%,新质生产力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在股市中的映射。以“双创”板块领衔,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超30.6%,电子、芯片、软件、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蓄势待发。

三、共同成长,新质生产力兑现业绩,与投资者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透视历史经营情况,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营收连创新高,盈利持续向好,自2018年至2023年,新质生产力企业营收、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1.26%、9.60%,显著超过A股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持续研发投入则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旗帜鲜明,新质生产力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投入占营收比重由2018年的3.29%增长至2023年的5.08%,占比明显高于A股整体。科创驱动下增长潜力可期,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新质生产力指数累计收益率达63.02%,超额收益显著。新质生产力企业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让投资者得以分享中国增长红利、推动共同富裕。

四、加速聚焦,政策引领资本市场回归本源,推动社会资源导向新质生产力。金融的本质功能是对资产的风险定价,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庞大的社会资本与新经济企业及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通过直接融资连接起来,将低成本的资金直接输送给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社会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本的集聚。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有赖于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发挥更大作用。二十届三中全会、新“国九条”、资本市场“1+N”体系,立足顶层设计,从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出发,为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升服务质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投资和融资相协调,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作用,从而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 相关阅读
  • 近年来力度最大 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

    时间:10-12
  •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

    原标题: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记者银晟)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修订出台经营者集中新申报标准、开展试点委托中期评估、优化简易...

    时间:10-12
  • 从资本市场看宏观|资本市场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高瑞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

    时间:10-12
  • 从资本市场看宏观|向新向实促发展 扎根科创启新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资本市场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创业投资等制度安排,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加速向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强化...

    时间:10-12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结束 中小微企业再迎新机遇

    本报记者 寇佳丽经过多轮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终于迎来重大成果。10月10日,商务部于官网发布了《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

    时间:10-11
  • 国办转发,期货市场迎来重磅文件

    本报记者 吴晓璐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9年,形成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总体框...

    时间:10-11
  • 美国9月份CPI涨幅略超预期 影响美联储降息进程吗?

    本报记者 韩昱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劳工部发布了美国最新一期的通胀数据。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较8月份(2.5%)放缓,是2021年2月份以来最小同比涨...

    时间:10-11
  •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迎来新机遇

    本报记者 郭冀川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不仅深刻揭示了公共...

    时间:10-11
  •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利: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实落地 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本报记者 吴晓璐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18日开幕。10月11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利表示,在今年的论坛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同志将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