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揭秘低价旅游团:导游先垫人头费用 购物返点45%

揭秘低价旅游团:导游先垫人头费用 购物返点45%

2015-05-08 09:53:02

来源:北京晨报

U11347P1T1D31801547F21DT20150507012321.jpg (300×249)
  新华社发
  近日“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导游这一职业群体的争议。记者调查发现,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一些低价旅行团被层层转包,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还没出团就已亏本。因此,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消费者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填坑”和盈利。有业内人士透露,多数购物、餐饮商家等会给导游返点,45%算正常,还有更高的。
  淡季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
  实际上,被报道的“恶导游”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新浪网近日关于旅游“强制消费”的调查显示,截至6日11时,69.4%的参与调查网友表示“旅行中遇到过强制购物消费”。记者调查发现,“胁迫消费”频发的导游行业背后是严重缺少基本生活保障。
  张家界导游李春霞告诉记者,专职导游的月基本工资,在张家界300元-800元不等;兼职导游甚至没有基本工资,靠发日工资。“没有底薪的导游,常常面临‘淡季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的窘境。”黄山导游小薇(化名)无奈地说,每天带团费约200元,淡旺季平均下来,一年工资仅2万元左右。
  企业对导游的保障十分微薄。安徽一旅行社协会副会长洪琛透露,愿意给导游购买保险的旅行社微乎其微。“截至去年年末,当地156家旅行社中,大概仅两三家会给导游买保险。”湖南导游蔡妮娅告诉记者,2014年她身边有几位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受伤,但“出事以后基本靠行业协会募捐,几乎没有其他保障机制”。
  导游流动性过高是导致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安徽省一位旅游部门工作人员称,按规定,旅行社要有20%的固定导游,但出于成本考虑,许多旅行社不愿意“养”固定导游,仅在旺季聘请临时导游,这部分人挂靠导游服务中心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没有固定薪酬、长期合同、社会保险,人多且散,工作稳定性差。
  对于很多游客经常投诉的导游服务不好,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导游工资与服务质量并不直接挂钩。“干好干坏都这点钱,所以大家工作积极性不高。”小薇坦言。据记者了解,在国外,导游收入以小费为主,旅行社所付的报酬仅占一小部分。这就意味着,游客是上帝,影响导游的收入高低,导游必然努力让游客满意。
  由于正常收入低、缺乏保障、流动性高,导游群体难以留住人才,人员呈年轻化趋势。以皖中地区为例,调查显示,该地区70%的导游是毕业1年至3年的学生,普遍专业技能欠佳,仅10%导游有超过5年的工作经验。三亚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雪琴介绍,“2009年时我们公司有400多位专职导游,现在只有16位了。”随着“正规军”逐渐流失,越来越多无证黑导游充斥市场,队伍鱼龙混杂。
  争夺“刀尖上削下来的利润”
  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分析说,那些习惯低价恶性竞争的旅行社,为控制成本,不断挤压导游基本工资待遇与游玩线路的服务质量,以拉低产品价格。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先靠低价争抢游客,再通过回扣等赚回利润的方式,被基层旅游部门称为“刀尖上削下来的利润”。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4日公开表示,“不合理低价”问题是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百病之源”。
  海南一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那些几百元甚至几元的低价团费用明显低于成本,往往是由组团社组织游客,地接社从组团社手中买团,导游再先自己垫付费用从地接社买“人头”。对于地接社和导游而言,是负债在接团,“人均数百元的‘坑’,不想亏本,就只能想办法捞钱填坑。”
  而诱导、胁迫游客购物,从商家拿返点就是主要捞钱方法。据了解,现在导游带团,购物、餐饮等环节一般都有返点,有十年执法经验的海南省旅游委质监局一名工作人员直言,“购物返点45%算正常,还有更高的。门票也有返点。”
  年初转行的云南导游小陈向记者讲述了“返点潜规则”,像珠宝、字画这些产品定价随意性大,卖价越高,返点越多,“最多一次是在去年春,有个游客花三万元买了个玉镯,商户按照利润30%返给我,好几千呢。”
  记者在安徽、湖南、海南等多地走访调查,业内人士反映,“低价团”如今在中国各地旅游市场层出不穷,比起《旅游法》实施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海南三亚某大型旅行社总经理直言,旅游法对“坑人低价团”的约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反效果。“一些小旅行社反正也活不下去,干脆倾注所有捞一笔。劣币驱逐良币,导致自我约束力强的、积极转型的公司反而很难生存。”
  ■观点
  对零负团费加大惩处力度
  旅游市场“百病之源”在哪里?在参与新浪“关于强制消费”调查中,截至6日11时,51.5%的网友认为,乱象背后是有关部门监管缺失。
  安徽一地旅游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说,“并非看不见、管不了,而是为了眼前利益,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业内人士认为,规范旅游市场应依法从严,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一旦发现零负团费,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应该撤掉相关资质。据新华社
  ■食物链
  组团社低价揽客
  地接社“买团”抢客
  导游胁迫消费赚返点来“填坑”
  ■数据
  购物、餐饮、门票一般都有返点,购物返点45%算正常
  游客单独消费的餐饮,导游可以拿到30%至50%的回扣
  有游客花三万元买个玉镯,商户按照利润30%返给导游

  • 相关阅读
  • 去年房地产多指标大幅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创新高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贾兴鹏)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5年《房地产蓝皮书》表示,2014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2013年下降7.6%,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达到6.22万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2015年《房地产蓝皮书》副主编尚...

    时间:05-08
  • 工行布局“一带一路”机遇前如何做好风控

    半个月前,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当地4家项目业主签署了能源电力项目融资协议,协议金额总计达43亿美元。 金额如此庞大的项目,也只是今年工商银行支持“一带一路”提前储备的131个重大项目中的...

    时间:05-08
  • 京沪经贸论坛在京举行促京沪发展交流合作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谭翀)昨日,京沪经贸论坛暨北京上海企业商会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经济新常态,共赢新发展”,就政府推动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京津冀...

    时间:05-08
  • 煤价跌幅“触目惊心”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原标题:煤价跌幅“触目惊心” 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新华网太原5月7日电(记者梁晓飞)4月底以来,面临煤炭消费淡季,部分大型煤企再次降价促销,煤价跌幅显著放大。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煤价的大幅下跌,进口煤的价...

    时间:05-08
  • 韩央行:韩国外汇储备额时隔5年回升至全球第六

    原标题:韩央行:韩国外汇储备额时隔5年回升至全球第六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外汇储备额创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时隔5年重新升至全球第六位。   据报道,韩国银行(央行)7日消息称,截至4月底,韩国外...

    时间:05-08
  • 国务院:研究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上市等政策

    原标题:国务院:研究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上市等政策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今日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研究鼓励符...

    时间:05-08
  • 国开行2014年年报:资产总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6%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李彤)今日晚间,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国开行总资产逾10万亿元,贷款余额近8万亿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国开行党委书...

    时间:05-08
  • 融资租赁业挤泡沫经济转型中如何寻求突破

    人民网上海5月8日电(魏倩)金叶珠宝(000587.SZ)近期溢价两倍斥资59亿元收购丰汇租赁90%股权,表明资本还在涌入融资租赁行业。 自2007年以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就进入了猛涨阶段。根据半官方的中国融资租赁联...

    时间:05-08
  • 林毅夫: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施策

    原标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施策   “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只有7%。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滑,失业率高和局部金融危机现象会出现。”近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学术论坛上,经济学家林毅夫就当前经...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