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对中国GDP贡献超过一半的数字经济 如何更好地挖掘潜能?

2018-11-11 08:21:56

来源:国是直通车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达55%。

  其中,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渗透率分别达到32.6%、17.2%和6.5%。这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产业生态。

  在数字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又如何面对挑战?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国是直通车 孙秋霞 摄 国是直通车 孙秋霞 摄

  如何抓住机遇?

  随着数字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这个时代主要依赖四大技术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这四大技术当中,特别值得企业家关注的是全球物联网的发展。

  周宏仁表示,人、机、物都要接入物联网,意味着全球任何有联网意义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具有信息感知、智能计算、自动识别和联网的功能。

  联合国首席经济学家和助理秘书长埃利奥特·哈里斯(Elliott Harris)认为,成功的数字经济依赖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赋能环境。

  “必须要有价廉物美、安全、兼容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有一个政策环境来支持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同时也能够保护数据隐私和支持信息的自由流动。”埃利奥特·哈里斯说。

  在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看来,如果说过去2G、3G、IP网络是为消费者互联网准备的,5G就是为产业互联网准备。当下要全力投资5G,数字经济必须建立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

  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认为,过去五年是消费互联网和数字互联网的融合,未来五年消费互联网红利越来越少,红利主要来自企业服务这一块,数字经济深入到传统行业去融合,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

  “举一个例子,星巴克现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就是因为新的公司靠外卖咖啡迅速地占领市场,使得星巴克店均销售下降20-30%,他们感觉到压力来拥抱数字技术,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朱啸虎说。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指出,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议从微小处入手,不要背很多概念。企业应该向腾讯学习做事方法,从解决用户的痛点出发向智能化转型。

  华捷艾米创始人、董事长李骊指出,AI+产业融合将会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进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发展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这个基础必须要打牢。

  面临哪些挑战?

  虽然数字经济对中国GDP增长贡献达55%,但周宏仁表示,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信息化发展中最薄弱的一环。

  周宏仁指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约只有60%以上的企业部署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一半以上只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而建设使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不到30%,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企业不到25%。

  “广大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转型,既是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极好的机遇,也是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挑战。”周宏仁说。

  埃利奥特·哈里斯则从全球视野出发,谈到了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进步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

  “比如说,数据所有权、互联网安全等问题可能会阻碍人们向数字经济进一步转型,因此需要有效的标准、制度框架和监管框架。”埃利奥特·哈里斯说,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现有的标准、监管框架和社会伦理准则并不足够。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全球一方面产生了平衡效应,一方面产生不平衡的效应。

  俞敏洪指出,数字经济带来的不边界性,使得任何商业集中在任何一个点会往全球扩散,“你发现在中国某个领域集中到一家大机构的时候,小机构的机会变少。比如说,阿里占据产品的交换市场,腾讯占据了社交市场,其他的小公司成长的机会就会相对变少一些。”

  Liekedln(领英)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工程负责人莫霍克·史洛夫指出,在数字经济之间,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才的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在数字变革中对人的投资,人给他们好的技能,并且把这个技能用在适合的工作当中,然后推动地区、公司和国家的发展。最终把这些人连接到工作当中。

  不过,周鸿祎指出,一个既懂餐饮业,又懂旅游业,还懂运输业,懂AI和区块链的人很难培养。

  周鸿祎说,阿里的班委制可以借鉴,大家进入到互联网深水区需要跨界人才的时候,公司内部实行合伙人的机制,公司最高层也有合伙人的机制,把懂AI的人、传统互联网的人、大数据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协作的方式解决跨界人才的问题。(孙秋霞)

  •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拓展产业新空间

      人工智能,拓展产业新空间(行业广角)  如果在玉米生产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产量会增加吗?有了人工智能,你的银行账户是否会更“懂”你?人工智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医生诊疗?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

    时间:11-12
  • 手机盗刷,谁来担责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苹果手机用户遭遇支付风险——   手机盗刷,谁来担责(理财参谋)  中消协表示,无论消费者是否开通免密支付,经营者都应保障消费者的交易安全。经营者在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时应尽到合理的...

    时间:11-12
  • 央企探索管资本新路

      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央企探索管资本新路(产经观察)  制图:郭 祥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20...

    时间:11-12
  • 《电商法》实施在即 海外代购会消失吗?

    河北省承德市网络代购经营者陈晨(右)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带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刘环宇摄(人民图片)   本报记者 叶 子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2...

    时间:11-12
  • 无界化、社交化、下沉化 国内电商发展呈三大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我国电商发展呈现无界化、社交化、下沉化的新趋势   网购“刷”出消费新感觉(经济热点·新经济新观察③)   本报记者 林丽鹂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62785亿元...

    时间:11-12
  • 双十一期间快件量将超十八亿件 日均处理量达3.1亿件

    11月11日,配送员按区域分拣商品。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双十一”期间快件量将超十八亿件   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四点一亿件   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初步预计“...

    时间:11-12
  • 从促销活动到购物狂欢 “双11”见证中国网购变迁

    快递员正在清点货物。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从10年前的一次促销活动,演变为今天的购物狂欢   “双11” 见证中国网购变迁(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张意轩 王 威 谢卫群   2分5秒,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时间:11-12
  •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商家严阵以待“迎战”双十一。黄余洋 摄   “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李 拯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双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   今年“双11”...

    时间:11-12
  • 一举两得 “先行赔付”或成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

      既可维护消费者权益又能震慑售假者   “先行赔付”或成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阳   电商平台在让消费者享受到快捷购物的同时,也因假货泛滥而广受大众诟病。   消费者心中维权的法宝...

    时间:11-12
  • 2018天猫双11最终数字定格:全天成交额达2135亿

       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达到2135亿元。   中新社上海11月12日电 (赵小燕)11月11日24时,随着最终数字的定格,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达到2135亿...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