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小区车位一租就要租20年 律师:违反公平交易原则

2018-11-11 08:49:49

来源:扬子晚报

  小区车位一租就要租20年

  物价局认为租金没超上限,律师认为违反“公平交易原则”

  近日,南京名城世家小区内的一则公告让业主炸开了锅,开发商宣布改变车位租赁方式,尚未售出的车位必须以20年为期租赁,同时租金必须一次性给付,20年期间不得转租。业主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车位租赁模式一变再变,原来是一年一租变成半年、三个月一租,近几个月则全部每月一租。这时候再突然将租赁时间变成20年,以此来让更多业主购买车位。同时20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如果车位产权发生变更,租赁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刘浏

  停车不买车位就要一次性租20年

  11月1日,位于小行的南京名城世家二期小区内贴出告示,开发商南京金浦小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调整小区产权车位的租赁形式。地下车位中未售出的车位将以20年为期限出租,一次性收取租金。

  按照240元每月含管理费的价格,业主租一个车位要一次性交57600元费用。告示中表示业主不得转租,而如果租赁期间车位出售,租赁业主必须配合调换车位。业主刘先生告诉记者,小区于2013年交付,有部分车位是开发商以优惠形式送给业主,而其余车位销售情况一直不好,很多业主选择租赁车位。“去年开发商就开始想改变政策,缩短车位租赁的周期,从数年一租变成一年一租、半年一租,而今年下半年则直接缩短至月租,直至新租赁形式宣布。”记者了解到,告示贴出来以后,业主意见很大,甚至有业主还用车堵住小区出入口抗议。

  “我们业主认为这是开发商变相让业主购买车位”,刘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人也不是不愿意租,虽然单月的租金不贵,但是长租在两三年相对合理,而20年的期限太长,其间还不得转租,如果其间卖房,或者开发商将车位出售、抵押,已经支付的租金怎么办,租赁业主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开发商:业主意愿不同,有的业主想长租

  昨日,记者拨打电话联系到了南京金浦小行房地产开发公司,一位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小区有产权车位800多个,加上地面车位180多个,总数在1000左右,小区二期业主为1206户。对方表示,小区车位长远来看肯定供不应求,有的业主反映短租的形式很麻烦,所以将租赁期延长。“我们销售的车位都是开发商有产权的,租赁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目前车位已经销售300多个,最近又卖了一些,暂未售出的车位才采取租赁形式。关于车位租赁时长,业主反响不一,像有的小区租赁车位不够会选择摇号,所以有的业主可能会想长期租赁更稳定一点。”对方表示,地面上的车位仍旧是租赁的形式,也不存在不让停的问题,有业主进小区临时停车物业也是允许的。

  随后记者也联系了南京市物价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正常的小区产权车位核准的租金是350元一个月,只要在这个范围内,物价局并不能约束租赁的时间长短。

  律师观点:消费者有公平交易权利

  江苏国泰新华律师事务所刘爱东律师告诉记者,合同法规定的最长租赁期限为20年,也确实可以约定不得转租,但是在这件事中不能认为是简单的合同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停车是业主生活居住的正常需求,若没有车位,租赁又必须按照开发商的形式进行,显然有违公平自愿。而且按照20年的期限来交费,如果细算提前交付租金的资金收益,实际租金标准是要高于240元每月的。”

  消法第二十四条中,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刘律师也表示,根据消法公平交易的原则性规定,业主如果认为租期规定过长,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障协会或工商部门反映。

  记者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小区虽然交付已近六年,但目前仍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现在小区业主成立了“车位维权群”,希望借此契机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业委会和开发商就车位出租问题进行谈判。

  • 相关阅读
  • 人民时评:科创板 打好“创新牌”

      科创板,打好“创新牌”(人民时评)  设立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  “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时间:11-12
  • 银行理财新规带来哪些实惠?

      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5万元降至1万元   银行理财新规带来哪些实惠?(微观察)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实施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将理财产品区分为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单...

    时间:11-12
  • 人工智能,拓展产业新空间

      人工智能,拓展产业新空间(行业广角)  如果在玉米生产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产量会增加吗?有了人工智能,你的银行账户是否会更“懂”你?人工智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医生诊疗?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

    时间:11-12
  • 聚焦个税改革:六大专项附加扣除能减多少税负

      明年起,子女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方面支出可以抵扣个税,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一步到位 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热点聚焦) 人民视觉   11月4日,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

    时间:11-12
  • 手机盗刷,谁来担责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苹果手机用户遭遇支付风险——   手机盗刷,谁来担责(理财参谋)  中消协表示,无论消费者是否开通免密支付,经营者都应保障消费者的交易安全。经营者在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时应尽到合理的...

    时间:11-12
  • 央企探索管资本新路

      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央企探索管资本新路(产经观察)  制图:郭 祥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20...

    时间:11-12
  • 《电商法》实施在即 海外代购会消失吗?

    河北省承德市网络代购经营者陈晨(右)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带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刘环宇摄(人民图片)   本报记者 叶 子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2...

    时间:11-12
  • 无界化、社交化、下沉化 国内电商发展呈三大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我国电商发展呈现无界化、社交化、下沉化的新趋势   网购“刷”出消费新感觉(经济热点·新经济新观察③)   本报记者 林丽鹂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62785亿元...

    时间:11-12
  • 双十一期间快件量将超十八亿件 日均处理量达3.1亿件

    11月11日,配送员按区域分拣商品。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双十一”期间快件量将超十八亿件   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四点一亿件   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初步预计“...

    时间:11-12
  • 从促销活动到购物狂欢 “双11”见证中国网购变迁

    快递员正在清点货物。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从10年前的一次促销活动,演变为今天的购物狂欢   “双11” 见证中国网购变迁(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张意轩 王 威 谢卫群   2分5秒,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