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湖北咸宁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2018-12-25 09:15:36

来源:经济日报

  湖北咸宁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通讯员 孙方成

  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有效举措,咸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图为咸宁城区一角。 张大乐摄

  湖北咸宁从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绿色管理”发展体系入手,咬定“绿”字不放松,初步建立了绿色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绿色发展体系

  冬日,走进有着香城泉都美誉的鄂南咸宁市,碧空如洗、修竹耸翠、温泉沸波、桂香十里……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前10个月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咸宁位列第16位,成为湖北省唯一跻身前20名的城市。

  “绿色是咸宁的魅力名片,生态是咸宁的金字招牌。”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说,咸宁历史悠久、山川形胜,建市20年来,始终咬定“绿”字不放松,绿色产业集群初步建立,绿色发展体系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咬定绿色发展

  武汉之南,长江之南,湖北之南,坐落着物华天宝的鄂南明珠咸宁。咸宁底子薄,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的双重压力。

  依托本地楠竹、苎麻、矿山等资源,机械、纺织、印刷、冶金等产业逐渐兴起,但生态破坏、资源减少的束缚如影随形。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原有纳税榜上的资源性企业逐渐名落孙山。

  忽视了环境,发展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咸宁开始反思:我们有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为什么还甩不掉“发展不够”这顶帽子?比较先进城市的经验教训,在思想碰撞中逐步达成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5年1月份,咸宁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绿色崛起发展规划,谋划未来15年发展,从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绿色管理”的发展体系入手,实现绿色崛起。一年后,咸宁绿色崛起的思路再次升级。咸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

  不久,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打造湖北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幕阜山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明确指示,咸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将绿色作为咸宁的底色和本色传承下去。

  去年8月份,咸宁出台了《关于坚持绿色崛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明确提出围绕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三抓一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2021年,以绿色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达90%以上。

  目前,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咸宁发展的根本路径。

  转换绿色动能

  咸宁是全国知名的楠竹之乡,竹林基地、园区面积超过165万亩,立竹总量达3亿根。

  通山县西坑村,一车竹炭运往武汉,可以卖到4万元。竹农华友生说:“没想到竹子加工的边角料制成竹炭,还能卖出好价钱。”在咸宁市百亿竹产业发展政策引领下,西坑村开发竹炭加工,过去卖一根原竹收入只有10元,通过深加工,如今一根竹可收入50多元。

  在森工产业龙头企业巨宁公司,一车车重组竹装车后,陆续发往欧洲。公司副总经理章冰说,巨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先后推出重组竹庭院、阳台、卫浴定制产品,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如今,产品畅销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咸宁拥有竹加工企业32家,主产品涉及六大系列600多个品种,竹地板、竹笋、竹炭、竹制家具等制品年总产值超过25亿元。竹林旅游年产值超过7亿元。竹藤加工、竹酒加工……围绕竹产业发展链条,正在不断拉伸、加粗。

  竹产业兴起正是咸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咸宁市市长王远鹤说,绿色崛起,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更要培植以绿色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穿“新鞋”走“绿道”,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去年以来,咸宁严守环保红线,未违规引进一家重污染企业,未审批一个产能严重过剩项目。

  绿色产业做“加法”,瞄准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培育成五大千亿元产业。看中咸宁交通区位、产业潜力和生态环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大项目纷至沓来,咸宁绿色产业在集聚中茁壮成长。

  奥瑞金公司研发出仅重23克的螺旋盖纤体铝罐,代替进口用于高档饮料包装,加上马口铁饮料罐,在咸宁基地的年产能超过30亿罐,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饮料包装基地。南玻光电研发出0.2毫米厚的超薄电子玻璃,远低于市场上0.5毫米厚的电子玻璃,最新技术成果落户咸宁基地,将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茶企围绕品质做文章,部分茶叶质量达到欧盟进口标准。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洞庄……不同品牌群芳争艳,助推茶叶产业迅速壮大。

  现代旅游业腾飞。咸宁山青、水秀、竹翠、泉温,尤其温泉资源堪称一绝。今年,咸宁旅游再上台阶,三国赤壁古战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嘉鱼开心农场、崇阳柃蜜小镇、赤壁俄罗斯方块小镇、梓山湖松鼠部落相继开园;通山九宫山、隐水洞改造升级;“香城泉都”品牌在全国叫响,主要旅游指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构建绿色体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之滨的咸宁,擘画生态保护大蓝图。

  斧头湖、西凉湖是湖北省第四、第五大湖泊,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咸宁“两湖”水域开始围网养鱼,面积最多达17.09万亩,水质变差、水草减少。2016年7月份,咸宁市打响拆围发令枪,去年底全市所有湖库围网全部拆除,水产大市咸宁终结了30年的围网养殖史。自然湖库回归人放天养,一湖清水流向长江。

  赤壁市赤壁镇原有砂石转运码头,在附近工作的谢蕾萍回忆,几年前卡车一过,尘土漫天。现在码头拆除了,空气变好了。

  污染总量做“减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大保护十大行动铁腕出击,沿江干线37个非法码头被取缔,109家非煤矿山关闭,湖库围网全部拆除,“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在鄂南大地打响。

  空间布局弃“灰”调“绿”。咸宁出台幕阜山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主支线288公里范围内建设示范段;引进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投资约136亿元,在咸宁市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孝子山、双龙山以及二山之间区域内,探索可复制的森林振兴“咸宁模式”;计划投资74亿余元,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公园城市,发力“一城十区二十景”。

  生态保护体制掀起“绿色革命”。打通监管“经脉”,变“九龙治水”为“一杆到底”,形成全市环保监管“一盘棋”的局面。

  保护长江饮用水源地、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淘汰黄标车、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大规模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从治理空气污染到拆除长江非法码头,从清除湖库围网到大规模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从逐步关闭非煤矿山到高标准修复山体,咸宁生态保护体系逐步成型。

  今年,咸宁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验收,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披露,咸宁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位。

  当前,咸宁正紧紧围绕中部“绿心”目标,抢抓长江大保护历史机遇,在破旧与立新中积极构建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香城泉都澎湃绿色发展新动能。

郑明桥 柳 洁

  • 相关阅读
  • 探访车站“换心手术”:旅客少迈90厘米 铁路升级又一步

      探访车站“换心手术”:旅客少迈90厘米 铁路升级又一步  新华社郑州12月25日电(记者李鹏)在约1200米长、60米宽的狭小范围,高峰时多达1500人手挖锹刨,小心翼翼地扒开站台,把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地下线路一...

    时间:12-25
  • 个税自主申报 坚持诚信为本

      个税自主申报 坚持诚信为本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个税自主申报 坚持诚信为本  新华社记者韩洁  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正式实施,纳税人在每月5000元“起征点”基础上,还将享受到6项专...

    时间:12-25
  • 北京世园会园区建设收尾 明年4月29日正式开园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 尹力)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将于明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目前,北京世园会园区三大场馆建设工程已接近完成,园区建设近于收尾阶段...

    时间:12-25
  • 文化企业迎政策礼包 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融资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5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25日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下称《转制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下称《支持规定》)。根据《支持规定》,通过公司...

    时间:12-25
  • 广西7000种中药资源将集结成典 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新网南宁12月25日电(杨陈 余丽莹 李玉芳)12月25日,《广西中药资源大典》出版交稿仪式在位于南宁市的广西药用植物园举行。该部典籍将收纳广西已查清的7088种中药资源,在摸清地方中药资源家底的同时,助力中...

    时间:12-25
  • 三峡库坝区夷陵打造“中国茶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宜昌12月25日电 (刘望舒)“我们将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峡茶谷’,全力打造中国知名茶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近日,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峡茶谷”,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夷陵区地处...

    时间:12-25
  • 报告:个人经营性融资供给比40年前增长千倍

      中新网上海12月25日电 (汪青)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金融科技公司友信金服发布《中国个人融资四十年发展与创新报告(1978-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目前以...

    时间:12-25
  • 2018年内蒙古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00亿斤 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25日电 (乌娅娜)2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获悉,2018年内蒙古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产量首次突破700亿斤,创历史新高。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从吃返销粮到自给自余,从粮食生产能力落后...

    时间:12-25
  •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将全面开工建设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5日获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当日在天津召开。分析指出,该创新中心将全面开工建设,这一重点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环节。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

    时间:12-25
  • 阿里衢州政企合作 携手打造数字经济的“黄埔军校”

      中新网衢州12月25日电 (胡亦心)“对衢州当地而言,阿里更像是一颗种子,让衢州能在数字经济领域生根发芽”。衢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调研员余裕明说。2018年4月,浙江衢州市政府联合阿里展开政企合作人才培养项...

    时间:1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