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京空气质量“优增劣减”

2019-01-14 10:37:04

来源:经济日报

  持续开展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北京空气质量“优增劣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新年伊始,北京交出一份喜人的“蓝天”成绩单。随着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三大攻坚行动的展开,北京市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增劣减”,蓝天“含金量”越来越高。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27天,占比62.2%,比2017年增加1天,其中一级优天数为72天,二级良天数为155天;重污染日15天,比2017年减少9天。全年有3个月PM2.5月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2018年全年首次实现无持续3天及以上的重污染过程。”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告诉记者,随着空气质量的“优增劣减”,北京蓝天“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从主要污染物看,2018年北京二氧化硫指标已达到每立方米60微克的国家标准;二氧化氮尚超过国标5%;PM10超过国标11%,PM2.5比每立方米35微克的“目标”高46%,仍是北京市的大气主要污染物。

  几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有多大的改善?来自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很有说服力:2013年至2018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18年的15天;2018年连续195天没有发生PM2.5重污染,远超2013年的87天。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是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

  为有效提高细颗粒物污染源的治理效果,北京市突出开展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三大攻坚行动,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科学治污。完成新一轮PM2.5来源解析,为北京市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科学支撑。在持续发挥全市PM2.5高密度网络趋势监控作用的基础上,北京市建成了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并向社会公布全市粗颗粒物浓度较好、较差的乡镇(街道),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实现了精细管理。同时,综合卫星遥感、空气质量地面观测等各类数据,完善“热点网格”技术,拓展出技术支撑执法的新局面。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机动车治理为例,北京通过持续推进机动车结构优化升级,发布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全市域限行政策、完善配套补助政策,疏堵结合,推进4.7万辆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报废转出,累计推广新能源车20余万辆;创新实施重型柴油车闭环管理机制,约14.5万辆超标车被纳入“黑名单”数据库;创新实施机动车检测场记分制管理,自2018年8月份起在全国率先实施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检测。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铁腕执法护航。按照“公安处罚、环保检测”执法模式,北京市聚焦38个进京路口、市内重点道路和车辆集中停放地等开展路检夜查,2018年全市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216.8万辆次,处罚32.5万辆次,是2017年全年处罚量的5.6倍。同时,进一步夯实法规政策标准保障体系,构建世界领先水平的环保标准体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离不开区域联防联控。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组织下,北京市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建立市、区、乡镇(街道)和企业“3+1”应急响应体系,实行差别化“一厂一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防止“一刀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大规模、高强度的治理,环境效益持续释放,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改善、趋势向好。但同时必须看到,在污染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条件的影响,秋冬季空气重污染过程易发、频发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大气环境改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2019年,北京市将继续聚焦PM2.5治理,更加注重法治、精治、共治,工程减排与管理减排并重,常态化监管执法与短期重污染应急相结合,继续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综合施策、持续发力,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一微克一微克地“抠”,不断增强市民的蓝天获得感。

杨学聪

杨学聪

  • 相关阅读
  • 校企合作趋紧密化:联想集团CTO芮勇出任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双院兼职院长

      中新网南京1月14日电 (记者 申冉 通讯员 吴蝉)14日,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南京举行揭牌仪式,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博士出任了两院的兼职院长。这标志着又一所985高校和“双一...

    时间:01-14
  • 春运期间国航将加飞进出成都航班406班次 增座超十万个

      春运期间国航将加飞进出成都航班406班次 累计增投客座超十万个   中新网成都1月14日电 (王鹏)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将至,记者14日从国航西南分公司获悉,春运期间,国航计划在成都加飞进出港航班406班次,并...

    时间:01-14
  •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 增幅回落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4日透露,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10年蝉...

    时间:01-14
  • 重庆2019年首批37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

      中新社重庆1月14日电 (记者 刘贤)2019年重庆市首批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4日在重庆长寿区举行,涉37个项目。加上前期已开工及近期拟开工项目,新年伊始重庆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有望超过330亿元(人...

    时间:01-14
  • 第二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第二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4日宣布:经中德双方商定,第二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于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肖尔茨...

    时间:01-14
  • 调低近四成!北京大幅调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期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乌梦达、邰思聪)从2018年的6.5%左右,到2019年的4%,增速降低近四成。记者14日从北京市两会上了解到,北京今年拟大幅调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期,为落实中央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经营...

    时间:01-14
  • 超30万亿元 中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超30万亿元!我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刘红霞)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出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规...

    时间:01-14
  • 超30万亿元 中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超30万亿元!我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刘红霞)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出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规...

    时间:01-14
  • 全球首条瓷绝缘子自动化生产线:黏土巧造“瓷器活”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陈峰)“我们热衷于研究、制造绝缘子,主要是想把我们的产品,作为中国的一个名片打向国际市场,让中国在国际电力装备制造领域也能有一席之地。”14日,内蒙古精诚高压绝缘子公司副总...

    时间:01-14
  • 四川提出建设开放大通道 支持成都拓展洲际10小时航程圈

      中新社成都1月14日电 (贺劭清 王鹏)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14日在成都开幕。“建设开放大通道”被写入四川省省长尹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据统计,2018年四川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