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讲优势推政策 山东烟台在北京亮出“自贸区”新名片

2019-08-31 05:56: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讲优势推政策 谈开放谋发展

  烟台在京亮出“自贸区”新名片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聂传清)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在北京举行政策推介会,面向全球推介其亮点特色与重点载体,推出一揽子先行先试的政策与行动计划,勇当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山东等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济南、青岛、烟台成为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其中,烟台片区实施范围29.9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区西区两个国家级园区。

  在推介会上,烟台市副市长张代令介绍了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设立的重大意义、总体方案、特色亮点等。烟台开发区管委副主任林阳概要介绍了烟台片区重点产业、重点载体(七大中心),突出推介“八大行动计划”。

  区别于其他片区,烟台片区有着鲜明的特色与亮点,该片区叠加了中韩产业园,这在全国自贸区中是唯一一例。张代令表示,烟台片区将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规划建设中日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建立中日韩跨国产业联盟,加强中日韩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探索中日韩互惠型贸易便利化,力争在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方面示范带动。同时聚焦产业优势,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集聚区;聚焦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建设“烟台样板”。

  张代令表示,烟台集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和自贸试验区等5个重要角色于一身,智能制造聚集区、中日韩合作先行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大特色亮点成一体,正是基于烟台明显的发展优势。

  如今,烟台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黄金、现代化工、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万华、通用、富士康、现代汽车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9个,烟台港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货物吞吐量达3亿多吨,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2018年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0多亿元,外贸进出口3000多亿元,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十足。

  目前,自贸区烟台片区所在地烟台开发区共有近3000家工业企业,世界500强项目80多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19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24家,设立各类基金173支。建立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11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

  未来的烟台片区怎么干?据林阳介绍,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和探索,自贸区烟台片区围绕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环境,发布了“八大行动计划”,要举全市之力打造“七大中心”,即先进制造产业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事服务中心、国际科创合作中心、国际会展文旅中心、海洋经济创新中心。

  聂传清

  • 相关阅读
  • 气泡水、儿童水、凉白开……别被这些花哨水名迷惑

      饮用水旺季来临市场暗战打响   母婴水、气泡水、儿童水、凉白开……各寻“卖点”抢市场专家提示:消费者不要被“花哨”水名迷惑   随着气温回升,饮用水的消费旺季也即将来临,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在市场...

    时间:09-01
  • 蔬菜:供应好于去年 价格或有回落

      蔬菜:供应好于去年 价格或有回落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 平 熊 丽  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商品,蔬菜价格的涨跌牵动了大家的目光。今年蔬菜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行情:春季持续高位运行,...

    时间:09-01
  • 中国最大规模桥梁基础托换顺利完成

      我国最大规模桥梁基础托换顺利完成  本报北京8月31日讯 记者齐慧、通讯员李学彬报道:连接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北京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31日在北京地铁八通线的咽喉路段成功实施了轨道桥梁...

    时间:09-01
  • 四川安全生产年度述职评议与奖惩挂钩

      四川安全生产  年度述职评议与奖惩挂钩  本报成都8月31日电 (记者王明峰)从2019年开始,四川省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需进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年度述职,评议结果将作为主要负责人个人评优、评先、干部使用...

    时间:09-01
  • 追求创新迸发活力 3位民营企业家与中外记者见面

      3位民营企业家与中外记者见面   追求创新 迸发活力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丁怡婷)在国新办30日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尤尼泰税务师事...

    时间:09-01
  • 看得见的未来生活——记者探馆2019智博会

      看得见的未来生活  随着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举办,智能化产业再一次为大众勾勒出未来生活将呈现怎样的格局,也标志着大众生活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智能时代。  那么,智博会上到底有哪些令人记忆深...

    时间:09-01
  • “5G+AI”双剑合璧 推动中国城市智慧更新

      新华社上海8月31日电 题:“5G+AI”双剑合璧 推动中国城市智慧更新   新华社记者 何曦悦   当医生和病人相隔千里,远程遥控机器手也能完成高难度手术;当工厂面临精密材料铺设任务,高清视频实时监测能够...

    时间:09-01
  •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并成立投资基金

      新华社上海8月31日电(记者周琳、潘清)31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发布“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三年行动方案”。方案聚焦创新的活力、动力和能力,集聚最优资源,深度打造公众...

    时间:09-01
  • 华为首个5G创新中心落户上海浦东 5G+AI生态圈加速成型

      新华社上海8月31日电(记者何欣荣)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31日闭幕。作为大会主会场所在地,上海浦东新区当天迎来华为5G创新中心、上汽5G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创新中心等50个项目的落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5G+AI生...

    时间:09-01
  • 自动驾驶新成果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舞台”集中“绽放”

      新华社上海8月31日电(记者王辰阳)为期3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31日在上海落幕,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之一,成为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成果集中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