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水果价格要降!你要的“水果自由”有保障了

2019-09-02 17:50:29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把榨汁机买回家,却发现买不起水果”“水果这么贵,我想自己种树了”……今年以来,以苹果、梨为代表的大宗水果价格明显上涨,引发消费者关注。

  数据显示,上半年鲜果价格同比上涨16.1%,其中6月份同比涨幅达42.7%。水果价格为何上涨?下半年水果行情究竟如何?我们去产地看了看→

  库存减少 助推果价稳步上涨

  8月21日,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全国闻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走进礼泉县新寨村苹果园,一排排果树枝叶繁茂,每棵果树上都挂着几百颗大苹果。这些果子正在透明的膜袋中“熟睡”。

  “再有一个来月,红富士就该上市了。”走在果园小路上,陕西果业集团礼泉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张兆龙打开了话匣子。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当时流转了1000亩果园,其中100多亩去年进入盛果期。意外的是,由于花期遭遇冻害,100多亩地只收获6万多斤苹果,仅为正常年份的十分之一。

  当前,水果生产主要还是“看天吃饭”,天气仍然是影响水果产量的重要因素。

  河北赵县是全国有名的产梨大县。在赵县杨户村的果品批发中心,多位梨商告诉记者,前几年梨的产量大,商贩们做冷库都没赚啥钱。去年开花坐果时遭遇了霜冻冰雹,梨的产量下降,库存远低于往年,因此今年上半年卖得贵些。

  同样,受多雨等天气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荔枝等南方水果减产,西瓜、甜瓜等水果上市又推迟。市场上供给的品种不丰富,消费者可选择的水果种类比较少。

  正是因为天气因素带来的减产、推迟上市、库存偏低等因素叠加,导致水果市场出现阶段性供给偏紧,助推水果市场行情稳步上涨。

  消费升级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水果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每年都会有季节性波动,这属于市场正常现象。

  不过,记者在一些主产区采访时发现,导致水果价格上涨幅度大、速度快的因素中,既有源头供给减少等原因,也有成本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

  陕西省泾阳县欣悦蔬菜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开始种植圣女果、草莓等。合作社理事长员润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前几年相比,现在各项成本高了很多。为了种植绿色高品质品种,光是重新改造大棚农膜,就得多花7万元。”

  “种一亩苹果的成本一年最低也要两三千元。”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丁管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来庭说,1亩苹果疏花、疏果、套袋的人工费用至少得1000元,还不包括栽树等其他人工费。

  事实上,不仅是人工成本、物料成本在上涨,销售渠道的创新和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涨”了价格。

  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和经销商在网上卖水果,为了得到“点赞”和“好评”,得挑好果子卖,加上物流等成本,自然卖得贵一些。

  一些种植大户不再像过去一样等着商贩上门,为了减少中间商差价,他们创新营销模式,把消费者直接请进果园里采摘。原来每斤3元的果子,轻松卖到每斤10元;有的果农和知名连锁超市等大型实体对接,这些渠道对产品品质要求高,果农得优中选优,自然也会抬高价格。

  再比如,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一些种植户抓紧推动品种的更新换代。这些新品种水果需要投入的要素更多,成本更高,并且优质优价,价格自然也会高些。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狝猴桃生产基地,种植狝猴桃超过26万亩。周至县陕西佰瑞狝猴桃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武告诉记者,公司10年来选育出瑞玉、璞玉、金玉等高端狝猴桃产品,这些品种的价格普遍会更高一些。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坦言,近年来,水果生产投入品价格持续上升,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较大,销售成本也在增加,推高了市场价格。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优质水果需求增加,优质品牌水果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综合施策 防止“过山车”行情

  一些人担心,下半年水果价格会持续“生猛”。

  在陕西西安西北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负责市场运营的西安摩尔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伟民告诉记者:“今年红富士苹果肯定大丰收。随着新苹果陆续上市,加上南方水果大量上市,红富士苹果会比上半年价格低很多。”

  在西北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从事多年水果生意的金鑫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陕西风调雨顺,红富士价格肯定得下降,有些商贩冷库里还存着少量去年的果子,现在也着急出货。要不然,等新果子上市,库存就砸在手里了。

  大量早熟的新苹果已经陆续入场。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盛丰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华硕苹果已经通过大型连锁超市、电商等渠道进入市场。合作社负责人郑引祥告诉记者,这种苹果比红富士早熟2个月,今年才第二年挂果,亩产已达1500斤左右,明年预计能达到4000斤。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娜认为,随着外地水果上市,加上本地的葡萄、桃、香瓜、油桃等批量上市,水果供给充足、品种丰富,不必担心水果价格持续猛涨。

  目前,在河北的市场上,来自山西、陕西的早熟苹果每斤只要1.5元至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西瓜价格下降22.2%,哈密瓜下降18.5%,桃下降33.3%。

  鲁芳校告诉记者,由于2018产季水果收购价格高、效益好,果农对2019产季的果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绝大部分苹果、梨产区生产正常,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加之进口水果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供应量充足,水果价格会进一步平稳。

  在采访中许多果农告诉记者,相对于“过山车”行情,更希望市场波动幅度小一点,使收益预期更稳定一些。因为,行情大好的时候,一斤果子虽然可以多卖几毛钱,但赶上行情太差的时候,赔本、滞销等风险都得自己扛着。大起大落的行情,既不容易挣到钱,也不利于生产安排。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果业局总工程师崔海洋对此颇为感慨。在他看来,现在市场价格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许多人就开始吐槽。事实上,这些年来,果农挣钱难度更大了,许多地方果园老化、品种更新慢、产量低、品质差,果农要承担很大压力。一些地方的果园由于年轻人不愿耕种管理而撂荒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要保持果市供应充足,不能靠偶尔一两年的价格飙涨,而要让源头果农保持稳定收益,让果农吃下“定心丸”,特别要通过协会、龙头企业等推动果农优化果品结构、提高果园管理效率、形成品牌优势。“果农稳了,市场更稳。”崔海洋说。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林火灿 董碧娟

  • 相关阅读
  • 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

      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  本报北京9月2日电 (记者王俊岭、曲哲涵)中国银保监会今日发布今年前7月中国银行保险业主要经营数据。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

    时间:09-03
  • 报告显示:“深夜食堂”或成夜经济黑马

      报告显示:“深夜食堂”或成夜经济黑马  本报讯(实习生 郝诗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宁迪 )近日,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合作发布了《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四...

    时间:09-03
  • 三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谁将受益?

      今年以来,上海、重庆、陕西等地陆续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近日,人社部更新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分别以每月2480元和每小时24元,领跑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榜单。  最低工资...

    时间:09-03
  • “飞起”的猪价如何平稳“落地”

      “飞起”的猪价如何平稳“落地”   猪价上涨与中美贸易摩擦无关  猪肉价格最近成了人们饭桌上的话题。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19日至25日,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1.77元,涨幅为8.8%,这已经是猪肉批发价格...

    时间:09-03
  • 分拆上市新规设置多项“门槛” 严监管筛选优质企业

      分拆上市新规设置多项“门槛”严监管筛选优质企业  ■本报记者 孟 珂  近期,境内分拆上市迎来制度突破。8月23日,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的...

    时间:09-03
  • 部分养殖企业每头生猪赚1500元 仔猪行情持续走高

      部分养殖企业每头生猪赚1500元仔猪行情持续走高  ■本报记者 桂小笋  生猪价格的上涨,给供给、消费两端带来的影响依旧不减。  “猪肉价格涨的太快,价格翻倍了。”9月2日,有消费者在微信群里“吐槽”近...

    时间:09-03
  • 多家煤企半年报业绩向好 下半年行业趋势相对平稳

      多家煤企半年报业绩向好下半年行业趋势相对平稳  ■本报见习记者 樊融杰  上市公司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多家煤炭企业业绩向好,其中,红阳能源、平煤股份、山煤国际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2.72%、91.87%和53...

    时间:09-03
  • 成品油结束三连跌有望迎年内“第十涨”

      成品油结束三连跌有望迎年内“第十涨”  本报记者 苏诗钰  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市场整体呈现稳中上涨走势,API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降幅大于预期,且美伊局势紧张关系有所加剧,导致供应紧张情绪升温...

    时间:09-03
  • 资本市场法制建设逐步升级 违法违规将遭重罚

      资本市场法制建设逐步升级违法违规将遭重罚  本报记者 苏诗钰  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大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责...

    时间:09-03
  • 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 两国际指数排队“充值”A股

      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两国际指数排队“充值”A股   ■本报记者 杜雨萌   表现出强烈“抄底”意愿的北向资金,在9月份的首个交易日,延续了8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爆买态势。截至昨日(9月2日)收盘,北...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