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 两国际指数排队“充值”A股

2019-09-03 16:23: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买A股

  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 两国际指数排队“充值”A股

  9月2日是9月份的首个交易日,Wind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单边净流入5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8.7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4.36亿元,延续了8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爆买态势。

  据证券日报,来自国家外汇局公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显示,截至8月30日,292家投资机构合计获得1113.76亿美元额度。其中,仅今年新增的获批额度就有103.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33亿美元;叠加MSCI提高二次纳A因子权重、9月23日富时罗素纳A因子由5%提高至15%正式生效,以及同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将一次性纳入A股25%的因子,不难看出,外资正排队为A股“充值”。

  另据上海证券报,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指数提供商——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也进一步提高标普道琼斯指数中A股股票的占比。有研究机构预期,此举有望为A股带来百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不单单是全球各大知名指数公司,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公司在今年二季度也新进了两只中国ETF,而素以稳健投资著称的挪威国家养老金同样加仓了中国概念股票。种种信息表明,外资坚定看好中国A股市场发展前景,并用实际行动印证其长期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2019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1269亿元,开通以来累计净买入7600多亿元。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扎实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构建良好市场生态。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政策分析师杨帆表示,引导长线资金入市,能够进一步增强A股市场韧性。长期以来,A股市场由散户和法人股主导,长线资金相对匮乏。这一方面容易造成市场过度震荡、换手率偏高、投资风格激进,另一方面也使得市场价值发现能力不够、缺乏价格稳定机制。

  买债券

  8月净买入699亿元中国债券 境外机构加仓人民币资产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9月2日公布,8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交易6241亿元,在交易放量的同时实现净买入699亿元。

  截至8月,共有2114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较去年末增长214家。当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交易6241亿元,交易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63%,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3%。其中,买入债券3470亿元,卖出2771亿元,净买入699亿元。在这6241亿元交易量中,通过结算代理模式达成2855亿元,通过债券通模式达成3386亿元。

  近年来,境外机构持有的中国债券规模持续上升。2010年8月,人民银行允许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对外开放进程加快。截至2017年9月首次突破1万亿人民币,到2019年7月末进一步突破2万亿人民币。突破第一个1万亿花了7年时间,实现第二个1万亿只用了不到2年,买入节奏显著加快。

  可以说,今年8月的数据不过是延续了过去两年多的大趋势而已。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人民币贬值风险是境外投资者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但当前市场并不存在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且中国债券利差优势十分明显。汇率风险释放后,外资买入的意愿更强了。

  据中国基金报,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表示,在全球波动背景下,人民币债券依旧保持较强吸引力。

  李冰表示,在全球波动背景下,从政策开放、准入机制改善和回报看,中国债市都比较好。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市场出现不同程度波动,越来越多主权债市出现利率下行,甚至负利率。据彭博数据,全球负收益率的债券总量突破15万亿美元,投资者寻求回报的难度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更突出了中国债市的吸引力。另外,穆迪评级显示,在所有评级不低于中国的经济体中,中国国债收益率最高。

  • 相关阅读
  • 医药行业企业净利超2.5亿元 机构称“成长性不错”

      医药行业企业净利超2.5亿元 机构称“成长性不错”  本报记者 朱宝琛  在科创板已经上市的28家公司中,与医药有关的有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和微芯生物。从业绩来看,根据上交所通报,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特征明...

    时间:09-04
  •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显效 制造业上市公司税负降幅明显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显效制造业上市公司税负降幅明显   主持人刘伟杰: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完毕,从部分公司财报数据中“窥得”上半年诸多宏观政策逐步落地,效果显现。本报从上市公司减税降费、融资难融资...

    时间:09-04
  • 新三板要约业务上线 填补要约收购制度空白

      新三板要约业务上线填补要约收购制度空白  本报见习记者 刘伟杰  9月2日,全国股转系统要约业务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功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要约收购和回购行为。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场实行...

    时间:09-04
  • 国资管理向“管资本”转变 财报业绩印证重组成果

      国资管理向“管资本”转变财报业绩印证重组成果  本报记者 杜雨萌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依旧是资本市场中的“强主题”,无论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亦或是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市场都对其充满期待。而财报呈现的整合...

    时间:09-04
  • 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入市提速 为A股提质“撑腰”

      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入市提速为A股提质“撑腰”   本报记者 孟 珂   近期,监管层多次强调引导中长线资金入市。随着2019年中报披露落下帷幕,长线资金入场的规模和节奏也随之显现,截至二季度末,社保基金...

    时间:09-04
  • 8只低于面值股拉响“退市警报”

      8只低于面值股拉响“退市警报”  本报记者 孟 珂  今年以来,A股市场退市力度加强。8月19日,深交所公告宣布*ST雏鹰终止上市,8月27日,*ST雏鹰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目前,年内A股已有8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

    时间:09-04
  • 券商称投资生猪养殖股仍是较好窗口期

      券商称投资生猪养殖股仍是较好窗口期  本报记者 周尚伃  随着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猪肉概念股备受资金追捧的同时,机构对猪肉概念股未来的表现也充满期待。在近期券商发布的超过百份与猪肉相关的研报中,均...

    时间:09-04
  • AI换脸风波之后,刷脸支付能否确保万无一失

      AI换脸风波之后,刷脸支付能否确保万无一失  使用AI技术,用户只需提供一张正面人脸照片上传到该软件,就可以把选定视频中的明星面部替换掉,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一款新推出的AI换脸软件迅速火爆社...

    时间:09-04
  • 共享产品集体涨价 “割韭菜”还是寻新路?

      一些品牌的共享单车1小时4元,共享充电宝1小时8元,消费者无奈吐槽“共享不起了”   共享产品集体涨价,“割韭菜”还是寻新路?  “刚开始共享单车快速占领市场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骑车都免费,现在如果不...

    时间:09-04
  • 回应质疑 ZAO称不会产生支付风险

      公司表示已在用户协议中增加“特别提示” 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回应质疑 ZAO称不会产生支付风险  近期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视频”APP受到广泛关注,只要输入一张面部照片,就能生成有“...

    时间:09-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