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双11”11年,在消费升级中成长

2019-11-15 07:23: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录中国消费时代变迁

  “双11”11年,在消费升级中成长(网上中国)

  今年是“双11”的第11个年头,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消费、服务消费品,消费者的购物车,如同微型录像机,记录了居民消费的变化,也浓缩了时代的变迁。

  随着秒针指向北京时间11月11日零时零分,“双11”消费盛宴掀起狂欢。今年“双11”,天猫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人民币(下同),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各个电商平台成交额屡创新高。

  今年是“双11”促销活动的第11个年头。自2009年“双11”诞生,它逐渐从一个普通日期成长为一个消费符号,见证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持续旺盛,消费能力的不断升级,也见证着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创新、包容、开放。

  “购物车”大变化

  “扫地机器人”“微波炉”“电饭煲”……今年“双11”,北京市民张女士早早把这些物品加入一个电商平台的购物车。11月11日零时零分刚到,她迅速下单,一口气花费了1万多元。

  11年前,张女士首次参加“双11”促销,由于好奇、便宜,她买了一大箱卫生纸。这11年,她在“双11”期间买下的物品从洗衣液、消毒液,发展到生鲜、沙发、电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各个品类。

  张女士购买物品的变化,是中国多数消费者手中“购物车”演变的一个缩影。天猫、淘宝统计数据显示,这11年“双11”期间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包括:服饰、数码产品、家庭装修、旅游产品、健康类产品、智能设备、海淘产品、汽车、食品、“新国货”等等。

  11年来,“双11”参与度大幅提升。2009年,淘宝平台仅有27个品牌的产品上线,且多为服饰。今年“双11”,仅在天猫平台上,就有超过100万款新品首发。参与地域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从中国火到全世界。今年“双11”当天,仅淘宝手机客户端就有超过5亿人参与天猫“双11”活动,选择在此期间首发的国际品牌更是大幅增加。

  购物载体也在变化。“双11”出现之初,电脑是网购主要平台,当时许多人担心电脑支付的安全性。2016年,超过八成的用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下单。如今,移动下单已成标配。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表示,11年来,“双11”见证了中国消费者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的过程。这充分说明数字经济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参与到数字经济潮流中。

  支撑体系更稳固

  “以前‘双11’买的东西,‘双12’还没到,今年没想到这么快。”11月11日8时30分,刚准备出门上班的浙江杭州市民徐女士在手机上收到一条物流信息,显示她在11日零时下单的羽绒服准备发货。半小时后,她再次收到信息,羽绒服已被家人签收,此时离她下单约9小时。

  中国主要快递公司在今年“双11”前夕宣布,从11月11日零时起,“长三角26个城市”互发的“双11”旺季快件,一经揽收,72小时内必须送达,否则将按规则给消费者赔付。这是中国快递公司首次对“双11”旺季的配送效率做出公开承诺。

  快递物流行业配送效率提升背后,是科技创新的不断助力。今年“双11”期间,在电商云集华中智能仓库里,80余台智能化仓储机器人依靠二维码视觉与惯性导航系统,自如地穿行在仓库中工作,比人工拣选效率提升两倍。从“双11”开始之初单纯依靠“人海战术”,到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物流业早已“鸟枪换炮”。

  支付、电商平台系统同样大幅升级。“双11”之初,各电商平台经常被海量消费订单“挤爆”。如今,随着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支付宝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苏宁公布的“区块链溯源”防伪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应用,消费者有了最直观的购物体验——下单、支付轻松自如。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表示,大量订单和流量洪峰背后体现的是高度复杂又协调的操作系统,“双11”电商大促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

  消费观念更理性

  “一顿操作猛如虎,红包领了两毛五。”每年“双11”期间,促销活动都花样百出。今年“双11”,领券、满减、秒杀、预售等促销活动同样让人目不暇接,复杂的优惠规则遭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吐槽,不少价格敏感度低的消费者表示已经厌倦这种游戏。

  越来越多消费者变得理性,复杂的促销规则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再随大流、图便宜,而是更注重商品质量,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和往年相比,今年‘双11’优惠力度不大,我没买什么大件。”北京市民刘先生以前自称“剁手党”一员。每到“双11”期间,总会买一堆物品,但很多并非急需。多年参与“双11”的他,如今消费观也在变化:“家里必须更换的,品质好的我才会下单。”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以节能家电、绿色商品、闲置交易为代表的绿色消费也在走红。今年“双11”前夕,天猫推出电器、数码产品“以旧换新”专场置换活动,手机、电脑等80多个品类、覆盖260多个品牌的4万种商品都可换新,以减少各个家庭闲置资源浪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海水稻等“袁米”,已累计在天猫售出55万公斤,相当于支持110万平方米盐碱地改良。

  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品质升级,新经济、新需求、新消费正逐渐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商业消费逻辑。

  彭训文

  • 相关阅读
  • 中国着力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突出“瓶颈”

      我国着力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突出“瓶颈”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5日说,我国将着力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突出“瓶颈”。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现对...

    时间:11-15
  • 2019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召开 新增28个国家森林城市

      中新网信阳11月15日电 (记者 刘鹏)11月15日,2019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南信阳市召开。会上,北京市延庆区、河南省信阳市等28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增至194个。...

    时间:11-15
  • 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吴宇)1.52平方公里的金桥综合保税区15日通过海关等9个政府部门联合验收。至此,上海获得国家批准的5个综合保税区全部完成验收,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据上海海关统...

    时间:11-15
  • 网红带货出问题如何监管?必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红带货出问题如何监管?   商务部:必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实习生 昝璐烟   “口红一哥”李佳琦直播5分钟卖出15000支口红;“带货女王”薇娅直播2小时销售额超2...

    时间:11-15
  • 央行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吴雨、张千千)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中标利率为3.25%。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在当日无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开展中期借贷...

    时间:11-15
  • 银保监会:中国成为全球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引擎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记者 吕光一)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15日在广州表示,2018年,我国保险业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超过30%,成为全球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引擎。   黄洪在此间举行的2019中国寿险业...

    时间:11-15
  • 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签约52.88亿元

      新华社南宁11月15日电(记者黄浩铭、胡正航)1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举行矿业项目签约,印度尼西亚争巴卡乌隆有限公司与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合作的...

    时间:11-15
  • 广东佛山抢抓大湾区机遇 谋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中新网佛山11月15日电 题:广东佛山抢抓大湾区机遇 谋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佛山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广东省佛...

    时间:11-15
  • 财经观察:利率“三连降”未解美联储内部分歧与忧虑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4日电 财经观察:利率“三连降”未解美联储内部分歧与忧虑   新华社记者杨承霖   近一周来,多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高官围绕美国经济前景与风险发表不同看法。这透露出美联储内...

    时间:11-15
  • 航天科工研发燃气智能监测设备 保障城市安全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吴巍 王悦)不久前,一台安装在北京东城区井盖内的燃气智能监测终端设备监测到燃气泄漏信息,同时在后台监测软件中也清晰地显示出报警位置。为了验证现场情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时间:1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