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稳增长加码 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加速落地

2019-11-15 11:20:24

来源:新华网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10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部分指标受短期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总体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结构升级延续。专家指出,经济走势“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稳增长收官季,一揽子重磅举措密集出台,国务院层面连续三天召开的会议也释放了多个利好信号。

  据悉,下一步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加码落地,通过降低最低资本金比例等方式进一步提振基建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还将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产业升级。加大力度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进一步释放巨大市场潜能。专家指出,随着相关政策加快落地并持续显效,明年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提质,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主要经济领域的指标累计增速仍然和前三个季度基本持平,说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工业方面,10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6.5%,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和1.8个百分点。消费方面,1-10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9.8%,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个百分点。投资方面,1-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

  “总需求方面,三驾马车表现均有亮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环比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汽车消费后,名义增速达8.3%;低基数效应下,进出口数据双双好转,出口表现企稳回升迹象,四季度经济回稳曙光初步呈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在增强。“制造业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都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1-10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降幅收窄到了4%左右,比年内最低点降幅收窄了近8个百分点,企业投资信心在逐渐恢复。”刘爱华说。

  刘爱华也指出,下一步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做好政策协调联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进入四季度以来,一系列稳增长重磅举措密集出台。仅国务院层面接连三日召开的会议就释放了多个积极信号。12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出更有效运用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支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扩大有效投资等举措。

  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决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基础设施领域和其他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项目,可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资本金。14日的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和保障基本民生座谈会上释放的信号包括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产业升级。增强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力,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等。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政府多措并举稳增长,不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比如,适当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部分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拓宽鼓励发展项目的资本金筹措方式,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满足社会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仍有空间,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财政政策重点发力方向将是新型基建和先进制造业,同时继续大力扶持新经济发展,引导民间投资向信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方向转型。”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未来经济走势怎么看?“一句话就是‘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刘爱华说,长期看,我们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体系逐渐完备,人力资源丰富,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培育壮大。从短期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仍有非常多的支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产业升级动能持续蓄积,开放活力持续显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未来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高瑞东认为,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消费,激发民企投资活力,推动“六稳”,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伴随中长期贷款结构优化,银行对专项债项目配套融资支持力度上升会成为稳定基建投资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专项债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也将推动基建维持企稳回升态势。此外,预计未来政策仍将加速培育新动能,即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加大投入,不断推动产业转型,通过提高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进一步助力稳增长。(记者 班娟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相关阅读
  • 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桂林探讨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发展

      中新网桂林11月15日电(赵琳露)11月15日,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科学进展暨“数字广西”国际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英国等国家科学院的数十位院士、数...

    时间:11-15
  • 2019中国国际旅交会昆明启幕 75个国家和地区赴会扩商机

      中新社昆明11月15日电 (胡远航 王庆凯)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下称“旅交会”)15日在昆明启幕。来自韩国、日本、泰国、印度等7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共扩旅游商机。   本届旅交会展区面积达9万...

    时间:11-15
  • 广西推动与东盟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对接互认机制

      中新社南宁11月15日电 (莫曲 林浩)“我们颁布实施的《RCA复配双改性沥青路面标准》非常适合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高温多雨气候,有效解决当地道路病害问题,并降低建设成本。越南交通部正以该标准为...

    时间:11-15
  • 北京市燃煤消费量累计减少87% 燃煤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陈杭)15日,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北京市燃煤消费量从峰值的3000余万吨降至2018年的400万吨以内,累计减少87%;电力、燃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6%。   经过20多年的...

    时间:11-15
  • 西藏拉萨多措并举支持鼓励创业创新

      中新网拉萨11月15日电 (何蓬磊 赵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拉萨市不断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多措并举支持鼓励创业创新。   据了解,在开展“创业创新空间建设行动”...

    时间:11-15
  • 北京20家民企入围全国民企500强榜单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陈旭、樊攀)记者从15日召开的2019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共实现营业收入总额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为27.24亿元,...

    时间:11-15
  • 商务部:前三季度便利店业态销售额同比增长6.3%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王雨萧、陈炜伟)记者15日从商务部获悉,根据商务部零售业典型调查统计,前三季度便利店业态销售额同比增长6.3%,继续位居主要零售业态首位。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

    时间:11-15
  • 华为等领军企业开足马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中新网深圳11月15日电(记者 郑小红)正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和国际数据(亚洲)集团(简称:IDG亚洲)联合举办以“智创新驱动,慧塑旧产城”为...

    时间:11-15
  • 2019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圆满闭幕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于立霄)由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2019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15日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竞争,最终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冠军。   本届创新大赛以“聚焦...

    时间:11-15
  • 济南将设人工智能专项资金 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中新网济南11月15日电 (孙婷婷)济南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产品研发、场景开放、企业培育、平台建设等工作。同时,设立人工智能...

    时间:1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