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阿里“回归”港股 为香港市场再注入新经济血液

2019-11-16 00:02:43

来源:新华网

  阿里“回归”港股 为香港市场再注入新经济血液

  新华社香港11月15日电题:阿里“回归”港股 为香港市场再注入新经济血液

  新华社记者李滨彬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5日启动香港上市招股,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11月15日至20日,发行价将不高于每股188港元,股份代号为9988。

  阿里将成为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首家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发行人。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阿里“回归”港股,是对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成效的肯定,为香港资本市场再注入新经济血液,将吸引更多海外上市的发行人赴港第二上市。

  阿里“回归”肯定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成效

  阿里巴巴曾打算在香港上市,但因香港未实行“同股不同权”机制而改为远赴纽交所上市,共筹集了250亿美元,成为2014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2014年阿里巴巴首次上市时,遗憾地错过了香港。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过去几年间,香港的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多令人鼓舞的重大改革。在当前香港社会发生诸多重大变化的时刻,阿里依然相信香港的美好未来,希望积极参与香港的未来建设。

  香港交易所进行的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于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此次,阿里将作为一家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上市。市场对阿里此次香港上市反响强烈。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苏杰表示,当年因阿里弃港赴美上市,引发香港市场与监管机构的热烈讨论,最终推动上市制度改革成功落地,此次以新经济+“同股不同权”回归并首创无纸化新股上市,可谓众望所归。

  “阿里选择这一刻在香港上市,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备受肯定及强化,也肯定了香港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努力。”博大资本国际行政总裁温天纳说,阿里回归,有助丰富香港的科技投资选择和投资组合结构。

  市场看好阿里长期表现

  香港本地经济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已表明香港陷入经济技术性衰退。且受本地暴力活动和外围市场影响,本周恒生指数下跌4.79%,跌幅超过1300点。

  苏杰认为,阿里上市可提升近期港股上市的活跃气氛,扭转当前香港新股平均规模普遍偏小的局面。

  华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杨玉川表示,阿里作为知名电商,感兴趣的投资者很多,香港银行系统短期资金也明显抽紧,拆息上涨,不过由于投资者较为踊跃,所以定价可能不便宜,投资者要有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

  据了解,代表阿里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在本次香港上市完成后,阿里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完全可转换。

  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分析,由于本次港股上市为增发而非首发,目前美股仍为阿里交易的主战场,公司业绩、前景等都已被研究较为充分,目前股价较为合理,相信较难出现暴涨暴跌局面。阿里作为新经济龙头股,有长期配置价值。

  阿里为港股再注入新经济血液

  2018年,香港进行了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为新经济企业敞开怀抱,助力香港在2018年重新登上全球IPO(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榜首,巩固了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市场人士认为,阿里赴港上市,将大大增加香港今年的集资金额,有助香港维持全球融资中心的地位,有利其他企业选择港股市场作为融资及上市地,强化香港市场的国际形象。

  赵文利分析,阿里集资约119.5亿美元,若算上超额配股权,阿里将集资137.4亿美元,成为港股第三大新股,仅次于友邦保险和工商银行。此番如果阿里顺利上市,将有助阿里在全球IPO集资额领域继续领先。

  与此同时,阿里香港上市,为香港市场再度注入新经济血液,对香港资本市场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未来也能够进一步吸引布局中国新经济和互联网的资金投资港股。

  温天纳说,阿里上市也会增强香港科技股的估值示范效果,有利未来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寻找到更为具有代表性的估值参考。

  市场人士表示,继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之后,阿里也将纳入港通股,成为中国内地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强化内地投资者及企业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融资中心的认同,鼓励更多内地企业及投资者利用港股市场。

  • 相关阅读
  • 网购再升级 释放消费新潜力

      今年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再创新纪录:11日全天,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交易额超2684亿元;自11月1日零时至11日24时,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44亿元;苏宁易购1小时订单量同比增长89%。  ...

    时间:11-17
  • 今年物价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官方:有基础、有条件

      10月CPI上涨3.8%,全年目标为3%左右——   物价预期目标能实现吗?(经济数据辩证看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8个百分点;...

    时间:11-17
  • 品质决定商家走多远

      品质决定商家走多远(今日谈)   多家电商平台销售纪录再创新高,直播购物带来消费新体验,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购买力爆发……刚刚过去的这个“双11”,再次刷新人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想象。火爆的景...

    时间:11-17
  • 5G时代,数字创意产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5G时代,数字创意产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文创视域】   数字博物馆里不断“活起来”的文物,带来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VR)设备,直播和短视频带火的“网红”旅游城市,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字景观呈...

    时间:11-17
  • 县长直播带货的背后:互联网为农产品打通绿色通道

      从今年4月开始,已经有来自24个省份的534名县长或副县长走进直播间推销本地特产   县长直播带货的背后  阅读提示  包括直播在内,各类“互联网+”手段正在助力扶贫,特别是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

    时间:11-17
  • 健身卡“套牢”频现应有监管介入

      健身卡“套牢”频现应有监管介入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健身服务消费成了投诉的重灾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受理健身服务投诉7738件,同比上涨72.6%,是所有消费门类中投诉增长最快的类...

    时间:11-17
  • 北京货车ETC开始发放 先通行后缴费

      北京货车ETC开始发放 先通行后缴费   货车用户可通过速通公司“乐速通”APP、“乐速通ETC”微信小程序或银行等渠道申请办理  昨日,记者从首发集团获悉,从11月15日起,北京市开始发放货车ETC,可线...

    时间:11-17
  • 新中国70年农田灌溉事业进步巨大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新华社郑州11月16日电(记者董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田灌溉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占全国约一半耕地面积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产量四分之三的粮食,还生产了全国九成以上经济作物,有力保障了我国...

    时间:11-17
  • 中欧审计监管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刘红霞)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欧盟委员会近期作出决议,通过了对中国主管部门在法定审计监管领域的适当性评估。这意味着,中欧审计监管合作将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

    时间:11-16
  • 让民间资本对绿色PPP感兴趣 专家建言精准出击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王恩博)面对绿色发展的巨大融资需求,中国应如何让社会资本对参与相关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感兴趣?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PPP论坛16日...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