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坚持“常态货币政策”立场不变

2019-11-18 10:13: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坚持“常态货币政策”立场不变(锐财经)

  本报记者 王俊岭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央行强调“常态货币政策”立场,不仅符合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深化改革。

  逆周期调节不改稳健基调

  今年以来,全球不少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也随之备受关注。对此,《报告》给出了最新的政策信号——“主动维护好我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

  《报告》指出,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投资缓中趋稳,消费、就业总体稳定,物价上涨结构性特征明显,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困难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报告》强调,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伍超明团队认为,本次《报告》强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加强逆周期调节”,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货币环境将趋于边际宽松。但报告亦提及“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这意味着,短期政策仍将保持定力,逆周期调节更多地将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精准滴灌。这一政策应对思路,与现实的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匹配。

  “货币政策将加强逆周期调节,这表明主管部门今后在面临季节性、周期性波动时也会采取灵活的调节手段。总而言之,稳健与灵活并行不悖。”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对本报记者说。

  服务实体经济是落脚点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未来在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应在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实现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

  《报告》指出,要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体来看,《报告》给出了“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支持就业优先政策”“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等诸多政策要点。

  货币政策传导质量的提高,正被数据印证。9月末,M2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8%,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前三季度名义 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 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多增部分主要投向了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9月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33%,较上年高点下降1.26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高点下降1.8个百分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不断深化改革,妥善防控风险

  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植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1—10月份主要指标情况看,经济运行总体态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逐步显效,有助于把中长期存在的机遇和优势逐渐发挥出来,未来增长的势能将逐渐蓄积,我们对未来经济保持稳健、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完全有信心的。”她说。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报告》强调,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

  “从外部看,世界其他经济体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客观上增大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回旋空间;就国内来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依然存在,是金融体系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丛屹说,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钱多钱少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亟需之处,而不是在投机、套利、炒作中空转。近年来,中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常态货币政策”立场,就是为了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妥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终确保金融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深圳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后:成交涨幅明显 报价趋于理性

      成交涨幅明显 报价趋于理性——深圳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后的市场观察  新华社深圳11月18日电 题:成交涨幅明显 报价趋于理性——深圳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后的市场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  深圳11日调整了...

    时间:11-18
  • 国企改革迎来关键期 三年行动方案加速酝酿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国企改革迎来关键期 三年行动方案加速酝酿   新华社记者王希   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牵引作用,事关中国经济未来。   “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国有企业市...

    时间:11-18
  • 央行开展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利率下调5个基点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千千、吴雨)中国人民银行1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2.5%。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1800亿元。   央行发布公告称,当...

    时间:11-18
  • 土工用纺织品成为纺织业重要增长极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辛欣)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18日表示,自2013年起,我国土工用纺织品产量年均增长9.28%,未来将会保持7.5%左右增长,成为纺织业重要增长极。   李陵申是在...

    时间:11-18
  • 重庆:2020年将建上千个智能小区

      重庆明年将建上千个智能小区   16日、17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指导,市物业管理协会承办,各区县住房城乡建委和物业管理协会联合协办的2019年重庆市“戎威远·巴渝工匠”杯物业服务技能大赛在...

    时间:11-18
  •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七批)集中开工129个项目

      中新网海口11月18日电 (记者 尹海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七批)集中开工和签约仪式18日在海口举行,集中开工129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45个。   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254亿元, 是七个批次...

    时间:11-18
  • 房产租售行业成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高发领域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赵文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18日说,从案件查办看,房产租售、装饰装修、教育培训成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三大高发领域,其中房产租售行业案件数量...

    时间:11-18
  • 聚焦长租公寓爆雷:“双面”租金贷 运营机构如何驾驭?

      面对盈利难、融资难的困局,“租金贷”受到长租公寓机构的追捧。但是,“租金贷”似乎是一把“双刃剑”,“租金贷”使用得当,可以支持企业回笼资金、扩张规模;若是使用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

    时间:11-18
  • 市场监管总局:房产租赁领域侵害个人信息违法行为最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房产租售行业居首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天(18日)通报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情况,自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国市场监管部...

    时间:11-18
  • 年度“预言大戏”:多家券商对明年股市走势判断偏乐观

      主流券商年度“预言大戏”已至高潮   明年股市怎么走?多家券商判断偏乐观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喊点位、画走势、看行业……被誉为年度“预言大戏”的主流券商机构的策略会在11月中旬已经...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