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外贸稳中提质,底气从何而来

2019-11-24 06:06:57

来源:经济日报

  基本面稳健扎实、政策面利好频出,中国外贸稳增长有支撑——
  外贸稳中提质,底气从何而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刚刚签完广交会上的合同,又打着“飞的”来到进博会采购……这一幕已成了很多外贸人的常态。从春华秋实的广交会到生机勃勃的进博会,中国外贸迎来了“双轮驱动”,并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笃定前行。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25.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13.99万亿元,增长4.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外贸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

  多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外贸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目标。

  结构优化成效好——

  贸易伙伴遍布,产品逐渐“三高”,民企表现抢眼

  来自天津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天津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

  天津口岸是我国贸易市场多元化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有230多个贸易伙伴,是130个贸易伙伴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是61个贸易伙伴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47万亿元,增长9.4%,高出全国整体增速7个百分点。

  “从海关数据看,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国际市场贸易布局的优化,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的持续释放,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不仅如此,商品结构上的优化升级也可圈可点。产业链长、更能体现自主性的一般贸易持续增长且占比有所提升,以集成电路、光伏、挖掘机、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三高”(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玩具、纺织、鞋类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加快升级步伐,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

  市场主体是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主体有活力,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自然也更强。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前10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表现抢眼,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了10.3%,高出外贸整体增速7.9个百分点。

  动力转换势头猛——

  电商漂洋过海,业态创新加快,营商环境优化

  11月11日24时,宁波海关发布数据,当天该市跨境电商单量首次突破1000万单,连续3年居全国之首。杭州、东莞、深圳等地的跨境电商单量在“双11”期间也都有较大增长,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外贸发展的新优势。目前,我国已有35个城市设立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各方努力下,试验区内跨境电商成交额已连续两年实现了1倍以上增长,成为我国外贸领域名副其实的生力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研究员杨长涌表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为外贸企业发展开辟了新通道,也为外贸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要持续推动外贸领域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15位至第31位。有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对稳外贸政策落实情况总体满意。总体看,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不仅给外贸“稳增长”带来了稳定预期,更给广大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专家建议,要继续打好“稳外贸”系列组合拳,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举措和更高水平的扩大开放,推动加快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稳中提质信心足——

  大势企稳回升,利好继续升级,韧性底气十足

  增速下降,是否意味着中国外贸已进入下行拐点?对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指出,当前中国外贸规模仍保持稳定,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外贸发展仍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有信心保持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

  多家市场机构预测,受中美经贸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以及全球需求企稳等因素叠加影响,四季度我国外贸增速企稳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基本面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加快,将对我国外贸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从政策面看,继加大出口退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提升贸易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后,我国还将从推动外贸园区升级、培育新业态、扩大进口等方面出台新的稳外贸措施“升级版”。

  近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委形成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建设经贸强国、推动外贸提质增效的顶层设计,此举有望开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基本面稳定,政策面利好频出,更多的改革创新还在路上。苏州工业园区一家长期从事代工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外需放缓的挑战,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发展。今年以来,公司自有品牌出口份额占比已从几年前的不足3%上升到20%以上。

  “中国外贸韧性强、有底气!外贸全年平稳运行、稳中提质的态势没有变。未来,中国仍将发挥全球经贸发展‘稳定器’的作用。”李魁文说。

  • 相关阅读
  • 共享经济新“火种”:“付费自习室”悄然走红

      中新社石家庄11月25日电 (黄歆尧)正在石家庄市某医院实习的河北医科大学大五学生徐丹阳,几天前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地点备战考研而发愁。经同学推荐,她在实习医院附近的一家“孤独的自习室”用每月...

    时间:11-25
  • 专家:家族慈善基金会将成为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

      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高志苗)“我只是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式来使用它,现在我找到了,我将把我的这笔财富投入到慈善基金会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对外宣布。   洛克菲勒家族基...

    时间:11-25
  • 新指数:上海领跑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 杭州跃升第三

      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正式发布。据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上海连续五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与上年相比,各城...

    时间:11-25
  • 我国企业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破解区块链广泛应用难题

      我国企业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破解区块链广泛应用难题   本报记者 喻 剑  “目前,中国企业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面对行业在技术落地中普遍遇到的性能、隐私保护...

    时间:11-25
  • 走近粒子加速器

      走近粒子加速器   王鹏飞 孔德泰  黑洞首张照片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黑洞是什么?黑洞里面有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制造一个人工黑洞?”对于前两个问题,目前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争...

    时间:11-25
  • 国家统计局:11月中旬生猪价格环比跌13.5%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1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24个省(区、市)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19年11月中旬与1...

    时间:11-25
  • 到2022年,80%以上医疗机构将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到2022年,80%以上医疗机构将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老龄健康市场破解供需失衡出实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时间:11-25
  • 猪肉保供稳价关键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猪肉保供稳价关键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乔金亮   猪价变化一头连着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还影响到CPI变化。猪价波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合理范围内的猪价波...

    时间:11-25
  • 2019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同比增61.05%

      三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同比增61.05%   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王观)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三季度,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

    时间:11-25
  • 中国的VR产业研发制造体系基本形成 人才短缺成瓶颈

      VR精彩,还期待出彩(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VR养殖、VR装配、VR医疗……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展示了VR产业的最新布局与更趋多元的应用。据预测,2021年中国VR/AR市场规模将达544.5亿元,年均增长...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