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助眠产品层出不穷 “缺觉”催生助眠市场

2019-11-27 02:20:40

来源:工人日报

  助眠产品层出不穷,市场风起云涌
  “缺觉”催生助眠市场

  有数据显示,现在全球预计有27%的人正遭受“睡眠危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沉迷手机,缺乏锻炼,情绪波动,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睡眠紊乱的情况发生。

  失眠引发的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焦虑,推动睡眠市场规模急剧扩张,预计到2020年,我国睡眠市场的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元,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助眠产品层出不穷

  在淘宝输入失眠、助眠、睡眠神器等类似关键词,琳琅满目的助眠类商品纷纷跳出来,让消费者挑花了眼。

  口服的有“Sleepwell”睡眠软糖、“Dreamwater”睡眠水、睡眠冲剂、睡眠片、睡眠糖浆还有安神补脑液。

  外用的可谓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蒸汽眼罩、耳塞、睡眠枕、睡眠膏,睡眠手环、助眠香薰、泡脚盆,还有号称 “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电子睡眠仪。

  一款标榜《妻子的旅行》真人秀明星包文婧强力推荐的“Sleepwell”美国进口睡眠软糖,月均销量竟达到8000多件,店家简单粗暴地称其为“助眠神器”,一颗小小的糖既能安抚情绪还可以舒缓助眠,堪称功效神奇。

  小红书上,一些带货能力强的博主,曾多次推荐这款产品,“失眠星人的福利!睡眠好物!亲测有效!强推!”想想深受失眠困扰的消费者,刷到这些走心又吸睛的测评,很难不为之心动。

  智能化的助眠产品也受到了讲究“朋克养生”的当代青年的关注与青睐。一款标价1499元的电子睡眠仪,其原理来自非药物调理的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手机APP商店上评价最高的蜗牛睡眠APP,则借助社区电商作为其变现模式,通过分享梦话记录等互动行为聚集了一批忠实用户,形成社交效应,继而将用户转化为付费者。

  睡眠市场高需求下催生的助眠经济,可谓潜力无限。

  买助眠产品,是在交智商税?

  助眠产品真的是失眠者福音吗?

  有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大部分助眠产品噱头大于实际效果,购买此类商品的人多数都是在交智商税。

  记者看到,天猫国际的某款进口口服助眠产品在商品描述中提示买家,“本产品不可替代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请按需购买”。

  也就是说,口服的助眠类产品至多算保健品,有的其副作用还有待医学进一步的验证。

  而大部分口服类助眠产品,多包含了褪黑素的成分。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褪黑素具有镇静、诱导睡眠的作用,被称为“生理性催眠剂”。当褪黑素用于保健食品时,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毫克,一旦含量高达3毫克甚至到9毫克,就会产生头晕眼花等不良反应。

  知乎上,有网友吐槽某款网红蒸汽眼罩的鸡肋,“戴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睡着!还不如刷微博催眠快呢!戴着好几块钱的东西心里还有压力,想着睡不着的话白瞎了好几块钱,越戴压力越大,就越睡不着…….简直是恶性循环!”

  记者发现,大部分博主的助眠产品测评,多以主观的感受为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若仔细研究其产品功能、成分含量,其实经不起推敲。

  有专家曾指出,一些主打通过呼吸频率等指标,实时监测睡眠状况的睡眠手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其显示的结果用以判断深度睡眠情况,是不准确的。

  改善睡眠,不仅是花钱买安心

  据相关文献研究显示,目前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批文的褪黑素类保健食品有96款,其中国产保健食品77款,进口保健食品19款。

  而记者在淘宝上搜索进口褪黑素保健品,出现的相关商品竟有30余种。那么剩下十几种未获得批文的产品,是如何得以在市面上流通销售的?平台是否起到了审核与监管的责任?消费者无从知晓。

  此外,医学专家并不建议普通失眠人群长期服用褪黑素。没有医生的指导,长期超量使用褪黑素会加重肝肾负担。因抑郁导致的失眠,服用褪黑素后也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状。

  眼下,助眠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在赚得不亦乐乎的同时,背后的许多问题业已显现:数据分析不准确、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营销、夸大功效等等,而消费者也在与商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目光愈发锐利。这些都将敦促企业推进产业改革,不断完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谋求更大效益。

  千亿元级睡眠市场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刘静

刘静

  • 相关阅读
  • 二手交易平台应加强监管

      二手交易平台应加强监管  如今,在网上买卖闲置物品已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双赢”交易模式。据悉,用户常在线交易的二手闲置物品有数码产品、手机、家居日用品、影音家电等。但二手交易平台在快速发展...

    时间:11-27
  • 海南:项目建设提速 投资结构更优

      海南:项目建设提速 投资结构更优 去年11月迄今,集中开工项目793个、总投资4352亿元  本报海口11月26日电 (记者陈伟光、闫旭)18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七批)集中开工和签约在全省各市县同...

    时间:11-27
  • 去年全国蜂蜜产量超过54万吨

      去年全国蜂蜜产量超过54万吨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郁静娴)从全国畜牧总站获悉,自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以来,黑龙江、江苏、云南等10个蜂业主产省...

    时间:11-27
  • “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赋能上海交通整治

      中新网上海11月27日电 (王子涛)上海第三十三次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全市集中统一行动已于11月25日拉开帷幕。得益于交通大整治,道路秩序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成为了市民们的普遍感受。据统计...

    时间:11-27
  • 成贵高铁宜宾至贵阳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中新网成都11月27日电 (王鹏)记者27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8时30分,随着55910次试验列车从贵阳北站驶出,新建成贵高铁宜宾至贵阳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据介绍,运行试验是...

    时间:11-27
  • 全国首个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正式启用

      新华社上海11月27日电(记者兰天鸣、潘清)全国首个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启用,上海金融法院通过该平台发布了第一支大宗股票司法处置公告。   公告显示,首支处置的大宗股...

    时间:11-27
  • 各地拿出真金白银稳定就业:你培训我补贴 技能升就业稳

      政策介绍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将一定比例的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中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以及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

    时间:11-27
  • “双11”促销宣传等问题集中:网红带货,监管要跟上

      中消协收集“双11”维权类信息790余万条,促销宣传、产品质量等问题集中 网红带货,监管要跟上  核心阅读  今年“双11”,网红直播带货备受热捧。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红卖货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

    时间:11-27
  • 二孩家庭增多带来新商机:消费需求大领域新总量增

      二孩家庭越来越多,给很多行业带来新商机 消费需求大领域新总量增(消费视窗)  核心阅读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实施后,二孩家庭越来越多,围绕吃、穿、住、用、行、教育等产生一系列新的消费需...

    时间:11-27
  • 人民日报专访商务部部长钟山:第二届进博会实现“越办越好”

      第二届进博会实现“越办越好”   ——访商务部部长钟山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二届进博会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特点?本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部长钟山。...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