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青海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助力低碳发展

2021-03-16 05:07:14

来源:人民日报

  青海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清洁能源,助力低碳发展(会后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核心阅读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海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可开发量可观。为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地通过技术引领、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同时结合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柴达木盆地到三江源,一排排风力发电机正不舍昼夜地运转,一座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矗立在高原大地。青海结合本地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日前,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2月,青海省内总发电量65.5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23.12亿千瓦时,占比达35.27%;新能源发电量26.27亿千瓦时,占比达40.09%,同比增长43.99%。

  “这是新能源月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目前已成为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说。

  青海省风能可开发量可观,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如何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青海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奔腾的黄河水在这里“沉静”下来。曾代表我国水电工程最高水平的龙羊峡水电站,如壁伫立。“十三五”期间,这座水电站又增添了新动力——距离水电站50公里的草原上,建有装机容量达85万千瓦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原来,针对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问题,青海运用先进的水光互补调节技术,把这里的光伏电送往龙羊峡水电站,将不稳定的光伏电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的稳定电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座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一年发电量达14.94亿千瓦时,已经相当于龙羊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的1/4。水电站的调峰调频性能,也因光伏电站的互补作用提高了约三成。

  技术领异标新,助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不断提质增速:2020年底,青豫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它的建设投运,有力支撑了青海绿色产业发展。”方保民介绍,仅过去一年,青海电网就新增并网新能源场站87座,装机容量达861万千瓦。

  碳排放量低的“绿电”,得到更多使用

  河湟三月,人勤春早。位于西宁的青海东川工业园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正在检查生产状况,公司车间一片忙碌。这家企业是一家新能源产品相关材料供应商,每年的用电量高达20亿千瓦时。如今,这个用能大户只要登录青海电力交易平台,就可以自主选择更经济优惠的“绿电”——这得益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组织省内新能源企业与13个行业的95家工矿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通过使用‘绿电’多边交易,企业用能成本大幅降低,每年能节省电费几千万元。”该负责人说,“由于企业选择使用更多‘绿电’,产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大大降低,在国内外市场上,这种产品更具竞争优势。”

  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国家相关政策引领下,青海省也提出了本省实现碳达峰的相关目标。据介绍,接下来当地将通过全面提升电网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持续创新能源转型青海实践、全力拓展电能替代领域等措施,着力打造清洁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青海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力。

  清洁能源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昂麻村,巨大而平坦的山塬之上,大量的光伏板像是给大山戴上了“蓝帽子”。

  “这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是2019年夏天并网发电的,光伏板的数量超过10万块。”青海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宏成如数家珍:别看电站建在昂麻村,覆盖范围却是乐都区的141个村子。

  原来,前几年青海在全省8个市州建设了40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光伏扶贫项目装机总规模达73万千瓦,每年发电预期可产生收益5.7亿元,惠及28.3万群众。

  针对地域辽阔的现实,青海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新能源场站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数字化运维模式转变。

  “像这样一座占地上千亩的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的运维人员不多,线路损耗也大大节约。”张宏成算过一笔账,运用先进技术,电站可以减少整体运行成本40%以上,青海40座集中式光伏电站加起来,每年可降低运行费用约2000万元。

  青海将光伏项目收益全部分配到村集体,集中资源办大事。“每年每个村的光伏项目收益在30万元左右,其中六成将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剩下的四成则作为扶持资金,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带动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寿乐镇党委书记祁利德告诉记者,“我们正谋划把光伏项目收益统筹到一起,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

  2020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9%。从环保角度看,847亿千瓦时清洁电量,相当于替代原煤3811万吨,促进减排二氧化碳6268万吨。清洁能源产业,正为青海的乡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 姜 峰

  • 相关阅读
  • 被“3·15”点名,这些企业如此回应!你接受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吴涛)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大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如何将消费者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背后有哪些猫腻?他们的回应是否有诚意?来看看。   ...

    时间:03-16
  • 商务部:前2月消费市场呈恢复性增长 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针对今年1-2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指出,1-2月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良好开局,出现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就地休闲消费活跃、消费价格稳...

    时间:03-16
  • 工信部:大力开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标准制定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科技司16日发布了《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大力开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

    时间:03-16
  • 连花清瘟海外获肯尼亚注册批文

      中新网3月16日电 今天,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收到由肯尼亚卫生部药剂和毒药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植物药注册批准文件,批准其产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肯尼亚植物药标准注册。   据了解,连花清瘟胶...

    时间:03-16
  • 浙江台州外贸夺“开门红”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6.8%

      中新网台州3月16日电(范宇斌 颜静)据台州海关16日消息,2021年1-2月,民营经济及外贸大市浙江省台州市外贸迎来“开门红”——进出口总额33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6.8%,增长率居浙江首位。...

    时间:03-16
  • 发展乡村产业须破解用地难题

      发展乡村产业须破解用地难题  国家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在农村实行大规模非农用地扩张,大量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政策的目的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而不...

    时间:03-16
  •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华启用数字化中心

      中新网无锡3月16日电 (记者 孙权)3月15日,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无锡举行二工厂一期及中国数字化中心启用仪式,法国驻华大使罗梁、液化空气集团中国总裁柏昊天到场祝贺。   液化空气集团自20世纪70年代...

    时间:03-16
  • 学者谈社区团购:发展应精细化、需降本增效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新冠疫情之下,社区团购成为小区民众生活的重要支撑。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成为经济风口之一。   中国运筹学会行为运筹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商务分析与...

    时间:03-16
  • A股小幅高开:沪指涨0.14%,医药板块活跃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6日电 继上一交易日下挫后,16日(周二),A股小幅高开,沪指报3424.65点,涨幅0.14%;深成指报13574.56点,涨幅0.4%;创业板指报2664.69点,涨幅0.78%;上证50指数3579.01点,涨幅0.3...

    时间:03-16
  •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连夜核查UC浏览器虚假广告宣传

      中新网广州3月16日电 (许青青 朱少勇)针对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UC浏览器涉医美广告虚假宣传,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夜赶赴UC浏览器总部开展核查处置,要求公司当事人迅速提供相关资料,进一步...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