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GDP增速为何不设量化目标

2021-03-17 10:12:54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顾 阳

  开局之年起好步,离不开规划先行。在五年规划纲要中,GDP总是最具综合性、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

  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对“十四五”时期设定量化的GDP增速目标,引发了海内外广泛关注。据介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仍将GDP作为主要指标予以保留,但该指标值被设定为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一表述方式在我国五年发展规划史上还是第一次。

  “GDP不设定量化目标,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经济增长,也不意味着任由经济增速下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经济速度问题须辩证看待,既不能一味地追求GDP增速而忽视了发展质量,也不能过度陷入增速“焦虑”。事实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作支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纲要’正是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充分把握‘十四五’发展趋势和内外部环境,经过慎重论证、反复比选、深入研究后作出的一次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纲要”主要指标表中仍保留了GDP指标,只不过是将指标值的表述作了调整,实际上是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着定量表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5年我国GDP增速需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要实现上述目标,未来1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需翻一番,这意味着中国年均GDP增速需要达到4.73%。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仍有年均8%左右的增长潜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可以更加从容自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克服“卡脖子”领域,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与GDP相关联的失业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指标,都给出了具体数字。不仅如此,GDP指标还融入到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指标中,体现了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从“速度焦虑”“数字包袱”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上的用心用力。

  “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目标做到了,经济增速自然就有了。未来,应努力推动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张立群表示。

  专家表示,未来五年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可理解为一种“弹性指标”。这一方面凸显了决策层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更加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理性考量,有利于更加积极主动、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发展的灵活性,为应对不确定性留出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上出现了诸多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从过去多年不变的固定目标到2016年首次提出区间目标,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底线目标到五年规划首次不设定量化经济增长目标,这些变化体现了政府更加务实、更加兼顾速度和质量的明确态度,不再凭经济增速去判断发展“好不好”,而是实事求是地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并作出弹性应对。

  “相对于五年来说,年度形势较易研判,因此在年度工作中,可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经济运行状况等,视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年度增长目标。”胡祖才表示,经过多家智库衔接测算,未来五年我国GDP保持一定的增速是有把握的。

  • 相关阅读
  • 中国成品油价迎“九连涨”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成品油价迎来“九连涨”。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7日消息称,自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人民币,下同)和230元。这是中国成品...

    时间:03-17
  • “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公布 “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刘玥晴 李晗雪)“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17日在北京公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三农”“经济增长与发展”等研究主题上榜。   在当日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

    时间:03-17
  • 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来自哪儿?

      31.5%!这是我国1至2月吸收外资的同比增速,总额达1767.6亿元。跟不久前发布的前两个月外贸数据一样,我国吸收外资数据也实现了“开门红”。  能在疫情全球持续蔓延,全球经济恢复十分缓慢,国际投资者...

    时间:03-17
  • 人民财评:坚定不移地迈出高水平开放新步伐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回首“十三五”, 开放无疑是当代中国的鲜...

    时间:03-17
  • 人民财评:读懂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的变与不变

      税费是企业运营的主要成本之一,减税降费是促进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经济复苏,我国相继出台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并档、放宽小微企业标准并加大优...

    时间:03-17
  • 广西加快建设立体交通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中新社玉林3月17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玉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莫逊群17日介绍,玉林市将努力构建广西“东融”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今年将重点加快岑溪至大新(玉林至粤桂界段)、南宁经博白至湛江高...

    时间:03-17
  • 浙江前2月实现网络零售2467.6亿元 同比增长48.5%

      中新网杭州3月17日电(记者 黄慧)记者17日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2021年1月-2月,浙江实现网络零售246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8.5%;浙江省内居民网络消费1384.2亿元,同比增长54%;网络零售顺差...

    时间:03-17
  • 专家:到2025年中国或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到2025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将达到1.3万美元以上,届时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17日对外表示。  ...

    时间:03-17
  • 广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走在全国前列

      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 (唐贵江 郭婉华 冀争峰)记者17日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通报显示,广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整体较高,...

    时间:03-17
  • 浙江义乌开启“中欧+海铁”国际中转贸易新通道

      中新网义乌3月17日电(奚金燕 龚英来)17日记者获悉,浙江义乌铁路口岸顺利完成“中欧+海铁+海运”多式联运转口贸易首单业务,这标志着“义新欧”中欧班列国际中转海铁联运新通道正式开启,回程班列业务也...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