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龙海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制度创新

2021-03-20 20:03: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龙海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制度创新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这是推动城乡之间双向循环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应坚持规模与效益相统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呈现积极变化,经历了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的发展演变,这既反映了党中央“三农”政策的一脉相承,也符合新时代的阶段特征和具体要求。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十四五”时期能否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上取得突破,对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至关重要,必须紧紧抓住矛盾变化的重要趋势,辩证地看待城乡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方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为如何处理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总体而言,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应坚持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城市更新行动,稳妥有序差异化推进。从规模上讲,要以城乡统一规划为抓手,综合考虑现阶段区域中心城市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力;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基础设施投资、财政资金规模,避免盲目扩大城乡融合空间范围成为“小牛拉大车”式的以城带乡,同时还要防止过度城镇化聚集导致进一步加剧乡村空心化。从效益上看,要以产业融合创新为纽带,推动农村人口与产业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均衡转移;做好“以工补农”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溢出效应,既满足大城市居民拓展性、改善性生活需求,同时也更好拓展农业农村服务功能和增收渠道。

  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目前,小农户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者,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随着国内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调整,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我国城乡关系正面临许多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乡村人口进城大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速放缓及产业转型升级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和市民化压力增大,就业机会和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流,农村人口结构性矛盾将成为一个长期性挑战。

  “十四五”时期,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基础条件,顺应城镇化大趋势,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双向开放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完善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地钱挂钩”政策,着力解决非户籍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让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共享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加快建立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更好吸引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大力培育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增强乡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要打破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

  眼下,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市场发育较为滞后,而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培育才刚起步,农业农村在要素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市场配置要素机制还不完善。应该看到,同一要素投入不同产业部门产生的边际收益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工业部门以及城市的整体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农业农村,这成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要素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驱动要素在城乡之间持续顺畅流动。

  总的来看,重点应瞄准土地、技术、数据等城乡融合发展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给予同类要素相同的市场地位、市场权益和收益保障,进一步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活力。比如,可考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将市场有效需求和土地高效供给有机衔接起来,以提高城乡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以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带动技术要素向农业农村汇聚,切实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以城乡融合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乡村数据资源供给,提升城乡产业融合深度、居民消费便捷度,更好满足城乡数字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龙海波)

  • 相关阅读
  • 截断超前消费的渠道 花呗、借呗“断供”大学生引热议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  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宣布,禁止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格管控,3月18日,#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

    时间:03-22
  • 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

      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发于2021.3.22总第988期《中国新闻周刊》  见到肖莉是在2020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这是她当周仅有的两个空余时间段之一。作为“简单心理”的...

    时间:03-22
  • 技术研发带动、中欧班列保障……淡季不淡,外贸再起航

      淡季不淡 外贸再起航(经济新方位·新春观察)  本报记者 罗珊珊 王伟健 王永战 窦瀚洋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2日 第 02 版)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

    时间:03-22
  • 因樱花季成旅游热门目的地 武汉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武汉因樱花季成旅游热门目的地    2021年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八方游客相约武汉  3月20日至21日,东湖樱花园游客量达11.5万人次,约六成为外地游客;相邻的武汉大学樱花又成为国内春天看花的“人气王”,...

    时间:03-22
  • “五一”机票预订量已超2019年同期 中国旅游春暖花开

      中国旅游春暖花开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中国旅游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1年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愿更强烈,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携程旅游预计清明节出游或...

    时间:03-22
  • 粤超1.5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粤超1.5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广东将推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制造业加速转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试乘文远无人驾驶小巴的乘客纷纷拍照留念。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缺席了;以电气...

    时间:03-22
  • 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债基热销股基发行遇冷

      今年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债基热销股基发行遇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今年以来,基金频繁“出圈”。那么,目前国内基金规模如何呢?近日,中基协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

    时间:03-22
  • 国内猪肉价格累计下行近2成 养殖企业压力增加

      猪肉价格累计下行近2成 养殖企业压力增加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井楠)2021年春节过后,国内猪肉价格呈现明显振荡下行走势。新牧网、卓创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格累计跌幅为17.5%,接近两成,...

    时间:03-22
  • 促进品牌推广 海外仓助力国际贸易共赢发展

      海外仓助力国际贸易共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进一步凸显了海外仓作为海外营销重要节点...

    时间:03-22
  • 打破信息链、技术链等瓶颈 “科技超市”助力企业创新

      宁波余姚打破信息链、技术链、服务链瓶颈   “科技超市”助力企业创新    本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杨 明  “不到半个月时间,‘科技超市’帮助我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难点。”宁波林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