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创新路上创业者

2021-03-21 05:06:26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路上创业者(决胜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36))

  “老卢,你们这个产品,三个月就能进入市场?”面对投资人的询问,卢煜旻笑了笑,抿了一口咖啡,“对待创新,还是要有长线思维。”

  有些发白的牛仔裤,略微褶皱的格子衫,产业园里,公司创始人卢煜旻看起来和别的工程师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话语中,却透露着有点不一样的强大自信。

  从1991年进入复旦大学半导体材料专业求学,到2016年成立微波芯片公司,卢煜旻认为,自己的步点,踏得还比较对。

  四十创业

  2014年,卢煜旻39岁。技术过硬的卢煜旻已经成为所在公司部门的主任工程师,管理着十几人的团队,负责产品研发的核心业务。

  已经是公司团队核心成员的卢煜旻,事业有成,生活也安稳,但他却偏偏在这一年决定辞职创业。为啥?

  “我们眼中的老卢,大学那会儿就不像个‘理工男’,他爱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学术之余,还喜欢看历史、文化类书籍,我们觉得他出去创业是迟早的事儿。”卢煜旻的大学同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被朋友们称为“非典型性工程师”的卢煜旻,却有自己的想法:“一项新技术,如果顺利的话,公司要半年以上才会批复下来,可我的技术创新等不了这么久。”

  “那会儿,我所在的芯片行业,从人才端看,国内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较少;在产业端,厂家也普遍使用进口产品。”卢煜旻说,“我当时想掌握主动权。有技术,有政策支持,为什么不可以自主创业?”

  就这样,在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时,卢煜旻选择入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嘉定区政府合作成立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一边做硕士生导师,培养创业需要的人才,一边孵化项目。“四十而已,我的创业正当时。”卢煜旻笑着说。

  初次碰壁

  “卢博士,新设计的芯片,信号源频率有偏差呀。”早上一到办公室,公司测试员就拿着最新数据“咚咚咚”地来敲卢煜旻的门。

  卢煜旻时而拿着手中的笔对着屏幕指点,时而用笔戳戳脑袋,对身旁的测试员说:“记录下这个数据点,等会儿再模拟一次。”

  当工程师接到客户反馈的问题后,会及时到实验室里寻求解决方法。往往这些时候,卢煜旻都会在场,“在一线才能更好感知客户需求,把握公司发展方向”。

  2018年,卢煜旻的公司将研发方向确定为汽车领域的毫米波雷达业务。因为研发周期长,技术积累相对成熟,对自家技术颇为自信的卢煜旻便主动向各大汽车公司推销自己的芯片。

  没想到,已经管理公司两年的卢煜旻却碰了壁。“我们不买芯片,我们采购的是整套辅助驾驶方案。”各大汽车公司都用相似的理由拒绝了他。

  原来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领域,除了毫米波雷达技术,还包括摄像头、控制设备等,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那会儿我们有技术实力,可没有整体设计,公司发展成了大问题。”卢煜旻说。

  有过这次经历,卢煜旻发现,创业上的问题不比研发芯片简单。研发芯片,一个数据错了,找到问题进行修复即可,但在创业过程中,一个判断错了,想转换赛道可没那么容易。

  转型发展

  怎么办?机遇藏在转型发展里。

  2018年,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嘉定区落户,实验室就在卢煜旻公司楼下。

  当时,国内一家大型家电厂商想开发一款智能化热水器,将红外传感技术替换成毫米波雷达技术,这正是卢煜旻公司的核心技术。

  有了平台对接,商机纷至沓来。厂商负责人找到了卢煜旻,想购买他公司的芯片,开发智能热水器。

  “去做热水器?”面对未曾设想过的领域,团队成员心里犯起了嘀咕。

  不过卢煜旻倒是挺乐于接受这个尝试,为什么不能从接地气的项目做起?“拿汽车领域的技术规格去做家用电器,我们可以成为行业领头羊。”卢煜旻说。

  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专业、务实、高效的团队素养,卢煜旻的创业团队,做起了家用电器消费品开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转型带来的是爆款。在卢煜旻公司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支持下,热水器销量很好。有了成功经验,卢煜旻将目光投到了智能物联网领域,他自信地说:“未来这个领域也会用上我们造的芯片。”

  回望自己的创业之路,卢煜旻笑着说:“在上海,实现小康不是终点,创新一直在继续。”

  本报记者 季觉苏

  • 相关阅读
  • 截断超前消费的渠道 花呗、借呗“断供”大学生引热议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  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宣布,禁止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格管控,3月18日,#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

    时间:03-22
  • 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

      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发于2021.3.22总第988期《中国新闻周刊》  见到肖莉是在2020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这是她当周仅有的两个空余时间段之一。作为“简单心理”的...

    时间:03-22
  • 技术研发带动、中欧班列保障……淡季不淡,外贸再起航

      淡季不淡 外贸再起航(经济新方位·新春观察)  本报记者 罗珊珊 王伟健 王永战 窦瀚洋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2日 第 02 版)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

    时间:03-22
  • 因樱花季成旅游热门目的地 武汉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武汉因樱花季成旅游热门目的地    2021年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八方游客相约武汉  3月20日至21日,东湖樱花园游客量达11.5万人次,约六成为外地游客;相邻的武汉大学樱花又成为国内春天看花的“人气王”,...

    时间:03-22
  • “五一”机票预订量已超2019年同期 中国旅游春暖花开

      中国旅游春暖花开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中国旅游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1年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愿更强烈,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携程旅游预计清明节出游或...

    时间:03-22
  • 粤超1.5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粤超1.5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广东将推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制造业加速转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试乘文远无人驾驶小巴的乘客纷纷拍照留念。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缺席了;以电气...

    时间:03-22
  • 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债基热销股基发行遇冷

      今年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债基热销股基发行遇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今年以来,基金频繁“出圈”。那么,目前国内基金规模如何呢?近日,中基协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

    时间:03-22
  • 国内猪肉价格累计下行近2成 养殖企业压力增加

      猪肉价格累计下行近2成 养殖企业压力增加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井楠)2021年春节过后,国内猪肉价格呈现明显振荡下行走势。新牧网、卓创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格累计跌幅为17.5%,接近两成,...

    时间:03-22
  • 促进品牌推广 海外仓助力国际贸易共赢发展

      海外仓助力国际贸易共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进一步凸显了海外仓作为海外营销重要节点...

    时间:03-22
  • 打破信息链、技术链等瓶颈 “科技超市”助力企业创新

      宁波余姚打破信息链、技术链、服务链瓶颈   “科技超市”助力企业创新    本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杨 明  “不到半个月时间,‘科技超市’帮助我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难点。”宁波林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