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食品“零添加”标注泛滥 满足消费需求还是恐慌式营销?

2021-03-22 08:33:59

来源:新京报

  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仍有误解,企业不能以“零添加”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新京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零添加”标注在包装食品中并不少见,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对“零添加”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宣称“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剂有害,已成为不少新兴品牌的营销手法。

  据食品企业介绍,“零添加”是一种市场趋势,是商家对细分市场的争夺。如果企业尤其是新品牌不进行标注,往往会处于竞争劣势。但在一些专家看来,“零添加”标注顺应了消费需求,但其背后的恐慌式营销及对一些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暗示值得注意。这也是《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给“零添加”标注戴上紧箍咒的原因。

  标注“零添加”成风潮

  在3月17日由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两会食安对话”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我国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知水平较十年前已有所提升,但一些误解仍未消除,如将添加剂与食品添加剂等同、认为天然食品比人工合成的要好等,并建议企业不应以“零添加”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新京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从乳制品、饮料、火腿肠,再到调味品、食用油等,预包装食品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已成风,但不同企业对其定义不尽相同。如卡士双倍蛋白风味发酵乳包装标称“0添加食品添加剂”;千禾零添加醋的“0添加”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酒精、山梨酸钾、防腐剂苯甲酸钠等;太太乐原味鲜头道酱油的“0添加”指不使用防腐剂和甜味剂;海天零添加头道酱油标注的是“0%添加味精和防腐剂”;金锣王中王特级火腿肠包装上则标称“不添加甜味剂”“不添加合成着色剂”。

  此外,宣称“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剂有害,已成为不少新兴品牌的惯用营销手法。如在产品页面,网红酸奶品牌乐纯曾宣称“拒绝化学添加剂”。近期拿下过亿融资的婴儿食品品牌宝宝馋了,也将“添加剂,我不爱”作为卖点,并称“符合婴辅标准的产品也不一定好”,只因国标也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

  越来越多的“零添加”标注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修改后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质,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予以强调。尽管管理办法目前尚未出台,但在部分食品企业看来,征求意见稿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未来监管方向。

  难以逃脱的“市场氛围”

  “公众普遍心态是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据孙宝国了解,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超过1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保局登记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也达到上万种。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仅2000多种,且每年获准使用的新添加剂种类仅十余种左右,审批速度较慢,很大原因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一位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零添加”酸奶是一种趋势,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也是商家对细分市场的争夺,“尤其对一些新品牌来说,没有这种营销可能无法占领市场,所以就采用了非常规手段”。

  “大家都这么做,我们不做就会处于竞争劣势。即便我们不想在产品上标,经销商和渠道也会提醒我们把卖点标出来,目前就是这种市场氛围。”对于为何会在酸奶产品上标注“无添加蔗糖”,华北地区一家乳企负责人李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

  近几年,低温酸奶行业涌现出卡士、乐纯、简爱、元气森林等网红品牌,而“无添加”、高蛋白成为这些品牌重点布局的两大品类。在这种行业背景下,作为2020年新成立的一家乳品公司,上述华北乳企的产品卖点自然落在“无添加”上。

  不久前,该公司想在一款酸奶新品中加入食用明胶成分,但考虑到目前的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过度紧张”,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其实食用明胶是从动物骨骼中提取的,是一种天然增稠剂,但一些商家对食品添加剂问题确实在向消费者做夸大教育,我们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为迎合市场需求而做出战略调整的,远不止下游食品企业。作为主营香精与食品配料研发与销售的A股上市公司,华宝香精股份有限公司曾在2019年财报中表示,随着下游食品制造业进入结构转换期,下游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对上游食品用香精企业的研发能力带来了新的考验。目前,华宝股份重点拓展的正是天然食品香精、健康食品配料业务。

  专家谴责恐慌式营销

  在是否有必要禁止企业标注“零添加”的问题上,业内也存在意见分歧。

  曾推动餐饮业禁用亚硝酸盐的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认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尚未出台,企业在产品上标注“零添加”并不违法。而全面禁止标注“零添加”,相当于剥夺了消费者直接了解食品成分的权利。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未禁止企业宣称不含食品添加剂。

  而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看来,商家在产品标注“零添加”的驱动力是满足消费者需求。“顺应消费需求无可厚非,但利用消费心理刻意制造恐慌是需要谴责的。”

  钟凯认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禁止“零添加”标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零添加”言外之意是不添加比添加更好,这其实是一种恐慌式营销;二是市场上有大量的“零添加”宣称是“扯淡的”,比如一些植物性产品宣称零胆固醇,实际上植物本身就不含有胆固醇;宣称“0蔗糖”,实际可能加了葡萄糖浆或蜂蜜等别的糖类。企业如此宣称,对胆固醇、蔗糖污名化了,对消费者是误导。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产品已转换了“零添加”的表述方式。如光明如实酸奶包装将“无添加·发酵乳”改为“纯净·发酵乳”,在另一款产品上标注的是“清洁配方”;蒙牛冠益乳包装上标称的是“简配方”;简爱父爱配方酸奶的标注则为“生牛乳、乳清蛋白粉、乳酸菌,其他没了”。

  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之顼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既不用添加剂又能把食品做好,当然是好事,但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适用范围内使用都是没有问题的。”孙宝国也认为,一些商家或消费者追求配料表简洁化,但食品品质的好坏跟配料表中所列的成分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另据钟凯了解,我国获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在不断更新,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已经历数次修订。对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在安全性上有新的证据发现,需要重新评估;二是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当一种食物消费量由少变多时,要考虑其中某种食品添加剂累积之后会不会超过安全限值。

  新京报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 相关阅读
  • 报告:灵活用工渗透超4成企业 斜杠职场人超2成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马秀秀)智联招聘22日在北京发布《2021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四期)》(下称“报告”)。报告针对灵活就业议题进行调研,指出灵活用工渗透超4成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为主要优势;斜杠职场人...

    时间:03-22
  • 四川铁投、四川交投两大交通投建国企拟启动战略重组

      中新网成都3月22日电 (杜成) 四川路桥(600039SH)22日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铁投”)发来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四川铁投与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

    时间:03-22
  • 数字人民币咋花?

      新华社上海3月22日电(记者有之炘 赵逸赫)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人民币”成为热词之一。从去年开始,国内多个城市陆续试点数字人民币。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主要以邀请制为主。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工...

    时间:03-22
  • 大连:创新贷款方式精准解决樱桃种植户资金难题

      中新网大连3月22日电 (记者 杨毅)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四平镇是大连主要大棚樱桃种植地之一,种植樱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当地携手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精准解决樱桃种植户资金难题,扶持...

    时间:03-22
  • 江苏睢宁构建“三园”新格局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中新网徐州3月22日电 题:江苏睢宁构建“三园”新格局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中新网记者朱志庚  春分时节,轻风细雨的天气,行走于古黄河畔江苏省睢宁县广袤的田野,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睢宁...

    时间:03-22
  •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动力煤指数止跌回升

      新华社太原3月22日电(记者吕梦琦、解园)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2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38.87点,环比下跌0.04%。其中动力煤指数120.25点,环比上涨0.72%,为今年2月22日以来首次回升。  中国(太...

    时间:03-22
  • LPR连续11个月不变 机构:短期调整可能性不大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2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3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LPR自2020年4月以来,已连续11个月未...

    时间:03-22
  • 电影票“买票容易退票难” 专家:退票规则需完善

      【民生经济看点】退个电影票,怎么这么难?  记者 刘兵 《工人日报》(2021年03月22日 04版)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火爆。然而,有不少观众反映,电影票“退票”“改签”难。“电影票退票攻略”成为一些社交...

    时间:03-22
  • 截断超前消费的渠道 花呗、借呗“断供”大学生引热议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  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宣布,禁止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格管控,3月18日,#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