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减税新政实施:“江苏制造”上台阶增添新动力

2021-03-26 17:06:37

来源:新华日报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减税新政实施:“江苏制造”上台阶增添新动力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会议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此次政策新礼包有何亮点?将给“江苏制造”带来哪些澎湃动力?对此,记者25日深入一线企业、税务部门展开调研。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

  才不被人“卡脖子”

  “这个数据监控指挥中心具有关键核心作用,作为一个研发项目,公司专门组织研发团队对其进行开发。”

  3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在数据监控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工程进程已过大半。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公司财务资产部部长杜助军一边介绍地图上各个工程的进度,一边反复强调“参数”重要性。他所说“参数”的背后,却始终没离开一个词:科技创新。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大盾构专业施工企业,大盾构品牌列中国铁建“十大品牌”之首,施工项目涉及入城通道、江河湖海水下盾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工程领域。

  大盾构公司先后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武汉地铁8号线长江隧道等超大直径和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其中,被誉为“扛鼎之作”和“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代表了当今中国水下大盾构隧道建设的最高标准,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大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是多么的重要!”回忆起公司初创之时,杜助军很是感慨,2005年,那时公司还很“弱小”,关键构件从研发到维修都只能请德国技术专家来做。“德国专家从出门就开始计费,一到下班点,工具一放人就走了。这两件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必须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才能不被人‘卡住脖子’。”

  “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提高,我们相继成立起研究院、技术中心,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国家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利好,近4年已累计享受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2亿元,享受其他税收优惠9000余万元。”杜助军说,本来今年就计划在南京建设盾构机的自主再制造基地,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刚听说国家又要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这让我们更下定决心了!”

  研发费用减税,

  对企业是大利好

  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改为当年10月份预缴时即可扣除。

  如何理解这一新的政策?在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浦口区税务局,税政一科相关负责人王溢峰向记者做了详细解释——

  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宗旨,一般而言,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等。而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主要适用于企业所得税部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制造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部分可以理解为其盈利部分,即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部分。而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是在成本和费用基础上新增的一项减额。”王溢峰说,以税率为25%为例,一家企业当年收入200万元,刨去成本和费用共计100万元,剩余100万元部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假设成本和费用100万元中有50万元研发费用满足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先将该50万元研发费用按75%比例进行再次扣除(现将比例由75%提高至100%,意味着这5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最终该企业仅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从原来的100万元减少到100万元减去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万元的剩余部分,最后再乘以25%”。

  另一方面,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也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之前只有在次年汇算清缴时才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而现在可在当年就纳入计算。”王溢峰说,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企业能尽早受惠,有宽裕的资金池用来周转、发展。

  减税使制造业企业

  争一流更有底气

  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新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

  江苏是经济大省,更是制造业大省,新政策能带来的养鱼活水,其作用不言而喻。在全省各地,很多制造企业掌门人、财务负责人都告诉记者,“企业攀高峰、争一流底气更足了!”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彭玫表示,制造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企业预计将额外享受加计扣除额8000万元左右,将极大提高企业发展热情。“我们将不负期待,不仅要永恒立起来,而且要勇敢立在潮头。”

  “机器人是装备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甚至是核心装备。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破除机器人产业‘卡脖子’难题一直是汇博攻克的方向。”苏州工业园区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戴光勤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加大对‘卡脖子’技术攻关、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后,按照去年的研发投入计算,研发费用可以多加计扣除339.58万元,这能更好激励我们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以2020年数据看,公司可减免将近10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元甫说,“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新政策,又提出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缴清缴核算方式,加速优惠落袋,将有效促进企业加快资金周转,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

  记者 王建朋

  • 相关阅读
  • 广州2021年毕业生薪酬上涨 本科生平均薪酬6822元

      广州举办2021年“阳光就业”首场大型招聘会 毕业生总体薪酬有所上涨   本科生平均薪酬:6822元  相比去年,今年各学历层次的岗位薪酬水平都有提升,幅度达5%左右。  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平均薪酬分别为:...

    时间:03-27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满月 中国乡村振兴如何“全面起跑”?

      中国乡村振兴如何“全面起跑”?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满月,各地也正筹建相应部门;专家认为和脱贫攻坚相比,激发“内生活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动力源泉  最后一批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北京对口...

    时间:03-27
  • 社保将迎来6项新调整!政策出台时间表明确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李金磊)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明确分工责任及完成时限。其中,在社保方面,有一些重大的政策调整和变化,相关政策出台时间表也明确...

    时间:03-27
  • 三部门严打经营贷进楼市!房价要跌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7日电(左宇坤)用做生意名义贷款买房?不行!  3月26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严打经营贷违规...

    时间:03-27
  • 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在天津开幕

      中新社天津3月26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26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启幕,来自国内外的自行车电动车及零配件知名品牌参展,展会总展出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标准展位数量...

    时间:03-26
  • 中国2020年经常账户顺差增加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26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2020年在中国国内经济稳定恢复支撑下,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有所增加,继续处于合理...

    时间:03-26
  • 报告:中国“十三五”期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6150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26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伴随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外资净流入和持有境内证券市值规模均显...

    时间:03-26
  • 中国与东盟在互联互通中寻找行业发展新商机

      (经济观察)中国与东盟在互联互通中寻找行业发展新商机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题:中国与东盟在互联互通中寻找行业发展新商机  中新社记者 魏晞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在为中国与东盟行业合...

    时间:03-26
  • 通讯:三峡库区腹地崛起百里生态经济长廊

      中新网重庆3月26日电 题:三峡库区腹地崛起百里生态经济长廊  作者 罗永皓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如何立足独有的山水人文禀赋,统筹生态经济要素,建设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

    时间:03-26
  • 厦门招聘导游人才 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中新网厦门3月26日电 (杨伏山 张巨霹)厦门市旅游业界26日举办“导游人才专场招聘会”,该市重点旅行社招贤纳士,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这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厦门旅游行业举办的首场线下专场招聘会。...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