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清明、五一假期各地将迎旅游高峰 赏花游产品热度升级

2021-03-28 05:40:43

来源:经济日报

  清明、五一假期各地将迎旅游高峰——旅游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好时节。再过几天,清明假期即将到来,很多人已经早早计划好了出游行程。还有不少人盯上了不久之后的五一假期,吃、住、行、游通通安排好,万事俱备,只等假期到来。

  多家在线旅游企业数据显示,清明及五一小长假的出游机票、度假酒店、租车自驾、景区门票、跨省跟团游等旅游产品预订情况良好,有些地方的火车票、民宿等甚至出现了预订紧张的情形,旅游市场回暖态势明显,预计各地将在假期迎来旅游高峰。

  市场回暖备受期待

  “清明有三天小长假,我又请了两天年假,已经预订了去河南开封的行程。”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林晨是一位喜欢旅游的姑娘,“太久没有离开北京出去玩儿,现在哪儿都想去,我甚至在没来得及想清楚旅行目的地时,就请好了年假。”林晨说,自己的朋友中计划出游的人很多,一直在彼此交流、互相“种草”,在大家看来,出游才是春日应有的打开方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很多“被推迟”的出游计划亟待在清明和五一小长假释放。3月16日零时起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全国区域内自由通行,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消息,更直接刺激了渴望出游的人群。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通过携程平台预订清明节假期景区门票的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判断,清明节假期预计出游人次将达到1亿人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中明确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这让很多人早早把五一小长假的出游计划安排妥当。携程平台五一假期全国机票搜索量相较于2019年同期提升约40%。去哪儿平台显示,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马蜂窝的数据也显示,五一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30%。

  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时的利好政策、充足的假期时间,多重因素叠加,让旅游市场在这个回暖的春日中备受期待。侯雪强是“有院以后”民宿的创始人,他从清明及五一长假民宿的预订情况中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清明小长假,我们的房间在一个月前就已订满,五一假期的房间现在的预订量也已经达到80%。大家对旅游市场的信心在逐渐恢复”。会员制精品民宿预订平台“未来好宿”创始人盖书华介绍,清明假期平台民宿的预订率达99%,五一假期也已达90%。

  “赏花游”产品热度升级

  天气转暖,广西柳州很多公园及街道上的洋紫荆逐渐进入盛花期,吸引着游客纷纷用手中的镜头记录明媚的春日时光。每年3月到5月,我国从南到北相继迎来花期。赏花成为激活春季旅游消费的一大主题。

  春节过后,旅游市场已经迎来了一批尝鲜赏花踏春的出游人群,而在即将到来的清明及五一小长假期间,“赏花游”产品的热度再次升级,预订量增长显著,花园花海、动植物园位列几大在线旅游平台最热门景区类型。武汉、婺源、昆明、南京、洛阳、广州、苏州、成都、林芝等地成为热门赏花目的地。

  本地游、周边游依然延续着春节假期以来的火热态势。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五成以上游客报名周边游、短途近郊游,而以赏花、踏青为基础的本地游、周边游需求在小长假期间继续引领“酒店度假”趋势。除此以外,清明假期全国酒店异地订单占比增幅明显,这意味着当前消费者跨省出游的意愿也在提升,跨省游有望迎来小高峰。

  至于出行方式,驴妈妈提供的数据显示,自驾和乘坐高铁是清明假期主流的出行方式。截至3月18日,该平台清明自驾游相关产品预订人次相比3月周末显著增长,高铁出行方面,杭黄高铁、京沪高铁、合福高铁、贵广高铁等相关沿线跟团游、酒店+景区产品预订人次最多。

  据悉,为方便游客坐着高铁踏青赏花出游,多地已在旅游热门方向采取增开动车、动车重联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出行需求。比如,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昆(明)楚(雄)大(理)丽(江)铁路日均开行动车27对;昆(明)玉(溪)河(口)铁路日均开行动车13对。根据客流量变化,下一步还将适时加挂车厢、扩大编组,增开昆明至宣威、大理等方向多趟旅游列车。

  出游莫忘防控疫情

  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增强了人们的出游信心,不过,出游依然要绷紧防范疫情传播这根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回应清明、五一小长假要做好哪些防疫保障时表示,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平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如果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腹泻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症状,最好不要出行,尤其是不要到人员众多的地方去,要及时就医。在出行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人际距离。各旅游景点的管理部门、服务部门要做好游客数量控制、密度控制。

  清明小长假到来之前,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印发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要求各地按照新版指南规定,指导旅游景区坚持常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科学动态调整旅游景区防控策略和措施。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

  对此,多地已对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作出调整,天津宣布在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旅游景区、公园等恢复正常开放,不统一限制人员流量。江苏省内多家景区安排专人面向公众主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预约旅游等宣传引导,同时景区配备人员加大巡查力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雪)

  • 相关阅读
  • 10个特大城市GDP:成都居首,8城过万亿

      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特大城市快速发展壮大。当前特大城市经济总量如何?  特大城市是指城区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根据住建部近期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

    时间:03-28
  • 广东揭阳第一季度动工57个项目 总投资707.62亿元

      中新网揭阳3月28日电(方伟彬 许创盛)广东省揭阳市28日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共有57个项目于当日动工,估算总投资707.62亿元,另有84个项目当天签约,计划总投资1371亿元。  记者了解到,...

    时间:03-28
  • 专访优必选科技创始人:未来10年服务机器人将是科技竞争焦点之一

      (经济观察)专访优必选科技创始人:未来10年服务机器人将是科技竞争焦点之一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今年春晚,和王一博、关晓彤共舞的四足机器牛舞步灵活,动作轻盈,吸引了观众目光。机器人已经在...

    时间:03-28
  • 中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重庆

      中新网重庆3月28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8日从重庆市科技局获悉,中国科技部日前批复同意支持重庆市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农业领域首个、重庆市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据介绍,国家生猪技术创新...

    时间:03-28
  • 3000余尾中华鲟长江鲟放流长江

      中新网荆州3月28日电 (马骁 赵叶秋 董晓斌)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荆州市政府和中华鲟保护联盟共同主办的“中华鲟保护联盟公益增殖放流活动”28日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3000余尾中华鲟和长江鲟放流长江。本次增殖放...

    时间:03-28
  • 广东肇庆集中开工206个项目 逾八成五为工业类

      中新网肇庆3月28日电 (蔡敏婕 段建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28日再有重大项目开工。广东省肇庆市当天举办2021年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06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投资额逾820亿元,85.9%为工业项目。  本次肇...

    时间:03-28
  • “十四五”来了,“基建狂魔”如何发力基础设施投资?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王恩博)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打牢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被称作“基建狂魔”的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时间:03-28
  • 诗词赋能“中华诗城”文旅发展 “三寸金”成果农“致富果”

      中新网重庆3月28日电 题:诗词赋能“中华诗城”文旅发展 “三寸金”成果农“致富果”  作者 王婷婷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在27日晚央视CCTV-1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中,来自...

    时间:03-28
  • 中国乡村振兴大讲堂在浙江龙湾举办 专家共探发展路径

      中新网温州3月28日电(见习记者 潘沁文)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可有何作为?3月28日,2021中国乡村振兴大讲堂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举办,与会专家从城乡融合、乡村建设、数字赋能、农旅融...

    时间:03-28
  • 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河北保定“论剑”

      中新网保定3月28日电 (吕子豪 徐巧明)28日,以“稳制造、强实体、开新局”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河北省保定市开幕。据悉,此为该论坛活动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  本届论坛由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