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出炉,有哪些看点?

2021-04-13 21:50: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题: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出炉,有哪些看点?

  新华社记者申铖

  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这一重要领域迎来新的改革“路线图”。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这份意见的作用和意义何在?有哪些看点?13日,记者采访了专家和财政部有关负责人。

  看点一:以改革促治理,推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意见,更加注重加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和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力争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体系框架,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意见立足于前期改革形成的基础,将有关改革成果制度化,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

  ——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必须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涉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风险管理防控等,都是预算领域里非常重要且值得关注的部分。

  看点二: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精准性?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意见亮出了多项新举措。

  “如果预算约束力不够,政府财力就有可能被浪费。”杨志勇表示,这些新举措,能够增强重大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提升财政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能力,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看点三:优化国库集中收付,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财务管理的核心基础性制度。为适应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新需要,意见围绕现代财政国库管理“控制、运营、报告”三大功能,系统性地提出了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有关要求。

  例如,在“控制”方面,意见明确,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控制体系和集中校验机制,实行全流程电子支付,优化预算支出审核流程,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

  “国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杨志勇说,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财政国库管理。

  看点四: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基层财政运行、地方政府债务、社会保障、金融等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加大,迫切需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

  为此,意见提出,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

  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方面,一方面,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等;另一方面,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督查审计问责。

  “意见坚持底线思维,关注风险防控和财政可持续性,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防范风险,为财政可持续性提供制度支撑。”杨志勇说。

  看点五:强化信息化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

  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近年来,财政部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信息贯通;以省级财政为主体加快建设覆盖本地区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与中央财政对接,动态反映各级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力争2022年底全面运行;建立完善全覆盖、全链条的转移支付资金监控机制……意见进一步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提出了多项举措。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意见要求,财政部将推动各地加快推广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同时,根据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进展,研究推进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

  “这些举措与时俱进,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杨志勇表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预算改革的基础工程,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 相关阅读
  • 有个扫地机器人就敢造车?企业疯狂造车靠谱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吴涛)“我们造车有优势,已经做好扫地机器人了,就差其他的了。”这是目前科技互联网企业蜂拥“造车”的真实写照。  “造车”狂潮  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

    时间:04-14
  • 云南大理“换道超车”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交通流带来信息流

      中新网大理4月14日电(韩帅南)14日,云南大(理)丽(江)高速公路车流如织。穿梭不停的车辆会转化为一组组数据汇入“苍洱云”(大理州苍洱政务云平台),为“城市大脑”运作提供支撑。近日,记者探访紧邻大丽高速的云南...

    时间:04-14
  • 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国家质检中心管理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质检中心管理的意见》。意见提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满足产业优化升级、服...

    时间:04-14
  • 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27种产品上涨

      中新网4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14日发布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7种产品价格上涨,22种下降,...

    时间:04-14
  • 上海城市“智”理:以“数治”激活城市“神经元”

      中新网上海4月14日电(樊中华 郁玫)安装有8个全景智能摄像头的巡查车沿着街道缓缓行驶,镜头扫视过街面,如捕捉到跨门经营、占道等违法情况,会迅速拍照并上传至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称“浦东城管执...

    时间:04-14
  • 沪指小幅高开0.02%,酒店、有色等板块涨幅居前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4日电 周三,A股小幅高开,沪指涨0.02%,深成指涨0.17%,创业板指涨0.39%。水产养殖板块持续发酵,酒店、有色、化工板块涨幅居前;海南、钢铁、碳中和走弱。  此外,近期热门股开盘集体遭重...

    时间:04-14
  • 陕西省粮食深加工产品谷朊粉实现首次出口

      中新网西安4月1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3日从西安海关获悉,陕西丰仓原粮食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22吨、3.1万美元谷朊粉日前顺利出口菲律宾,陕西省粮食深加工产品谷朊粉实现了首次出口。  谷朊粉又称活性面...

    时间:04-14
  •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在深圳开幕 3600家展商参展

      中新网深圳4月14日电 (记者 郭军)“CHINAPLAS2021国际橡塑展”(以下简称“国际橡塑展”)1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球50个国家及地区的逾3600家展商参展。  “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国际橡...

    时间:04-14
  • 旅行盲盒火了出行率成谜 部分可“未预约全额退”

      旅行盲盒火了 出行率成谜   盲盒产品多为机票 主打超低价未知目的地部分可“未预约全额退”  近期,火爆市场的“盲盒经济”蔓延到了旅游行业,在线旅行预订平台、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旅行盲盒,“98...

    时间:04-14
  • 迟福林:博鳌亚洲论坛已从“区域”走向“国际”

      迟福林:博鳌亚洲论坛已从“区域”走向“国际” 海南应抓住“博鳌”机遇  对于持续更迭变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言,20年的时间并不算漫长。而就在20年的时间里,博鳌亚洲论坛这样一个坐落于中国之南边陲小城的...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