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一张分布图 蹚出转型路

2021-04-15 16:49:47

来源:人民日报

  一张分布图 蹚出转型路(经济聚焦·打好种业翻身仗④)

  核心阅读

  农户种植小麦,品种混杂怎么办?安徽绘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企业选购小麦有了直观的依据,农户也能卖上好价钱。在生产分布图的推广助力之下,育种专家的科研热情进一步激发,从而蹚出了一条种植结构优化、生产转型升级的路子。

  春暖花开,淮北平原,麦绿遍地。

  望着一片良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石弓镇石羊村的种粮大户谢洪亮信心满满。这底气从何而来?

  “上万亩都种一个品种,便于机械化管理,产量高,钱袋子当然鼓啦!”谢洪亮答得干脆利落。

  过去,品种混种、专用困难、效益不高等问题一度困扰安徽的小麦种植户。近两年,安徽通过绘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将全省单品种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种植单元集中展示,从而在种植户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之间搭起沟通桥梁,蹚出了一条优化小麦种植结构、推动通用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转型的路子。

  绘 图

  搭建信息新平台

  每年麦收时节,忙碌的收割场景是涡阳县农业农村局生产室主任杨玉亭最喜欢的一幕。“前些年,农户选种奔着产量高的来,百来亩地能种两三种小麦。”杨玉亭回忆,小麦品种不一,易造成收储杂乱,还会影响农户收益。对此,老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杨玉亭的烦恼,不是个例。“调研中,粮食企业普遍反映原粮品种混杂,影响口感不说,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再一个,从种植户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形成单一品种规模生产,销售时也缺乏竞争优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工作人员曹高飞说,为了提质量、促专用、增效益,省里决定,绘制一张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

  2019年7月,正当杨玉亭犯愁之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要制作2019—2020年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的消息传来,按通知要求,涡阳可以申报至少20个万亩以上单品种植单元。集中连片,单一品种,绘制成图,便于买卖。“好举措!”杨玉亭激动地手一拍,说干就干!

  先沟通粮食企业,了解市场行情。紧接着,老杨又召集了全县10多家种业公司一起商量。“不同小麦品种由不同的种业公司经营,他们对各类品种的订单量门儿清。”杨玉亭说,根据市场需求,种业公司会与经销商联系,继而有利于掌握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的小麦种植信息。

  谢洪亮的干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合作社联合周边两个种植主体一道,共有1.1万亩地种植‘郑麦366’,正好符合集中连片、万亩以上标准。”老杨介绍,安徽昌峰种业公司与合作社达成合作后,将信息反馈给了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后,不久,就将合作社纳入“郑麦366”专用小麦种植片。

  如今,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上,可以查看2019—2020年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这张地图,展示了全省307个单品种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种植单元,总种植面积达646.65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15%。全省麦区的小麦产地、品种、规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强筋麦、弱筋麦都能按图找到。今年春节前,2020—2021年度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乡镇及万亩片分布图如期发布,数据及时更新,继续搭建新的信息平台。

  用 图

  买卖双方得实惠

  春日里,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十井社区春田家庭农场,小麦铆足了劲向上生长,风一吹,微微摇晃。

  “以前追求高产,白麦、红麦轮流种,强筋、弱筋试了个遍。”农场负责人马长春坦言,自己流转的1500亩地,收罢麦子种大豆,就想卖个好价钱。

  刚起步,马长春就遇到了难题。小麦品种多,成熟期不同,严重影响收割;而且没有固定销路,卖不上好价钱。

  当地农业部门推荐优质品种专用种植,老马选用了“皖麦606”。去年,他的家庭农场和其他6个专业合作社一道,组成了“皖麦606”优质专用小麦种植片,种植面积过万亩,成为分布图上的一个单元。

  没过多久,安徽绿雨种业公司负责人孙远找上门来。集中连片,循着分布图前来的孙远一眼就相中了这里。“‘皖麦606’正是我们目前需要的品种。这里也不远,在分布图上看见后,我们就从蚌埠赶来看看。”孙远说。

  紧接着,签订合同,订单生产。马长春的家庭农场,用上了种业公司提供的“皖麦606”原种,按照孙远的要求,统一进行田间管理。这么一来,小麦产量上来了,收割后直接装车送到种业公司,还省去了销售烦恼。一算账,每亩纯利润能增加160元。

  “现在采取订单式生产,种子源头有保障,小麦产量能提高。不仅不愁卖,价格还比市场价高。”马长春说。农户得实惠,企业也有了稳定货源。正如孙远所说的那样,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产出的小麦品质也更有保障。

  现在,安徽正抓紧探索小麦“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立足品种特点和气候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专用小麦品种。2020年秋种,全省建成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乡镇44个,种植面积达219万亩。

  扩 图

  科研热情得到激发

  “既高产,又耐旱,还不容易生病,好处可多着哩!”种了半辈子小麦的张子付,家住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提起“涡麦9号”,他打开了话匣子。

  这个事,还得从亳州市农科院研发培育小麦新品种说起。

  中强筋小麦是制作面包、馒头的主要原材料。“过去,农户们种这类小麦少,大部分得从国外进口。一边是影响农户增收,另一边是下游食品生产的成本也高。”亳州市农科院副院长冯斌回忆。培育新品种,迫在眉睫!

  2005年,冯斌一头扎进改良小麦品种的研究中。十年磨一剑。2015年6月,看着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亩产达到了1100斤,冯斌激动得差点落下泪来。

  “‘涡麦9号’产量高,耐旱又抗寒。”冯斌说,育种成功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化推广,“我们和安徽丰硕种业公司达成合作,由他们代理,经由农资门店,与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户联系。”

  企业上了心,农户动了心。早几年,张子付的麦田里,出现过不少品种小麦的身影。不是这个品种产量低,就是那款小麦不抗冻,让他操碎了心。后来,他试种了“涡麦9号”。“和过去相比,亩产能增加100多斤,我的收益一下子就上来了!”张子付说。如今,在他的家庭农场里,除百来亩农业示范田外,其余的地全种上了“涡麦9号”。

  作为适合大众口味的面条、馒头、饺子原料,“涡麦9号”也被纳入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中。如今,通过这张分布图,已经有越来越多种植户和粮食企业了解了“涡麦9号”。

  市场反应热烈,也进一步激发了冯斌的研发热情。“作为科研工作者,看到自己培育出来的小麦种子给农户带来收益,很有成就感。”冯斌笑着说。

  和冯斌一样干劲十足的,还有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汪建来。2018年,他选育的“荃麦725”通过审定,推向市场。眼下,“荃麦725”已连续两年被纳入分布图,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多万亩。汪建来说,“我们还能根据销量拿到提成,作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现在大家积极性更高了。”

  本报记者 游 仪

  • 相关阅读
  • 中国双遗文化系列的首张货币文化券在武夷山发行

      中新网4月15日武夷山电(记者张丽君)15日上午,武夷山货币文化券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首发。该货币文化券是“美丽中国”双遗文化系列的首张货币文化券,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及首发意义。武夷山货币文化券背面 供图  ...

    时间:04-15
  • 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在蓉举行

      中新网成都4月15日电(单鹏 汤雁)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15日在成都举行。  据悉,本次大会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等主办,聚焦城市建设、场景营造、产业布局...

    时间:04-15
  • “中银稳外贸 共赢广交会”融资对接会在广州举行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郭军 黄爱弟)4月15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举办“中银稳外贸共赢广交会”融资对接会,为广交会参展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现场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记者从会上...

    时间:04-15
  • 年产10GW单晶项目落地青海西宁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 (孙睿)年产10GW单晶项目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正式开工。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兴能源,在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该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时间:04-15
  • 第129届广交会助2.6万家企业精准抢订单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为期10天的第129届广交会15日在“云端”开幕。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届广交会官网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升级,助力参展企业精准营销,全力抢抓外贸订单。  本届广交会总体规模保持...

    时间:04-15
  • 安永:今年首季亚太区IPO筹资额达20年之冠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 姜煜)安永15日在上海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区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占全球总数近半,筹资额达20年之冠。  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区IPO活动占全球总数的47%,该区该季...

    时间:04-15
  • 一季度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金额同比均呈较快增长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披露,2021年1-3月,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金额均呈较快增长,其中汽车商品进口金额22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0%;汽车商品出口金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

    时间:04-15
  • 广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为每人每月1120元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蔡敏婕 廖培金)广州市民政局15日称,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0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20元,增长3.7%。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按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提高...

    时间:04-15
  • 税收征管论坛高级别会议召开 中方提三点倡议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赵建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征管论坛(FTA)能力建设高级别会议15日通过视频形式召开。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为更好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帮...

    时间:04-15
  • 海南省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首单落地

      中新网儋州4月15日电 (杨洲) 海南省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首单业务15日在儋州市落地,这是海南省实施建筑行业风险管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首单...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