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境外消费加速回流,如何做大国内市场吸引力?

2021-04-15 17:43: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题:境外消费加速回流,如何做大国内市场吸引力?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

  2020年全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突破千亿元、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再创新高……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到中国。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步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做大国内市场吸引力,引导中高端消费加速回流?

  境外消费回流势头明显

  “以前都是在国外逛免税店,今年春节全家去三亚过年,离岛时在免税店买了不少首饰和化妆品,价格特别划算。”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作的李天添对记者说。

  15亿元——这是今年春节海南离岛免税店的销售额,数字比2019年春节足足翻了一番。“买买买”,成为越来越多人去海南度假的“新姿势”。

  个体消费行为的变化,背后是中国消费的内生之变。

  曾几何时,“扫货”是中国人出国旅行的“标配”。新闻里“去日本买电饭煲的中国大妈”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几乎每个去国外旅行的人,兜里都揣过亲朋好友长长的“代购清单”。

  近年来,国货品质不断提升,更多中国品牌成为国人消费的“心头好”。而随着进口渠道拓宽、免税购物政策更完善,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轻松选购来自全世界的好物。

  不断升级的国内大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国内。疫情期间,国际旅行一度中断,境外消费加速回流势头进一步凸显。

  先看一组商务部数据——2020年,我国旅行服务进口下降47.7%,与此同时,全年消费品进口额同比增长8.2%;

  再看一组跨境电商数据——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突破1000亿元;仅去年“双11”期间,京东国际进口母婴成交额就同比增长近100%,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增长超270%。

  “更多的消费群体愿意‘不出境、买全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如是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主任许英明认为,经过疫情,人们更注重健康消费和生活品质提升,消费升级仍是长期趋势。随着国货创新能力增强,进口贸易便利化和进口商品税率优化举措效应逐步显现,预计境外消费回流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

  免税市场空间广阔

  疫情发生以来,居民出境消费受到影响,免税购物成为承接境外消费回流的主要业态之一。

  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38类增加到45类,增加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去年7月以来,一系列新政实施让海南免税市场“火”了。

  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在前一年150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做到300亿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影响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跨国便利流动,在这个大背景下,要抓紧时间做好消费回流这篇文章。

  根据中信建投的研报预测,到2025年我国免税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在广阔市场蓝海的吸引下,去年多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多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机场(口岸)免税和离岛免税,更多“新入场”的企业开始布局市内免税店这一业态。

  近日,在位于北京前门的中服免税店内,记者看到不少顾客在柜台挑选化妆品和进口零食。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门店将出入境记录有效期从原来的180天进行了延长,在促销优惠方面也加大了折扣力度。

  “市内免税店通常设在市区,交通便利,有效购买时段也更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内免税店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蕴说,合理发展免税经济,不仅有利于引导消费回流,更能够带动当地餐饮、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

  做大市场需多方“给力”

  新形势下,如何把国内市场做大做好,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

  “鼓励重点城市增设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城市和门店”……今年1月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就完善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提出系列举措。

  王蕴认为,促进境外消费回流,重点应放在被“挤出”的中高端消费上。建议适度提高市内免税店免税额度,延长免税购物有效期,对免税商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免税商品范围。获得免税经营牌照的企业也需扎实练好“内功”,避免整个产业走向低水平发展。

  “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优化了国内消费市场供给,在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国内消费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说,目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已扩大到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等所在城市,未来将持续推动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健康发展。

  在许英明看来,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更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打造一批优质自主品牌,促进国内产品供给结构升级,优化国内消费环境,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新国货的信心和认可度。

  与每年1万亿元的境外消费相比,我国消费回流比例远不算高。

  差距所在,正是潜力所在。未来,随着国内消费赛道不断“上新”升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一个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市场必将形成强劲“引力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相关阅读
  • 中国双遗文化系列的首张货币文化券在武夷山发行

      中新网4月15日武夷山电(记者张丽君)15日上午,武夷山货币文化券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首发。该货币文化券是“美丽中国”双遗文化系列的首张货币文化券,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及首发意义。武夷山货币文化券背面 供图  ...

    时间:04-15
  • 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在蓉举行

      中新网成都4月15日电(单鹏 汤雁)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15日在成都举行。  据悉,本次大会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等主办,聚焦城市建设、场景营造、产业布局...

    时间:04-15
  • “中银稳外贸 共赢广交会”融资对接会在广州举行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郭军 黄爱弟)4月15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举办“中银稳外贸共赢广交会”融资对接会,为广交会参展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现场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记者从会上...

    时间:04-15
  • 年产10GW单晶项目落地青海西宁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 (孙睿)年产10GW单晶项目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正式开工。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兴能源,在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该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时间:04-15
  • 第129届广交会助2.6万家企业精准抢订单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为期10天的第129届广交会15日在“云端”开幕。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届广交会官网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升级,助力参展企业精准营销,全力抢抓外贸订单。  本届广交会总体规模保持...

    时间:04-15
  • 安永:今年首季亚太区IPO筹资额达20年之冠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 姜煜)安永15日在上海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区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占全球总数近半,筹资额达20年之冠。  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区IPO活动占全球总数的47%,该区该季...

    时间:04-15
  • 一季度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金额同比均呈较快增长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披露,2021年1-3月,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金额均呈较快增长,其中汽车商品进口金额22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0%;汽车商品出口金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

    时间:04-15
  • 广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为每人每月1120元

      中新网广州4月15日电 (蔡敏婕 廖培金)广州市民政局15日称,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0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20元,增长3.7%。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按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提高...

    时间:04-15
  • 税收征管论坛高级别会议召开 中方提三点倡议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赵建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征管论坛(FTA)能力建设高级别会议15日通过视频形式召开。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为更好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帮...

    时间:04-15
  • 海南省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首单落地

      中新网儋州4月15日电 (杨洲) 海南省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首单业务15日在儋州市落地,这是海南省实施建筑行业风险管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首单...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