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郭启民:立足“稳”与“扩”提升就业质量

2021-05-01 17:40:35

来源:经济日报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全面小康的坚强基石。我国向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促进就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显著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一系列要求,为更好谋划和推动新发展阶段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我们需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持续提升就业质量。

  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了,才能把就业的“蛋糕”做大。“十四五”时期,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体系。要千方百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住就业“基本盘”,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方面,需在充分考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前提下完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扩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推动产业发展与稳定和扩大就业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重视第一产业对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稳就业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消费服务业的发展,激发其吸纳就业的潜力;还需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形成新的就业“蓄水池”。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将就业优先战略贯彻落实到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工作中。此外,要注重发挥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宏观政策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过程。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是“十四五”时期积极谋划和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下一阶段,需进一步落实保护支持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措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更好发展提供条件。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继续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营商成本;着力构建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为市场主体增活力来带动就业岗位总量扩容、质量提升。还要看到,创新创业能对稳定和扩大就业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对此,需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对其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机制,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政策,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发挥出来,在推进创新创业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切实完善工资制度和工资形成机制。就业的收入结构失衡,是当前就业领域结构性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部分劳动者权益保障还不到位、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对此,需在健全完善相关机制上下功夫,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相关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是健全工资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进工资指导线制度,进一步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力度;二是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通过财政、税收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三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主观能动性,把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可持续增收的重要方向。

  统筹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就业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十四五”时期,需全面加快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切实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加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为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推进部门间、地区间就业信息数据共享,打造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以务实举措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以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其中,提升劳动力素质较为关键。对此,要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提高各类再就业人员转岗就业的能力,特别是要通过支持各地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增加技能培训的公共性、公开性和公益性,为更多群众提供普惠性服务;要统筹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支持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切实打通职业发展的通道,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启民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班学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首日 山西旅游市场复苏明显

      中新网太原5月2日电 (刘小红)记者2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期第一天,游客出游意愿强烈,假日旅游市场复苏明显。  5月1日,山西移动公司旅游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4时,山西省重点监测...

    时间:05-02
  • 五一当天全国快递投递量同比增长近三成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5月1日全天,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投递快递包裹2.6亿件,同比增长近三成,揽收快递包裹2.28亿件,同比增长二成五,折射出我国经济的稳定恢复和良好势头。  今年以来,得益于我国经济持...

    时间:05-02
  • 苏州第三轮数字人民币红包开始预约

      中新网苏州5月2日电(周建琳)1日晚上,“百亿让利 约惠沪苏”“五五购物节”苏州会场在金鸡湖湖滨广场启动。现场,总额约1000万元的第三轮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预约报名通道同步开启。  本次通过抽签发放的苏州“...

    时间:05-02
  • 自由贸易港:中国在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共百年华诞)自由贸易港:中国在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新社海口5月2日电 题:自由贸易港:中国在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封关!封关!封关!  从三年前开始,“全岛封关”在...

    时间:05-02
  • 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

      中新网上海5月2日电 (记者 姜煜)由中国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仪式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据了解,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以加...

    时间:05-02
  • “中国栀子名市”福建福鼎:一花一产业 转型谋新篇

      中新网宁德5月2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有着“中国栀子名市”美誉的福建福鼎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独具福鼎特色的栀子产业,现有栀子种植面积6万多亩,年产鲜花及鲜果6.06万多吨,...

    时间:05-02
  • PMI连续十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经济保持平稳恢复态势

      PMI连续十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经济保持平稳恢复态势    本报记者 熊 丽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采购经理指数。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

    时间:05-02
  • 车市将迎销量小高峰

      车市将迎销量小高峰    本报记者 刘 瑾  伴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车市也热闹起来:先是在刚闭幕的上海车展上发布的超过120款新车,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期待;后有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车企...

    时间:05-02
  • 一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

      一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    新业态发展保持强劲势头  本报北京5月1日讯(记者熊丽)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498亿元,同比增长...

    时间:05-02
  • “为各国企业开拓更多发展空间”

      “为各国企业开拓更多发展空间”(见证·中国机遇)  “中国经济复苏加快,生产、消费、投资等领域均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增强了我们继续扩大在华投入的信心。”日前,通用电气医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

    时间:05-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