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这个劳动节,“突变”的朋友圈画风提示了什么?

2021-05-05 14:18:29

来源:半月谈

  这个劳动节,大半个朋友圈都在旅游,喜庆的氛围让人觉得“有点像过年”。被疫情封闭了一年多,人们迫切地想要换个地方生活。与往年境外购物、景点打卡的“人从众”模式不同,今年劳动节,朋友圈晒出的不少是精致的乡村美景。这与疫情下无法跨国旅游的现实有关,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的乡村之美。一些村落不仅有“颜值”有“气质”,更在“城里人”的加盟下,变得更有诗意、有底气、有希望了。

  河北于家石头村,300多年的石头村,与“不怕巷子深”“雕刻时光”等文艺店铺毫无违和感。云南外普拉村,村民自己参与创作了有当地文化味道的“村歌”。广西阳朔镇,计划经济时代的制糖企业被改造成酒店,别有一番风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让城里人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真实,甚至开始羡慕乡下人的生活方式。

  朋友圈的变化,印证着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发生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已经啃下,在一些地方,农村“喂养”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为城市与农村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正因此,必须以更有魄力的改革,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警惕“牺牲农村”的惯性思维。我们必须承认,乡村振兴的路上,肯定有一些村子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要走向消亡。但一定有不少村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可以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样板、好典型。现在一些地方,错误政绩观仍然大行其道,将出门见绿、乡风文明的村子,火急火燎地扒掉,农民的回迁房却还没开始盖,要3年之后才有下文,不能不让人怀疑这种拆迁是为了让农民过得好,还是让房价涨得快。农民的房子拆了,土地收了,相关地区“数字城市化”了,但城市公共服务和养老的压力最终要全社会来承担和消化。

  二是要将乡村振兴的自主权还给农民。如今,乡村建设最大的难题是农民没有自主权。在一些南方乡村,村集体经济有上亿元,却因为政策等限制,只能把钱存在定点银行,什么都做不了。被拆迁的村子,村集体经济萎缩、人心涣散。还有一些地方让资本下乡,“带动”农民致富,但最终是资本得利还是农民得利不好说;即便搞成了,农民脱离了土地,脱离了乡村生活,未见得就是乡村振兴的最高境界。豫南有个郝堂村,把农民组织起来建设新农村,村子搞得漂亮又有文化,却不是“给外人看的”,是为了农民过得好。结果没想到,吸引了大量城里人来参观,带来了户均年收入十几万到上百万。

  三是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松绑、赋能。很多基层干部表示,乡村振兴的事不好干。一些领域长期积弊,“一招鲜”很难起效,必须敢于碰硬,久久为功,水滴石穿。劳动节期间,河北正定古城游人如织,整洁的市容、有序的交通、热情的居民令人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打下好基础,干部们一茬接着一茬干,才有了今天的好局面。当前,全党正在大力推进党史教育,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没有后顾之忧,甘愿“功成不必在我”,乡村振兴没有理由搞不好。

  四是要为下乡知识青年开路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少年轻人到乡村去创业。但一些地方,还要求返乡青年办“暂住证”,他们也很难获得权利参与当地的公共事务。年轻人卖力振兴乡村,地方政府应该努力让他们有“归属感”,让乡村成为一片“海绵”,吸引更多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留下来、能融入。乡村成为年轻人实现理想的广阔天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会丢掉乡村这个 “蓄水池”“加油站”。(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 相关阅读
  • 青海“五一”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01.8%

      中新网西宁5月6日电 (李江宁)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1年“五一”假期,青海全省接待游客246.8万人次,与2020年同比增长101.8%,旅游收入11.64亿元,与2020年同比增长153%。按照同期可比较口径计...

    时间:05-06
  • 各地游客在云南普洱享受别样野趣

      中新网普洱5月6日电 (刘倩)“我们一路从上海自驾到云南,本来重点是体验西双版纳,听朋友介绍说普洱有一个景区可以跟众多野生动物近距离互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过来了,没想到比我们想象中有趣得多!”来自上海...

    时间:05-06
  • “五一”假期湖南102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逾780万人次

      中新网长沙5月6日电 (记者 邓霞)记者5日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期,湖南纳入监测的102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780.5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其中,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市场火爆。  今年是建党1...

    时间:05-06
  • 西湖西溪景区“五一”迎客231.22万人次 推“生态绿”“精神红”双“套餐”

      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 (江杨烨)“五一”假期,浙江杭州西湖西溪景区迎客231.22万人次。假日期间,景区推“生态绿”“精神红”双“套餐”,市民游客幸福感满满。图为市民游客拍照留念。西湖西溪景区供图  “生态绿...

    时间:05-06
  • 手机APP抢着给你借钱?警惕处处是陷阱

      “多赢”只存在于逻辑推演上。在现实中,“小贷”依托各类APP的巨大流量席卷下沉市场,其带来的结果则可能是破坏性的。  如今,借钱成了“信手拈来”的事情?据媒体报道,打开手机上常用的APP,不管是购物还是...

    时间:05-06
  • 餐饮消费加快复苏 厉行节约、线上增长成新特点

      消费不浪费 美食更美味(经济新方位)  “五一”假期,餐饮消费红红火火。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假期前4天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加快复苏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澎湃动力,餐饮消...

    时间:05-06
  • “五一”假期 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五一”假期 文旅市场平稳有序(新数据 新看点)  “利用假期打卡红色景区,觉得特别有意义。”5月4日,上海某高校大三学生李响和几名同学一起参观了几处红色旅游景点,学习党史知识、感悟红色文化。  今年...

    时间:05-06
  • 推进重要领域改革 激活数字化改造新潜能

      激活数字化改造新潜能(现场评论·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⑤)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才能壮大新增长点,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

    时间:05-06
  • 人民日报:促进外贸外资行稳致远

      促进外贸外资行稳致远(开局之年看外贸外资)  一季度,我国外贸外资实现“开门红”,但也要看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让“开门红”成为“全年红”“持续红”,促进外贸外资稳...

    时间:05-06
  • 小长假活力彰显大市场魅力 中国经济展现蓬勃生机

      小长假活力彰显大市场魅力(和音)  生机勃勃的中国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无论是国内航班的机票,还是游乐园的门票,在‘五一’到来之前,所有的票都快速售罄,这显示出中国经...

    时间:05-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