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在医疗、出行等多领域落地 人工智能加速改变生产生活

2021-05-12 04:44: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医疗、出行、政务等多领域落地
  人工智能加速改变生产生活(网上中国)

  “刷脸”乘机、无人驾驶汽车主动识别并避让行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中央网信办日前公示的人工智能企业典型应用案例引发关注。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真正进入落地实践阶段,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生产生活。

  生动场景,触手可及

  “刷脸过闸机,真方便。”在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95后”小伙温思敬,提起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乘机体验时不断点赞。由于工作业务繁忙,他经常乘机出差。他说,自从机场实行智慧安检后,人们过安检无需长时间排队。

  温思敬提到的智慧安检,源于该机场2019年底上线的“易安检”平台。持有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旅客,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预约后,安检时通过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即可进入智能安检通道。

  除了智慧安检,该机场还有许多“智慧应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每天1000多个航班的机位分配,由原来人工分配的4小时缩短为仅需1分钟;通过建设智能运营中心,航班放行正常率超过87%……该智慧机场项目建设方、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视频云、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源,深圳机场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构建起数字化平台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应用的生动场景如今触手可及。中央网信办公示的人工智能企业典型应用案例拟入选名单中,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人工智能技术正将诸多智能新生活梦想变为现实。

  例如,在智能问答方面,南京云问公司研发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帮助企业人工客服减少了超过85%的咨询量;思必驰公司打造的“数字网格员”,2小时内能完成对1万名居民的信息采集。算法方面,中关村科金公司实现了企业和个人在政务服务的引导、填报、预审、支付等全流程的在线办理。科大讯飞公司的自然理解语言技术,可以通过声音准确识别身份,防范电信诈骗;北京得意音通公司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服务,目前覆盖了金融、公安、社保、政务等领域……

  中国人工智能大发展背后是技术的快速进步。清华大学最近发布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量占全球总量的74.7%,成为全球第一。在自然语言理解处理、机器学习算法、芯片技术等技术支撑下,中国10余个人工智能子行业跃升全球前沿。

  破解痛点,提升效率

  今年1月13日,河北邢台南宫市凤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张CT从线上传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该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徐海波和团队观看完影像,基本排除了检查对象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并快速向河北发回诊断报告,全过程不到半小时。

  能够实现远距离的快速检测,靠的是搭载腾讯觅影系统的车载移动方舱CT机。该系统运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5G+人工智能诊断工具,实现影像及诊断报告跨地域自动传输,提升了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技术,能有效缓解一些地方的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腾讯医疗技术委员会主任钱天翼对记者表示,目前腾讯觅影系统已在全国30多家医院进行验证,并在广东、广西、山东等省份基层医疗系统试点,应用到早期肺癌、肺炎等疾病辅助筛查中,有望让低成本的筛查在社区和基层普及开来。

  除了医疗,人工智能还加速改造一些传统生产、办公模式。比如,在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企业自主研发的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内部数据和引入算法引擎,实现考勤、付款、报销、预算、合同、供应链、资产等业务与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既满足了防疫期间的远程办公需求,也大大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4月初发布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已全面覆盖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提升全局运转效率。专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像水、电一样无所不在,颠覆和变革医疗、金融、运输、制造、服务、体育等各个行业。

  大显身手,未来可期

  数据采集运动员基本生命体征指标,人工智能快速提供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挥调度系统平台随后完成伤情预判、响应等级、资源调度的辅助决策……在不久前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上,人工智能在现场伤员伤情感知与救援中的有效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其在未来大型运动会上大显身手的可能。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领域,中国正加快追赶步伐。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后,科技部有序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14个市、1个县获批建设试验区;至2023年,试验区数量预计将达20个左右。

  据悉,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将着重构建开源算法平台,并在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等重点领域进行创新。各省市“十四五”发展目标中,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重点提及。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4年,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5.6%,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具备了很好基础,但也存在明显短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修全表示,中国在科研产出、产业发展和政策环境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科技领先实力、人才储备、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业内专家建议,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亟须进一步优化布局,一是构建完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体系,二是重点布局一批企业级人工智能研究院,三是打造区域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生态系统。

彭训文

  • 相关阅读
  • 上海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养老金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和上海规定,上海将对职保退休人员、城乡居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增加养老金。  根据相关信息,上海从2021年1月起,对2020年底...

    时间:05-12
  • 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等机构100余家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王希)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已达100余家,在参与雄安新区启动区建设和起步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 ...

    时间:05-12
  • 央行: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 同比增8.1%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公布的2021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54万亿元...

    时间:05-12
  • 从传统种植找出路 山西“老龄”山村发展产业找到振兴密码

      中新网长治5月12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韭菜成熟上市期,12日,山西长治上党区西陕村韭菜种植基地内,100多亩韭菜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扎捆、打包。西陕村村主任李金科告诉记者,该村有种植韭菜的传...

    时间:05-12
  • 辽宁培训教育机构自律公约:依法、诚信、规范办学

      中新网沈阳5月12日电(沈殿成)《辽宁省培训教育机构自律公约(试行)》5月12日在沈阳发布。该《公约》就培训教育的办学方向、目前出现的超期收费、超纲教学、夸大宣传、虚假承诺、捆绑诱导、隐瞒欺诈,以及师资建设...

    时间:05-12
  • 快!长三角首季经济关键字

      新华社上海5月12日电 题:快!长三角首季经济关键字  新华社记者  17.6%、19.2%、19.5%、18.7%,这是沪苏浙皖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数字。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引擎,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不但引擎持续轰鸣,还争相...

    时间:05-12
  • 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 同比增长29.7%

      中新网5月12日电 国家邮政局12日发布202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万亿元和1万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其中,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元...

    时间:05-12
  • 上万亩藜麦在柴达木盆地开始播种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孙睿 谢海群 马明 马翔)“今年我们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了更加适合在柴达木盆地地区种植的三江白、三江红、三江黄等新品种,并进行了推广种植,确保柴达木盆地地...

    时间:05-12
  • 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将于17日在苏州举办

      中新网南京5月12日电(杨颜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12日召开发布会,介绍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筹备情况。外向型经济大省江苏将在17日盛迎东亚客商相聚苏州,共商合作共赢。  江苏省商务厅厅长赵建军在会上介绍,东亚企...

    时间:05-12
  • 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启幕 日韩企业参展规模创新高

      中新网大连5月12日电(记者杨毅)2021(第23届)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12日在辽宁大连启幕,吸引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家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参展。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工业展会...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