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教育资源均衡破解学区房之困

2021-05-12 07:47:55

来源:经济日报

  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眼下楼市热词,非“学区房”莫属。

  学区房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异常火爆,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经营贷违规入楼市;二是海外疫情使得本想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打消念头,在国内选好学校。随之出现了一些地区炒作学区房的现象。据报道,个别城市的房屋中介机构利用经营贷等资金手握多套学区房,企图控制价格,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加重了学生家长的困惑和恐慌。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人们强烈感到,新一轮针对学区房的调控政策已在路上。

  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大城市集中,或在同一城市里集中于个别区域或个别学校的情况,短期之内恐难改变。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差异,缩小同一地区“牛校”与“普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日渐弱化。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不少城市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教育集团化,以一个优质学校为中心把周边或郊区普通学校纳入进来形成教育集团,优质带普通,中心带偏远。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教育集团也只是派一名校长到集团内的普通学校加强管理,普校的师资力量并无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升也相对缓慢,导致“牛校恒牛,普校恒普”。

  师资力量是造成学校差异的关键因素,以教师轮岗促师资平衡不失为一个办法。既然走集团化路线,可让“牛校”的教师在集团内学校轮岗,优秀教师真正深入普校,发挥带动作用。这种做法国外也有。其实,教师轮岗不仅可在教育集团内部施行,还可以打破学校之间的界限,以一定行政区划为范围,让师资轮换成为常态。

  优质教育的核心是优质的教师,加大对普通学校师资的培养需要不断努力。针对普通学校的教师,可在选拔任用、职务职称晋升、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应优惠措施和激励机制,这样就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普通学校任教,鼓励他们下大力气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升普校教学水平的目的。

  此外,还有一些有代表性的举措。比如上海今年出台的高中招生办法中,要求重点高中拿出相当数量名额,留给高中所在区之外其他区的优秀学生。“牛校”大门的敞开值得点赞。

  实际上,不少城市早已实施了类似上海这样的“校额到区”“校额到校”政策。只不过有很多家长在衡量,到底是从传统优质教育片区升入好学校的几率大,还是从外片区读普通学校取得好名次升入好学校的几率大?思来想去,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前者更稳妥,哪怕只是认为几率略高一点,也愿意勒紧腰带为孩子一掷千金。于是在不少城市,学区房并没有因此明显降温。

  还比如多校划片,买了学区房,进入本片区或者邻近片区的哪一所学校尚不确定,会对一些炙手可热的小区起到降温作用。但多校划片往往又和就近原则相矛盾。如果通过电脑派位进入了更远的小学,对家长和学生而言,无疑将增加往返学校的时间成本和交通安全风险。对于那些普校数量不多,整体资源不差又相对均衡的片区,学区房热度可能不降反升,甚至整个片区都成了学区房。

  还有不少城市出台了“六年一个学位”,甚至“九年一个学位”的政策,目的在于降低学区房的流动性,通过拉长交易周期、减少交易来降低热度。尽管能够避免学区房炒作,也很可能加重学区房的稀缺性。

  由此可见,尽管这些政策在推进教育资源均衡方面纷纷迈出步伐,却也面临不少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购买学区房存在风险,出手需谨慎。

  买学区房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上一户用完了,过几年卖给下一户。这些年个别城市学区房价格一路上涨,买学区房不仅能让孩子上好学校,等出售的时候还能赚上一大笔。

  然而,学区房价格受到教育政策变化影响大,近些年各地都在出台各种各样淡化学区房概念、促进教育均衡政策。地方入学政策或其他教育政策一旦有变,手中的“花”就可能传不下去了。况且,在一些大城市,学区房价格高企,不少家庭需要贷款购买,而一些“老破小”学区房年代久远,这些房屋寿命到达一定年限后,利用银行贷款购买将受限,上一户只能寻找有实力全款接盘的下一户买家,出售难度增大。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是给学区房降温的重要途径。然而实现均衡绝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亢舒

  • 相关阅读
  • 上海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养老金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和上海规定,上海将对职保退休人员、城乡居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增加养老金。  根据相关信息,上海从2021年1月起,对2020年底...

    时间:05-12
  • 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等机构100余家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王希)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已达100余家,在参与雄安新区启动区建设和起步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 ...

    时间:05-12
  • 央行: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 同比增8.1%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公布的2021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54万亿元...

    时间:05-12
  • 从传统种植找出路 山西“老龄”山村发展产业找到振兴密码

      中新网长治5月12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韭菜成熟上市期,12日,山西长治上党区西陕村韭菜种植基地内,100多亩韭菜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扎捆、打包。西陕村村主任李金科告诉记者,该村有种植韭菜的传...

    时间:05-12
  • 辽宁培训教育机构自律公约:依法、诚信、规范办学

      中新网沈阳5月12日电(沈殿成)《辽宁省培训教育机构自律公约(试行)》5月12日在沈阳发布。该《公约》就培训教育的办学方向、目前出现的超期收费、超纲教学、夸大宣传、虚假承诺、捆绑诱导、隐瞒欺诈,以及师资建设...

    时间:05-12
  • 快!长三角首季经济关键字

      新华社上海5月12日电 题:快!长三角首季经济关键字  新华社记者  17.6%、19.2%、19.5%、18.7%,这是沪苏浙皖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数字。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引擎,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不但引擎持续轰鸣,还争相...

    时间:05-12
  • 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 同比增长29.7%

      中新网5月12日电 国家邮政局12日发布202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万亿元和1万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其中,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1053.2亿元...

    时间:05-12
  • 上万亩藜麦在柴达木盆地开始播种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孙睿 谢海群 马明 马翔)“今年我们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了更加适合在柴达木盆地地区种植的三江白、三江红、三江黄等新品种,并进行了推广种植,确保柴达木盆地地...

    时间:05-12
  • 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将于17日在苏州举办

      中新网南京5月12日电(杨颜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12日召开发布会,介绍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筹备情况。外向型经济大省江苏将在17日盛迎东亚客商相聚苏州,共商合作共赢。  江苏省商务厅厅长赵建军在会上介绍,东亚企...

    时间:05-12
  • 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启幕 日韩企业参展规模创新高

      中新网大连5月12日电(记者杨毅)2021(第23届)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12日在辽宁大连启幕,吸引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家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参展。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工业展会...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