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轻人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工业转型“老树”开新花

2021-05-24 05:03: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轻人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从渤海之滨到塞上江南,从一位科研工作者变身“职业农民”,宁夏瑞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迟宏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甚至主动担纲贺兰县习岗镇和平村的科技村主任,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咨询。

  2018年3月,在第十六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上,瑞信农业出产的“吖美果果”草莓荣获全国金奖。这让迟宏伟连连感慨:“我来宁夏当农民当对了。”

  然而,跨越山海,这名80后想要追求的不仅是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内心深处,还有着更加“宏伟”的目标——以种植为根基,以休闲观光采摘农业为抓手,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当然,这不止是迟宏伟的目标,也是许许多多希望推动宁夏地区高质量发展年轻人的目标。

  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迟宏伟为宁夏种植业带来了科技创新的新动力。

  自2017年5月,接手瑞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确定草莓为“拳头产品”后,迟宏伟就与辽宁省草莓研究院合作,引入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同时聘请多名专家跟踪指导。

  通过采用立体基质种植,购置大型灌溉水处理设备,引入LED生物补光灯、二氧化碳发生器、低温冷诱导育苗等技术,瑞信公司种植的草莓取得绿色食品认证、频频获奖。

  小试牛刀,反响不错。这让迟宏伟更加坚信自己“南果北移打造品牌”的发展理念。

  为此,他再次化身桥梁,与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及辽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展开合作,引入大樱桃限根栽培技术、水肥技术,解决了银川地区土质偏碱性对大樱桃种植不利的问题。

  一套农产品二维码质量跟踪溯源体系得以建立,让每一份瑞信果蔬都有了“出生证明”。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溢价空间。

  迁徙而来的水果,不仅丰富了当地人的“果篮子”,也让迟宏伟看到了新的商机。他举例,火龙果的花只在夜晚开放,第二天就闭合了,北方人很少见到。因此,会有很多家长冲着这份新奇的体验带孩子来观赏。

  抓住机遇,迟宏伟不断丰富农场的采摘品种,延长采摘期,将农庄变成了一个集亲自采摘、研学体验、涉农教育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点。在卖农产品,卖体验、卖风景,引导农业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跨界融合,为农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如今,迟宏伟的农场正朝着“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有赚头”的“四有”目标稳步前进,而被打上“绿色”“无公害”“纯天然”“自然农法”“鲜活直达”等标签的农副产品也成为周边农户致富路上的“金蛋蛋”。

  工业转型“老树”开新花

  求新、求变,为行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同样是宁夏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峰的追求。

  2020年11月,年仅33岁的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份荣誉超出了赵文峰的想象。他坦言,2008年,刚从一所专科院校毕业的他还面临着无法就业的窘境,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石嘴山只是无奈之举。

  尽管石嘴山曾产出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被誉为宁夏工业的“摇篮”,但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这里的GDP断崖式下跌,生态环境脆弱难耐。这让看惯繁华都市的赵文峰不免气馁。

  怎么办?必须持之以恒打好改革创新硬仗。在当地政府细摸“家底”,厘清城市发展的环境之殇、产业之困和历史包袱,逐步开启转型之路时,赵文峰也卯着一股劲儿提升自己。

  从最基础的机床工作做起,赵文峰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学习铸造知识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相关知识,并在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主动请缨参与了数个技术难题及科研项目。

  在“整铸耐磨中部槽”项目研发期间,他率先提出以消失模整体铸造工艺代替传统铸焊工艺的研发思路。

  但因为成本、技术掌握难度高等原因,不少老师傅对这一创新持“观望”态度。赵文峰只能带着两名年轻的技术骨干先行摸索。用牛皮纸画图,裁剪下来进行组装,再用电脑软件进行推演。赵文峰直言,一度他做梦的内容都是自己做设计做吐了。

  三年磨一剑,产品终于一次性浇铸成型,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痛点,共获得22项国家专利。同时,大部分产品作为核心部件配套在国内煤机知名企业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超重型刮板输送机上,产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青年梦想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从一名普通的龙门刨车床操作工到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峰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帮助企业从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如今,他仍在力促公司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

  依托于像赵文峰这样的青年人才,石嘴山的工业发展,在一次次起跳中,实现了从单薄贫弱到集群前行的震撼飞跃,告别了煤炭工业“一柱擎天”的产业格局,步入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多元合金为主导的多元化工业体系。

  与此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的理想之地。

  留英博士沈俊创办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带领研发团队结合化学、化工、环境领域等相关问题进行研发,先后与宁波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旅日博士张学锋则带着项目落户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他说,自己此前考察过国内5个城市,这里的条件更适合他创新创业。“既有免费使用的厂房和水、电、暖,还能享受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券、专利奖补、技术交易资助等扶持政策。”

  自2016年成立以来,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以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以及实验室器材更新等。这份付出取得丰厚回报,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先后申请国家专利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汇聚青年力量,打造人才高地,营造双创氛围,俨然已经成为宁夏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对宁夏经济持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来自宁夏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宁夏全区生产总值达39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经济运行稳步回升、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增长好于预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质量效益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年轻人步履不停,一如既往地与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同频共振。采访中,赵文峰说,他愿化作点滴之水,不忘初心、汇入地区发展的洪流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贾家庄路径:走自己的路、谱自己的曲

      中新网吕梁5月24日电 (记者 范丽芳)如何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70多年来一直坚守集体主义、推崇“共同富裕”的村庄山西吕梁汾阳贾家庄给出答案: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走自己的路、谱自己的曲、念自己...

    时间:05-24
  • 山西未来5年“谋新”“布新”走新路

      中新网太原5月24日电(记者 李新锁)产业转型,规划先行。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24日举办的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发布会上,山西“谋新”“布新”,在未来5年发力新业态,释放产业投资信号。  当天...

    时间:05-24
  • 优势产业“链”出创新后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优势产业“链”出创新后劲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红色基因就开始在衡阳工业发展的血脉中流淌。新中国第一套重力选矿机、第一台环境噪声检测器……一系列的“衡阳制造”让衡阳成为全国2...

    时间:05-24
  • 武汉二季度14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中新网武汉5月24日电 (张芹 高祥勇 殷波)2021火红夏日好拼搏经贸洽谈暨武汉市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24日上午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签约项目141个,总投资达额3838.66亿元,签约规模再创武汉单场招商活...

    时间:05-24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前4月同比增38.6% 中国引资更强劲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前4月同比增38.6%  中国引资更强劲(新数据 新看点)  2600平方米的厂房内,一片片切割好的琥珀色玻璃,经过磨边、清洗、擦干、除尘等工序环节后,进入一只100米长的银白色“烤箱”中,再出来...

    时间:05-24
  • 中国40个城市将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庞无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24日消息称,5月12日、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在沈阳、广州召开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个城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分两...

    时间:05-24
  • 报告:前4个月39城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超5%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庞无忌)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4日发布的百城房价报告显示,1-4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7634元,同比上涨13.6%。百城当中,有39个城市房价涨幅超过5%。  观察...

    时间:05-24
  • 浙江:数字化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数字一体化是必由之路。  以数字经济为基础,长三角的数字一体化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近日,记者在浙江嘉兴嘉善县和杭州市临平区等地,...

    时间:05-24
  • 前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3日讯(记者曾金华)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数据显示,1月至4月累...

    时间:05-24
  •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初夏时分的长三角,处处绿意盎然。行走其间,无论是远眺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还是近看皖北乡村的田园风光,都能感受到这片地区的强劲活力。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