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面对大宗商品涨价 我国货币政策仍需保持定力

2021-05-30 06:10:24

来源:经济日报

  货币政策仍需保持定力
   本报记者 陈果静 钱箐旎 郭子源

  物价水平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大宗商品上涨、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走势如何?是否需要转向?这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关键要搞清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还要考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不会传导至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是否会引发通胀。近期,有观点担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会带来“超级通胀”。

  “不必过度担忧全面通胀,‘超级通胀’更不存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近期PPI上行主要是由境外需求驱动,叠加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同步,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生产成本急剧抬升。当前来看,PPI向CPI传导不畅,不必过度担忧。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PPI在经历了连续15个月的累计同比负增长后终于在今年转正,迄今累计涨幅有限,且尚未传导到消费端。显然,现在远谈不上“超级通胀”。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央行在报告中也指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总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我国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货币政策仍需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既要避免信用收缩,也要避免通胀预期强化。

  当前,我国需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把服务实体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认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过去一年,部分发达国家向经济注入了天量流动性。我国在抗疫中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没有采用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类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改革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央行在报告中强调,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稳定预期,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面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业内专家也提醒,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张晓慧表示,仍需警惕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短期冲击,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通胀的变化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过度杠杆和金融不稳定,做好不同通胀情境下的应对准备,尤其是要妥善管理预期,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必须利用好稳增长压力减小的“空窗期”,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陈果静 钱箐旎 郭子源

本报记者 陈果静 钱箐旎 郭子源

  • 相关阅读
  • 蓝皮书:辽宁具备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 风险和挑战仍较大

      中新网沈阳5月31日电 (沈殿成)近日,辽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辽宁蓝皮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指出,辽宁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风险和挑战仍较大。  蓝皮书指...

    时间:05-31
  • 北上南下 福建“高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

      (沿着高速看中国)北上南下 福建“高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  中新网泉州5月31日电(记者 闫旭)距离沈海高速晋江出口2公里处,泉州传化公路港一派繁忙景象。  电子屏幕上,各种货源、车源信息数据实时滚动;货...

    时间:05-31
  •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 价格指数达近年高点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公布,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微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价格指数为近年高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

    时间:05-31
  • 恒指高开0.35% 教育板块领涨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31日电 31日,恒指高开0.35%,报29225.46点;国企指数涨0.64%,报10862.88点;红筹指数跌1.26%,报4115.7点;大市成交额34.09亿港元。  热点板块  盘面上,教育、燃气供应、家具、出版、互...

    时间:05-31
  • 郑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郑州5月31日电 (王登峰)5月30日,郑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揭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到场祝贺并作主旨演讲。  新结构经济学立足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科学前沿研究...

    时间:05-31
  • 聚焦新发展阶段治理现代化建设 第十二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陈溯)30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开幕式在京举行。  本届大会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围绕“十四五”规划和...

    时间:05-31
  • 发挥全球联动 搭建绿色发展现实路径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陈婧)当“碳中和”正式成为全民奋进的“绿色目标”,各方关注的是,如何披荆斩棘为其搭建一条现实路径。  5月30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举办“碳中和国际峰会”,国际组织、...

    时间:05-31
  • 统计局: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较高景气区间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时间:05-31
  • 国家统计局: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0%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联合发布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微低于上月0.1个百分...

    时间:05-31
  • 建立全球合作机制和平台 克服抗疫鸿沟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陈婧)在抗击疫情和稳定恢复经济的双重挑战面前,面向未来,进行全球卫生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国际社会对后疫情时代越来越清晰的共识。  面对疫苗分配严重不均,世界该...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