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经验赋能非洲小农

2021-06-07 05:18:14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经验赋能非洲小农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

  以家庭为主的小农农业是非洲农业的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非洲小农是最易受损的群体,增强小农的韧性对保障非洲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日前,国际发展机构“发展创新洞见”(Diinsider)举办在线研讨会,中国农业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如何在非洲推广中国农业经验和技术,挖掘非洲小农的发展潜力。

  国际援助机构曾面向非洲小农推广过很多新品种和新技术,但许多都失败了。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唐丽霞认为,非洲小农的农事系统和生计系统中并没有相应的技术经验,农民很难将项目推广的品种或技术当作是自己生计的一部分。因此农业援助项目难以让农民建立起对技术真正的“拥有感”,“当项目结束时,一切都结束了”。

  非洲小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技术?唐丽霞说,比如在坦桑尼亚,经济价值较高的大豆销路很少,而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农民中接受程度较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两个村子的合作项目取得成功,便是将玉米作为技术改良的载体,将新技术嵌入到农民现有的生计系统中,成为改善生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农民由此形成了对技术的“拥有感”。

  非洲小农缺乏良种,产量普遍不高,同时经常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的脆弱性较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刘灶长介绍,该中心研发出的节水抗旱稻,既有水稻的高产特性,又有旱稻的节水抗旱性。依托这方面突出的技术优势,该中心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肯尼亚、乌干达和加纳的七个实验点开展实验,发现节水抗旱稻的产量较当地品种提高了30%以上,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他还表示,这种水稻不需要种植在水淹的稻田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几乎为零,也不容易滋生蚊虫,对非洲环境十分友好。

  好的技术和品种要想取得广泛的应用效果,需要有更多小农参与,也需要在全作物生产周期进行技术指导和示范。中地海外集团与隆平高科合作进行种业研发,目前已成为尼日利亚政府的主要种子供应商。中地海外农业公司市场部经理魏康宁介绍,该公司在尼日利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将水稻原种提供给当地的合作社,由他们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并由公司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农资配套。目前,中地海外集团已经与尼日利亚5000多个农户合作,具备年产万吨种子的生产能力,其在尼日利亚生产的水稻原种已经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一半,商品种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5%。魏康宁表示,公司不与当地农民争地,农户通过技术培训后有能力自主生产,这保证了农户就业,并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非洲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工劳动,农业机械化可以帮助挖掘非洲小农的潜力。考虑到非洲的降水、土壤条件和机械维修条件,中地海外集团引入了小型手扶拖拉机、手动脱粒机、木薯切片机等小型农机具,它们成本低且效率高,在合作园区推广后广受欢迎。谈到在非洲推广农业技术,魏康宁建议,有关企业要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机械研发,同时注重市场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水平,并与其他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在整个农业开发链条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中国在非洲开展良种培育和农机推广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小农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王瑞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帮助非洲小农改善生产方式、打开产品销路。他以卢旺达的“盒马村”为例介绍,阿里巴巴在当地采取订单式生产“哈瓦那辣椒”,通过大数据远程指导辣椒种植、灌溉、施肥和采摘,并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中国。2020年,盒马鲜生在当地订购了60吨“哈瓦那辣椒”,正是有了稳定的产品供销体系,当地小农户才得以渡过疫情和灾害难关。

田士达

田士达

  • 相关阅读
  • 海关总署: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14.76万亿元人民币

      海关总署今天公布,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14.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月度进出口已连续1年呈现增长态势。...

    时间:06-07
  • 迪拜哈斯彦项目2号机组实现双燃料满负荷发电

      中新网哈尔滨6月7日电 (李梓硕 记者 王琳)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7日发布消息,迪拜当地时间6月6日12时42分,由该公司承建的迪拜哈斯彦项目2号机组成功实现双燃料满负荷发电,各系统参数正常...

    时间:06-07
  • 商务部:中国已向40多个国家出口了疫苗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疫苗生产和供给。目前中国疫苗出口总体情况如何,发挥怎样作用,最新进展如何,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今天(7日)接受了总台记者的采访。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介绍...

    时间:06-07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湖南桂东茶韵飘香 绿色崛起助力振兴

      中新网郴州6月7日电 (付敬懿)“玲珑茶制作十分复杂,要经过摊放、杀青、清风、初揉、炒二青等12道工序。这茶叶绝对原生态、传统手艺,喝了满口留香。”一边演示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一边向游客介绍“玲珑茶”的特色...

    时间:06-07
  • 首届生态博览会举行生态合作项目签约 携手共赢绿色发展

      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 (孙睿)6月6日,在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以下称“首届生态博览会”)主旨论坛上,集中签约17个生态合作项目,旨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携手共赢绿色发展。  当日,由中国商务部...

    时间:06-07
  • 智慧零售精准服务消费者

      智慧零售精准服务消费者(数字改变生活②)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零售行业从制造、采购、销售到服务环节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在供应链上、货仓里、柜台前、小程序内,一...

    时间:06-07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稳健前行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稳健前行(经济形势理性看)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宏观政...

    时间:06-07
  • 从全部依赖进口到多个世界首台 国产CT的硬核逆袭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点赞。  CT、彩超...

    时间:06-07
  • 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

      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人民时评)  明确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公众利益优先、共享科技红利等科技伦理原则,并通过制度安排、产品设计和服务规范,嵌入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各个环节  要让数字娱乐和...

    时间:06-07
  • 中国消费市场红火 世界经济复苏添力

      中国消费市场红火 世界经济复苏添力(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 明  据《日本时报》近日报道,为弥补国内销售下降,日企正纷纷通过加强跨境电商战略,对中国庞大的在线市...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