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今年苹果不好卖,难题怎么破?

2021-06-11 22:18: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6月11日电 题:今年苹果不好卖,难题怎么破?

  新华社记者

  一筐筐个大、色红、果型端庄的苹果堆放在气调冷库内,空旷的车间大院里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景象……这是记者在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白水圣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的景象。“今年苹果不仅价低而且乏人问津。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任重道远。”圣源果业总经理李拴柱说。

  苹果遭遇销售难

  地处渭北旱塬的陕西省白水县,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李拴柱说,苹果生产因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有产量大小年之分,但销售相对稳定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圣源果业年苹果销售量长期稳定在3000万斤左右,一般要在5月底前完成上年所储存苹果的腾库、清库,为即将开始的嘎啦等早熟品种预留足够库容。但今年截至目前还有30%的苹果储存在气调冷库中。

  在我国传统苹果产区山东栖霞,果品积压也让销售企业、营销大户和果农有些头疼。一位在当地收购苹果的客商告诉记者:以往一天能销售100箱左右的情况今年不复存在,现在一天最多卖出20箱。

  在山西省临猗县北景乡西陈翟村的宏兴果库,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卖苹果发愁的果农周春来。他说,从去冬至今,他陆续卖出了1.7万斤苹果,但价格下跌非常明显:从开售时的1.7元一斤到现在的0.4元还没人上门问价。

  “卖一斤赔一元”,苹果价格下跌,也使甘肃苹果产区陷入“窘境”。甘肃省天水市汇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雷说,去年刚上市时,红富士苹果的采购价在3.5元一斤左右,今年春节过后,苹果销售价就跌到了2元一斤,现在合作社亏损300多万元不说,还有100万斤库存苹果没有卖出。

  好苹果仍不愁卖:“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面对持续至今的苹果销售困局,果农、苹果销售企业负责人等认为,既有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出口下降的偶然,也有近年来我国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市场消纳程度有限、农业供给侧改革仍需扎实推进的必然。

  以栖霞为例:当地出产苹果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但由于部分国家受疫情影响,中国水果出口难度不断增加。“疫情限制了人口流动,也导致农产品运输和流通的通畅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苹果滞销。”李拴柱说,疫情导致国际海运受阻,货柜堆积在进口国港口无法返回,一个货柜的运费从正常时的7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7万元,为了履行合同,苹果还必须发出,一个货柜亏损10000元。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在国内消费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国苹果已处在“供大于求”状态,“卖果难”有其必然。

  山西省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营销指导部副部长李少轩说,今年苹果待售数量创近年来新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春节期间销售不景气,消费者有了火龙果、牛油果等诸多替代水果的选择,苹果不再是他们消费的首选。“最近,时令水果又陆续上市,苹果需求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今年苹果价跌售难,凸显了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仍需扎实推进。”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刘堤说,“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今年甘肃有少部分企业受滞销影响较小,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有自己的销售终端,并且采购和生产的苹果,以直径在80毫米以上、品相优、品质佳的优质果为主。好苹果不愁卖,永远是苹果产业发展的‘王道’。”

  陕西苹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细训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苹果面积已占世界苹果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年总产量达到4000万吨以上,其中6成是晚熟红富士品种。“从山东到陕西,库存苹果的绝大部分是红富士,缺乏适应不同口味、不同人群的新品种,让产量逐年递增的中国苹果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句话,中国苹果还是老问题: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政阳说。

  苹果产业需加力供给侧改革

  业内人士建议采取长短结合的有效机制,解决苹果销售难题。记者采访发现,为解决今年库存苹果量大、价跌、销售困难的局面,目前,包括中石化陕西分公司在内的中央企业地方分支机构,已经出台了“加油送苹果”等举措,助力降低库存。

  刘堤认为,要在现有苹果栽培面积基础上,通过推广新技术提升苹果质量,通过科学管理提升苹果产量。“加大老化果园升级改造和矮砧密植技术推广力度,走品牌化道路,加快苹果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栖霞市苏家店果树站站长牟日敏说,当地老果园的种植方式多为乔化稀植,品种多为传统红富士。“需继续加强矮化密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将品种转变为‘烟富1号’等升级品种。新的种植技术可引入大型机械,进行多项作业,可避免人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等弊端。”

  “从长远看,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生产方面应改变我国苹果品种单一的现状。”杨细训说,“以易管理、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白水一号’为例,这种苹果成熟于9月中旬,可以适应国庆和中秋的‘双节’需求,解决红富士苹果届时难以集中上市的问题。”

  在流通环节上,他建议,可以白水现有的地理位置、产业规模、物流条件为基础,建设“一带一路苹果集散中心”,连接起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我国苹果主产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苹果产业的采后管理不足、产销信息不对称、仓储物流能力不足等问题,带动整个苹果产区发展。(记者刘彤、王朋、张武岳、王飞航)

  • 相关阅读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4万列 通达欧洲22个国家160多个城市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安蓓)记者1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5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357列、运送货物13.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1%、40%,综合重箱率达99%。截至2021年5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4万列,运送货...

    时间:06-12
  • 中国汽车产业迎来电动智能新时代

      中新网重庆6月12日电 (记者 闫晓虹) 作为中西部地区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汽车专业展览会,2021(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12日盛大启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期间的2021中国汽车...

    时间:06-12
  • 前5月进出口数据彰显中国经济旺盛生命力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1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6%。在当前全球疫情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形下,我国前5个月对外...

    时间:06-12
  • 开放的浙江:架起“链接”中东欧重要通道

      中新网杭州6月12日电(记者 黄慧)“累计采购意向成交达107.8亿元,签约双向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达182.1亿美元……”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中...

    时间:06-12
  • 高速助力多式联运,引领发展新变局

      新华社武汉6月11日电题:高速助力多式联运,引领发展新变局  新华社记者王贤  位于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的天玑智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一块块显示屏从流水线上组装、检验、包装,将通过大广、...

    时间:06-12
  • 甘肃定西香泉镇:家门口种好“脱贫薯”

      “外村人都羡慕我们村子有马铃薯种薯产业园,我在这里工作,收入比起之前稳定很多,离家近、照顾家也方便,而且在大棚里面,风吹日晒少一些,工作更体面了。”甘肃省定西市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民马淑花说。  甘肃...

    时间:06-12
  • 泸州银行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 不到一月两高管相继辞职

      中新网成都6月12日电 (杜成)据港交所12日消息: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银行——泸州银行(01983.HK)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接获行长徐先忠书面辞呈,徐先忠因个人原因辞去行长等相关职务。消息一出,引发股...

    时间:06-12
  • 优质创新药大量进入基层 药企积极布局县域医疗市场

      药品市场调查 | 优质创新药大量进入基层 药企积极布局县域医疗市场  央视网消息:曾几何时,县级以下医院的药房被中成药占了一大半,西药和创新药非常匮乏。最近记者采访时发现这种局面正在悄然改变,一些优质...

    时间:06-12
  • 1-5月全国吸收外资48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35.4%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1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  从行业...

    时间:06-12
  • 厦门工博会落幕:展示“中国智造”新水平

      中新社厦门6月12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历时4天的“2021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5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简称“厦门工博会”)展示了“中国智造”新水平,成为备受两岸业界关注的亮点之一。  本届厦门工博会11...

    时间:06-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