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石油公司的明天在哪里

2021-06-13 19:59:14

来源:经济日报

  石油公司的明天在哪里

  当大街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石油公司向何处去?

  有人说,20世纪是石油的世纪,而21世纪驱动我们前行的动力无疑将更为多元、清洁。近年来,我国坚持清洁低碳战略方向,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石油企业何去何从?能源更替变迁有什么样的规律?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加快转型应对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能源转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表示,作为化石能源,石油在利用过程中难免有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因此,石油公司的传统业务和市场空间将被压缩,必须加快转型。

  去年,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将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行业有着颠覆性影响。

  另一个显著的影响是电动汽车的推广。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消息称,将适时推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推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有望提速。

  在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国内外石油公司纷纷加快转型步伐。

  去年,大部分国外石油公司下调了产量目标,大幅削减或推迟投资,国际大石油公司未来几年的勘探投资降低了40%。欧洲石油公司道达尔甚至退出了美国石油协会,更名为道达尔能源,并收购了多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称未来10年石油产品销售占比将从55%降至30%。

  在国内,中石化提出了打造世界领先清洁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新兴业务进行谋划,并提出打造世界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中石油上游业务占比较大,最近也提出将在做强做优油气业务的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公司转型。

  董秀成表示,这些石油公司是顺势而为,也是形势所迫。以前,国内石油公司转型力度与国外公司相比稍显滞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形成倒逼形势,国内公司也开始全面布局转型。

  替代将是长期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近年来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快速上升,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77%左右,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主体能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我国面临“富煤、贫油、少气”的实际,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最高,在减碳背景下,煤炭行业的清洁化压力和空间更大。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目前石油在全球能源供应中份额为31.6%,为第一大能源。在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煤炭,2019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57.7%,继续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是未来方向。

  另外,我国原油消费量居全球第二,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6%。原油表观消费量7.36亿吨,同比增长5.6%,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3.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42%。

  为此,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非但不能像国外石油公司一样削减勘探投入,反而应继续大力推进找矿突破,争取在传统油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上有所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近年来快速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也要看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大规模接入会给电力系统稳定和能源安全带来挑战。在某种程度上,新能源仍要与传统能源匹配,如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等。

  此外,氢能等新能源成为投资热点。全国已有23个省份发布氢能规划。但从历史规律看,一种能源需要40年至50年时间才能从占有市场1%份额扩大至10%份额,这主要是因为能源是一个完整系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生产、使用和配套上形成规模。

  从能源转型趋势看,董秀成认为,非化石能源成为主导能源是必然趋势,但是并不意味着石油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基本趋势。

  创新中把握新机遇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能源低碳化意味着从供应方到消费方都要进行系统性转变。这一转型中有大量创新需求,对能源企业而言是新机遇。

  从趋势看,电气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方向。我国不断增加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有望超过50%。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权威部门测算显示,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至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至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

  “这是一个重大机会。”林伯强认为,传统能源企业有机会参与再造一个系统,其经验和资源更胜于新进入者。为此,石油公司在保障油气供应的同时,要有更大胆识推进转型和重塑。从全局来看,这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应有之义。

  此外,石油还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各类塑料和化纤产品。而这些化工产品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很难完全被其他商品替代。董秀成认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石油作为燃料来源的市场空间将被压缩,但作为工业原料的市场空间没有压缩,新材料还将是未来发展重点。这意味着未来石油产业链可能被重塑,传统的原油—炼油—燃料—交通的路线可能弱化,原油—化工原料—化工品—新材料的路线可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

  本报记者 黄晓芳

  • 相关阅读
  • 端午假期湖北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中新网武汉6月14日电 (梁婷 邢君成)2021年端午假期,湖北A级景区实施提质惠民行动,游客出游热情不减,全省文旅消费市场整体保持稳中向好,呈现新亮点。  全省A级旅游景区实施提质惠民行动,236家景区推出各种...

    时间:06-14
  • 端午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端午节假期三天(6月12日—1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4.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8.7%;实现国内旅...

    时间:06-14
  • 2021年端午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1.24亿人次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交通运输部14日披露,今年端午假期三天(6月12日至14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预计发送旅客1.24亿人次,日均4123.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端午节假期,下同)日均下降18...

    时间:06-14
  • 中韩18家机构企业“网谈”项目资本对接

      中新网哈尔滨6月14日电(刘玉超 姜辉)14日,2021哈尔滨-韩国科创新增长动力产业专场投资路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哈尔滨、深圳、威海的12家投融资机构代表与6家韩国科创企业负责人...

    时间:06-14
  • 关注三夏|山西:端午时节收麦忙

      新华社太原6月14日电(记者王飞航)14日一大早,谷王学吃了两个粽子就慌忙赶往地里。“天气预报说下午有大雨,我地里还有一些小麦得抓紧收完。”他说。  今年55岁的谷王学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胡张乡西谷村农民,种...

    时间:06-14
  • 端午假期京城百家企业销售额超31亿元 同比增长近三成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端午节假日期间,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3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5%。值得一题的是,数字人民币试点活...

    时间:06-14
  • 文旅部: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端午节假期三天(6月12-1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

    时间:06-14
  • 报告:逾五成游客端午假期选择周边游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周音)携程14日发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相比“五一”黄金周出行,端午假期逾50%游客选择周边游。高铁2小时出行圈成为游客热门选择。年轻人依然是旅游出行主力军。 ...

    时间:06-14
  • “预约旅游”渐成“新风尚”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无预约,不旅游”成为旅游业提升服务的抓手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陈爱平  这个端午节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预约游览、规范佩戴口罩、体...

    时间:06-14
  • 广州港穿梭巴士多举措畅通大湾区水上物流链

      中新网广州6月14日电 (蔡敏婕 张敏敏)广州港集团14日称,近日,广州港穿梭巴士“穗港1801”轮满载装满白色家电冰箱的集装箱,抵靠广州港集团南沙港区。  “可以赶上船啦,广州港穿梭巴士WGO的运作模式解决了大...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