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发展中国家风险仍需警惕

2021-06-20 05:22: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发展中国家风险仍需警惕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6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估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5.6%左右,中国GDP预计增长8.5%,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预计增速将分别达到6.8%、4.2%,以及2.9%。

  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主要取决于多国疫苗接种行动的快速开展,以及各经济体间开放和经济活动的恢复。中国较早控制住疫情,目前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中国卫健委6月18日通报,截至6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6665.2万剂次。有望跻身全球“疫苗护照”相互认证体系,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和社会重启进程。

  对于世界经济未来整体发展,世界银行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预测指出,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一个过程,到2022年全球经济涨势将依然强劲,但全球产出将会比疫情前低2%左右。到2022年年末,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有信心回归到正常水平,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回归人均收入的正常水平,这与疫苗接种进度密切相关。

  疫情反复蔓延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同方面风险挑战,首先是全球经济快速恢复的过程极不平衡。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的溢出效应尚未出现,大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恢复和发展滞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仍有疫情暴发的可能。因此,实现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贫穷国家需受到更多政策关注,为应对新冠疫情持续暴发带来的下行风险,有必要制定遍及全球的系统性的高效疫苗接种方案。

  其次,由于疫苗接种不及时导致经济恢复缓慢,中美、美欧等地缘政治因素带来关税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导致物流效率不高等因素,全球贸易的成本被推高。此外,一些经济体由于应对疫情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推高了全球通胀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债务违约,流动性受到影响,实体经济恢复也受到影响。

  中国经济总体回归到常态化发展,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领下,向数字化转型和实现碳中和重点发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面对疫情下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债务危机、通胀风险等挑战,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稳定世界经济复苏预期作出更多贡献。

  尽早结束疫情需要加快疫苗分发部署,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低收入国家。随着中国疫苗接种率迅速提升,可重点考虑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提供更多疫苗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必要举措。从亚洲邻近国家,特别是南亚、东南亚等与中国人员经贸往来密切国家,到非洲、拉美等人口密集但医疗设施紧张且面临疫情反复风险国家,只有世界整体性疫苗接种率尽早提高,全世界各国人民及贸易互通才能尽早实现。

  针对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及通胀风险,可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签订更多货币互换协议,或增加购买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本币长期债券,助其稳定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降低其在美元流动性收缩时出现本币贬值和大幅通胀的风险。还可增加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和世行之间合作,加大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到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中,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第三方市场合作。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已是世界经济两大动力源,也是国际竞争新领域。中美欧就数字治理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合作空间巨大,美欧已展开相关讨论,可推动设立中美欧三方峰会,就应对气候变化及加强数字治理进行深入机制化合作。未来中欧关系很可能出现缓和并化解部分挑战,可考虑与欧盟设立绿色主权基金,并在针对中欧和第三方的绿色基建或相关项目上进行合作。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使我们切实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展国家处于相对弱势,也是推动全球疫情尽早结束及实现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不断上升,在全球经济加速开放重启下,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应对风险挑战,需要中国和美欧等发达国家积极协力推动落实。

  • 相关阅读
  • 王一鸣:应辩证看待供应链安全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产业链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2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应当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关键要在科技自立自...

    时间:06-20
  • 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已全部支持IPv6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从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IPv6论坛“2020-2021全球IPv6发展展望”研讨活动上了解到,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支持IPv6。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表示,我国...

    时间:06-20
  • 中国将从六方面推动中欧班列“上台阶”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周锐)近年来,中欧班列运送货物货值占中欧货物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从2015年的1%增至2020年的7%。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199万件、9.4万吨防疫物资。 ...

    时间:06-20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 货值超2000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周锐)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五周年之际,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欧班列专题协调机制20日在京召开工作座谈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

    时间:06-20
  • 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闭幕 签约项目总金额逾2800亿元

      中新社福州6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20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海创会”)闭幕。据统计,本届“海创会”达成各项协议及意向签约项目540项,总签约金额约2885亿元(人民币,下同)。  本...

    时间:06-20
  • 朱光耀:美联储“放水”力度非常大,应和G20国家做好政策协调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美联储“大放水”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20日在北京表示,美联储“放水”的力度确实非常大,不能只看到“放水”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也要看到它对经...

    时间:06-20
  • 李毅中:中国工业化还在路上,要改变工业投资长期低迷状况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工信部原部长、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20日在北京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确立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时间:06-20
  • 中欧班列助力南疆特产畅销亚欧

      中欧班列助力南疆特产畅销亚欧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0日电(记者孙少雄)番茄酱、核桃、杏酱、葵花籽……这些来自南疆的特色产品,正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送往中亚、欧洲。  据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乌昌海关统计,...

    时间:06-20
  • 中国基础设施REITs:1096天的绽放——《REITs:中国道路》序

      2021年6月21日,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这一天,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中国REITs市场由此正式诞生。无论是在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长河中,还是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这...

    时间:06-20
  • 台青参与网络直播实训助力乡村振兴

      台青参与网络直播实训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南宁6月20日电(记者朱丽莉)6月16日至19日,广西举办2021年台青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实训活动,吸引多地台湾青年参与,为期四天的活动包括理论课程、实地走访、直播实训...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