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下半年宏观政策怎么走

2021-07-14 23:00:11

来源:第一财经

  时至7月中旬,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

  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发布2021年上半年消费、投资、工业等经济指标。而已经发布的金融、外贸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市场主体需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加强区间调控,坚持就业优先。

  多位专家分析,下半年进入了政策微调期,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充足,结合货币政策灵活调整配合,经济将保持稳健复苏。

  上半年数据亮眼

  当前中国经济仍持续复苏,逐步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展现出足够的韧性与潜力。

  进出口数据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22.8%,月度进出口已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外贸稳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

  关于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因素,李魁文分析称,国内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平台增长迅速,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凸显。

  金融数据方面,6月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融数据表现强劲,整体好于市场预期。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6200亿元和3100亿元。6月末M2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6月金融数据反映目前国内经济延续良好复苏态势,融资结构表现理想,货币政策保持合理适度,实体经济整体感到“舒适”。因此,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民企、制造业部门。

  除了进出口和金融数据,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发布上半年GDP增速、消费、投资、工业等经济指标。考虑到基数效应消退,二季度多数经济指标同比可能有所走弱,但环比增长动能将明显强于一季度。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6月和二季度经济数据将显示,相比2019年同期水平,经济活动再度表现不一,且由于基数效应消退,大部分经济活动的同比增速可能较5月有所放缓。其中,相比5月,制造业投资较2019年同期的增幅将进一步反弹,而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较2019年同期增幅可能小幅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可能受近期部分地区经济活动限制暂时收紧的影响而有所走弱。

  下半年经济仍有潜力

  下半年经济怎么走?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虽然类似去年经济复苏初期的中国“一枝独秀”状态难再现,但仍有潜力待释放。除了基建投资可望在财政微调下温和反弹,制造业投资也有后劲,尤其是考虑到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可能在边际上有所缓解。但服务业和就业能否迎来全面复苏,则取决于疫苗接种进展能否改善目前的防疫模式。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恢复,但是经济动能从出口和房地产切换到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过程偏慢,主要是因为受到的干扰和拖累因素较大,尤其是局部疫情反复和大宗商品上涨因素。

  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仍不平衡,加上前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和房地产投资面临订单回流,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恢复依然缓慢,经济复苏动能并不强劲、基础并不牢固,后期稳增长仍是政策的重要方向。

  李克强在12日上述座谈会上表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跨周期调节,应对好可能发生的周期性风险,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周期性风险与结构性风险相对,不同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周期性风险要通过逆周期调节,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结构性风险要通过改革开放。

  罗志恒分析,这里的周期性风险,短期是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生产恢复后,对中国的需求可能出现回落,虽然现在中国出口仍在高位,但要未雨绸缪做好出口从高位回归常态的准备,超预期降准也是逆周期调节的体现;从相对更长期看,中国经济运行从去年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以来持续恢复,近期有所边际放缓,明年可能出现周期性回落迈向“5时代”。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六个风险点值得关注:一是新冠病毒突变可能再度引发国际经贸封锁,降低全球总需求;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增强,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续增加中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四是部分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问题突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五是国企信用风险有向地方中小银行传导的态势,不利于区域金融稳定;六是信用债评级乱象整治可能伴随部分企业出现声誉风险。

  增强宏观政策前瞻性精准性

  随着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宏观政策也步入常态化。近来部委密集调研、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6月2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主持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行业企业座谈会,就当前重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建议听取有关单位意见。

  6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座谈会。王江平强调,国内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供需、行业、区域和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分化仍在延续,需求持续恢复仍受到制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成本冲击持续显现,一些苗头性问题和风险隐患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在增强宏观政策前瞻性精准性上,李克强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近期实行的降准措施要体现结构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缓解融资难题。支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等重点建设。

  邢自强认为,今年被明显后置的财政支出,有望在三季度发力。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不到全年额度的30%,远低于过去两年同期的65%。未来数月,加快地方债发行,可为“十四五”期间重点都市群的高质量基建护航,带动经济企稳。

  根据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6月份,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800亿元、再融资债券18611亿元,总体呈现发行步伐先慢后快、发行定价更市场化、发行使用更重质提效的特点。

  按照全年新增地方债44700亿元限额计算,下半年还有近3万亿元的新增地方债尚待发行,可以预见,后续发债节奏将有所加快。业内分析,伴随额度下达、项目融资需求释放等,地方债发行将开始提速,年内地方债供给高峰或在三季度出现。

  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披露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比如,江苏拟于三季度发行地方债1608.28亿元,广东拟发行1311.8亿元,云南拟发行993.22亿元,发行力度明显加强。

  货币政策方面,7月9日央行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

  邢自强表示,全面降准显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信贷常态化过程已正式完成,后续政策将更趋灵活,适时前瞻微调,在保持总体稳健之余加强流动性,配合财政发力和地方专项债发行。财政发力、货币微调也将推动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于三季度企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信贷条件紧缩最显著的时期或将过去。

  连平分析,下半年货币政策稳健偏松将推动融资增长回升。受需求回升的推动,下半年信贷余额增速将保持平稳,社融规模增速回落趋势有望在三季度迎来反转。新增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将成为社融增量的主要来源。货币政策仍将以“稳”字当头,三季度还可能有1~2次全面降准,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配合存款利率改革,共同促进银行业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作者:祝嫣然

  • 相关阅读
  • 中国多元化“高温经济”折射民众消费新趋势

      中新社长沙7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进入“超长待机”40天的“三伏天”以来,中国一些城市开启“火炉模式”,陆续发布超长高温预警。不少精明商家瞅准商机大做“热文章”,催生出多元“高温经济”。  长沙功夫宠...

    时间:07-15
  • 中马多机构签署共建区域“单一窗口”服务合作备忘录

      中新网吉隆坡7月15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建设银行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纳闽分行(以下统称“建行马来机构”)和马来西亚SealNet、纳闽数字认证中心(DAC)、Capbay14日共同签订共建区域“单一窗口”服务合作...

    时间:07-15
  • 成都加快布局智能物联网产业:到2025年核心产业营收将破千亿元

      中新网成都7月15日电 (杜成)当前,智能物联网应运而生并正在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15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上,《成都智能物联网产业规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  该...

    时间:07-15
  • 浙江大麦屿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同比增长28.33%

      中新网台州7月15日电(范宇斌 王敬 金烨鹏 徐军)15日记者获悉,2021年1月至6月,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大麦屿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共完成18.58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8.33%。其中,6月单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时间:07-15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12.7% 两年平均增5.3%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

    时间:07-15
  • 河南夏粮生产再传佳音 总产稳居全国第一

      中新网郑州7月15日电 (杨大勇)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03.2万吨,河南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众所周知...

    时间:07-15
  •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解读

      中新网7月15日电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15日介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志愿和去年相比,更加趋于稳定,求职活跃度明显上升。但另外一方面,今年高校...

    时间:07-15
  • 国家统计局:2021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中新网7月15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2021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

    时间:07-15
  • 甘肃定西:东西部帮扶科学造林 纾困“年年植树年年荒”

      中新网甘肃定西7月15日电 (张婧)“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种在老地方。”谈及家乡变化,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前进村村民杨春晓背井离乡10余年,再次返回家乡看到之前的荒烟蔓草披上绿装,对生态变化感触颇深的他...

    时间:07-15
  • 前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比2019年1—6月份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7957亿元,同比增长15.4%。从...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