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海运受阻,中欧班列何以成“黑马”?

2021-07-15 17:15: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重庆7月15日电 题:海运受阻,中欧班列何以成“黑马”?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屈凌燕、刘怀丕

  创立20多年来,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一直将海运作为出口物流方式。但在今年4月,公司决定选择新的出口通道——中欧班列。

  4月以来,这家企业生产的35个标箱智能割草机分别从重庆、苏州、义乌等地搭乘中欧班列运往欧洲。

  “受海外疫情影响,海运集装箱在国外港口滞留,国内‘一箱难求’,航线减少,海运价格大涨,所以我们选择更为稳定高效的中欧班列。”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中国外运重庆分公司国际联运部副经理谢元鹏告诉记者:“去年初海运集装箱价格为1600美元左右,现在最高已突破4000美元。以欧洲航线为例,疫情前国内各大港口海运价格基本在2000多美元/40尺大箱,如今已突破1万美元/40尺大箱,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订到舱位。”

  在这种情况下,中欧班列开行量实现逆势增长,成为全球供应链最引人注目的“黑马”。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今年1-5月,中欧班列开行5991列,发送57.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9%和58%。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共打通73条中欧班列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与海运、空运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说,中欧班列实施分段运输,在沿途各国边境线更换司机和车头,司机不过境,不涉及人员检疫。

  同时,中欧班列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三分之一,且目前价格与海运相当。安全高效的优势,助推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

  不仅高附加值科技产品,农产品、初级工业品等长期依赖海运的货物,也正向中欧班列转移。

  6月8日,满载100个标箱茶叶和茶系列产品的“春力号”嵊州茶叶专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长三角地区首趟茶叶专列。

  “以前,我们以海运为主,但疫情造成海运受阻,外销茶叶严重积压。”浙江春力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军说,中欧班列解了运茶之急,为茶叶出口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

  如今的中欧班列有多么火爆?

  在河南,今年1-5月,中欧班列(郑州)开行614列,同比增长86.1%。

  “现在,公司销售人员每天醒来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一定是来寻求舱位的客户,销售人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说。

  在重庆、成都,今年1-5月,中欧班列(成渝)共开行2435列,同比增长62%。

  负责驾驶中欧班列(成渝)从重庆到四川达州的值乘司机江彤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更忙了,以前班列抵达达州后,一般要休息6个多小时,而现在刚到达州,就会接到返回的指令,真是马不停蹄。”

  在浙江,今年1-5月,全省共开行中欧班列906列,同比增长2.7倍。

  在发送中欧班列(义乌)的义乌西站入口处,集装箱卡车的长队至少排了一公里。“我长期在这条线上跑,从没见过这么繁忙的景象。去年底以来,要来义乌西站卸货,至少要等一天,有时要等两三天。”一位来自上海的货车司机说。

  实际上,去年以来中欧班列就已凭借安全高效的优势,在疫情期间成为“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

  6月20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五周年工作座谈会上发布,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199万件、9.4万吨防疫物资,并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复杂形势下,中欧班列将有力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输送‘中国力量’,也印证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瞻远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

  • 相关阅读
  • 中国欧盟商会:欧盟企业看好中国西南地区发展前景

      中新网成都7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西南分会主席马晓利15日在成都表示,对于欧盟企业而言,中国西南地区已经成为市场潜力巨大,适合投资兴业的新“热土”。该区域的发展潜力正进一步凸显,对...

    时间:07-15
  • 中国首家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在合肥量产

      中新社合肥7月15日电 (记者 赵强)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15日发布消息称,合肥至微项目当日正式量产,这是中国国内首个立项又最先量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  所谓“晶圆再生”,指的是通过去除损耗控挡片表面的...

    时间:07-15
  • 中国(广西)—波兰经贸合作论坛挖掘后疫情时代新机遇

      中新网南宁7月15日电 (黄令妍)2021中国(广西)—波兰经贸合作论坛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介会15日以视频形式进行,旨在挖掘后疫情时代中波贸易投资合作新机遇。  波兰经济发展、劳动和技术部贸易和国际关系...

    时间:07-15
  • 刘晓春:近期互联网反垄断执法呈现三大特点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从去年12月起到现在,中国监管部门已开出多张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罚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15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期的反垄断行政监管和执法举...

    时间:07-15
  • 提升经济“含金量” 浙江官方表态多领域全球争先

      中新网杭州7月15日电(张煜欢)步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含金量”?力争在多领域实现全球争先成为浙江官方透露的信号。  15日,中共浙江省委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金彪答...

    时间:07-15
  • 三晋老字号“焕新记”:工匠精神的延续

      中新社太原7月15日电 题:三晋老字号“焕新记”:工匠精神的延续  中新社记者 杨杰英  “老字号不能只理解它的‘老’,一定要关注它的‘新’。”三晋老字号品牌“白鸽”服装掌门人秦敏说,一直保持“新”,才...

    时间:07-15
  • 福建自贸区自挂牌以来累计注册资本2.4万亿元

      中新网福州7月15日电 (郑江洛)福建自贸区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形成了众多全国首创、独具福建特色、具有较高借鉴价值的创新经验。据统计,福建累计推出480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96项。福建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时间:07-15
  • 上海两大机场国内客流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

      中新社上海7月15日电 (李佳佳 李秋莹)上海机场集团15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客流量3606万人次,其中国内客流量3530万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  7月进入暑运以来,上海机场客...

    时间:07-15
  • 商务部:将避免外资安全审查泛化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5日称,中国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将按照必要、合理的原则,避免审查泛化。  中国日前公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

    时间:07-15
  • 三年剑指2500亿元 网络安全产业下一征程在何方?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5日电 (宋亚芬 马静) 网络安全产业迎来新的政策红利,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连续两日发文支持网络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工信部7月12日印发的文件中,为网络安全产业量身打造了“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