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如何行稳致远?

2021-07-17 10:11: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重庆7月17日电 题: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如何行稳致远?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屈凌燕、刘怀丕

  2020年以来,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增长。未来,如何将中欧班列这种爆发式增长固化为长期品牌价值优势?

  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中欧班列的关键词。

  业内人士表示,从打通沿线堵点卡点、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加快推进班列运营平台统筹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将中欧班列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供应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货运量的爆发式增长,让中欧班列的运力面临考验。

  记者在重庆、义乌、郑州等地走访发现,由于大量货物从海运转移而来,中欧班列也出现舱位紧张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只能优先保障长期合作的客户。”国内一位中欧班列运营平台负责人说。

  “现在中欧班列订舱越来越难。”中国外运重庆分公司国际联运部副经理谢元鹏说,只有找到沿线关键堵点卡点,并打通它们,才有可能提高班列运力,例如某中欧国家的口岸在疫情期间就成为堵点之一。

  义乌中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辉寰建议,在对国内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同时,也要投资境外的枢纽、交通集结点,打通堵点卡点,提升中欧班列境外段的服务保障能力。

  中欧班列货物“去多回少”现象,在疫情期间也进一步凸显,成为班列运营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

  “回程货源短缺,既有客观原因,更有在海外布点较少,市场开拓力度不足的主观原因。”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车探来说。

  车探来认为,推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以及国内班列运营平台等有资质的央企“走出去”,出海建立自己的运营平台,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

  “要着力培养适合自己的客户群,挖掘‘两高’‘两内’货源,即货值高、时效要求高,以及中国内陆到欧洲内陆的货源,让这些货源对中欧班列形成新的路径依赖。”车探来说。

  与此同时,70多条中欧班列线路背后的是各地方运营平台,仍存在进一步统筹整合的空间。

  “可以先适度集中资源,将部分班列运营平台做大做强,多出精品线路、稳定线路。”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建议,比如对于在班列高质量开行、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中欧班列运营城市,在技术、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另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欧班列还应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在国际物流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中,提高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提供集货、装车、沿途追踪、清关、配送等系统性服务,逐渐从“站到站”向“门到门”发展;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各运营平台可抱团提升对沿线国家铁路企业议价能力,进一步降低铁路运价。另一方面,从期货、短途运输、搬运、仓储、分拨等各环节全链条降低运营成本。

  实际上,国家层面正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着手解决问题。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将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成都、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将有利于这五大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欧班列整体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赴新疆霍尔果斯开展中欧班列现场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提出,要将中欧班列积累的“量”转化为今后发展的“势”,形成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提升运行水平,打造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N+X”政策体系;要及时打通堵点卡点,实施一批重点口岸、“卡脖子”路段扩能改造工程,努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欧班列,将成为一条基础设施完善、去回平衡、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国际物流链。”车探来说,它将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 相关阅读
  •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本报讯(记者  程捷)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7月16日发布的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21年5月,中国所持美债较4月份减少177亿美元,持有量降至1.078万亿美元。这是中国连续第...

    时间:07-18
  • 经济观察:中国欲建全球最大规模清洁钢铁生产基地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钢铁产量连续25年蝉联全球第一的同时,中国钢铁业将目光更多地转向清洁和低碳发展之路。  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17日在北京举办。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

    时间:07-17
  • 助力北京冬奥会 太锡铁路太崇段今年年底前开通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周音)记者17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北京冬奥会太子城至崇礼城区轨道交通工程——新建太锡铁路太崇段无砟轨道已全部浇筑完成,为线路全面启动铺轨奠定坚实基础。该线...

    时间:07-17
  • 德国威能捐助“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 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中新网阿拉善7月17日电(记者 潘旭临)德国威能集团16日在内蒙古阿拉善SEE公益治沙示范基地举行捐助仪式,向“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捐助20万元人民币,建造威能梭梭林。此举是威能持续关注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碳达峰...

    时间:07-17
  • “四位一体”建小镇 全产业链助力通航“加速”

      中新网长沙7月17日电 (孟彦)集“创新研发、整机制造、支撑服务、文旅运营”四位一体的长沙湘江通航小镇受到关注。  16日至18日,2021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湘江新区、湘江集团与...

    时间:07-17
  • 广津港口发起内贸港航服务联盟 构建京津冀—粤港澳交通主轴

      中新网广州7月17日电 (蔡敏婕 邹井棋)广州港集团17日称,该集团与天津港集团16日联合发起中国内贸集装箱港航服务联盟。  广州港集团、天津港集团与泛亚航运、中谷海运等内贸航运企业联手,共同创新港航服务“生...

    时间:07-17
  • 山西新材料企业竞跑新赛道 加速布局气凝胶产业链

      中新网福州7月17日电 (记者 范丽芳)7月17日,第二届中国气凝胶节暨气凝胶产业联盟健康建材绿色科技高峰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政府、高校、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商界代表,共同研讨气凝胶发展现状及应用...

    时间:07-17
  • 浙江平阳:“山海协作”盘活“红绿经济”

      中新网温州7月17日电(钱晨菲)在浙江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一家园林式的民宿隐于山中。推门而入,绿意盎然、颇有生趣,根据地势建造的一座座“悬空”住房,与大山融为一体。  杨玲是这家民宿的负责人,土生土长的...

    时间:07-17
  • 敦煌旅游启“特旺季”模式:游客量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中新网兰州7月17日电 (冯志军 张婧)游客接待量连创新高的鸣沙山月牙泉驼队蜿蜒、游人如织,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18日至30日正常参观门票售罄,仅剩应急参观门票……随着暑期的到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旅...

    时间:07-17
  • 安徽偏乡焕生机 乡村旅游带来真金白银

      (小康中国)安徽偏乡焕生机 乡村旅游带来真金白银  中新社合肥7月17日电 题:安徽偏乡焕生机 乡村旅游带来真金白银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这在过去都是别人眼里的‘穷山恶水’,现在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步...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