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

2021-07-18 10:47:24

来源:经济日报

  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中) 本报记者 黄 鑫 李芃达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支撑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我国工业产业体系韧性彰显,内需市场潜力不断激发,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在不断拓展。

  恢复态势更加巩固

  上半年数据表明,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不断增强。

  从稳定性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4%,比一季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出口交货值、产销率等经济指标,也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尤其是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成为工业生产稳中加固的压舱石。

  从平衡性看,上半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九成以上。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分析,石化、化纤、医药、化工、钢铁等行业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提高超过4个百分点。同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大,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从内生性看,各项助企惠企政策红利持续显现,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了83.4%,营业收入利润率也达到7.11%的历史较高水平。上半年,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8.1%。

  值得关注的是,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表明市场投资信心不断增强。

  新动能加快壮大

  不仅是稳,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更是稳中提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不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告诉记者,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我国传统产业环保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绿色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发展创新力、牵引力不断增强。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速达到13.2%,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69.8%,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产业蓬勃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截至6月底,5G终端连接数约3.65亿户,5G赋能工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等方面成效凸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新动能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低碳制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当前,支撑我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正不断积累。

  刘文强认为,随着新冠疫苗的逐渐普及,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将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为工业经济拓展更大空间。张晓彤也表示:“我国不断建立完善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给工业经济运行恢复带来了新的压力。比如,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高位震荡。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去年同期上涨5.1%,二季度PPI同比涨幅明显扩大,对中下游行业和相关企业的成本形成很大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涨价压力。

  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会不会持续很久?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认为,本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较小,难以形成“超级周期”。工信部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可以预见,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居民消费持续恢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经济周期性回升力量不断增强,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乘势而上、稳中向好。

  ——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中)

  • 相关阅读
  • 广西自贸试验区131亿元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加快构建面向东盟产业链

      中新社南宁7月18日电 (黄令妍 林浩)2021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18日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额131亿元人民币。  广西官方称,本次签约主要突出外向型、重大制造业和产城融合项目,涵...

    时间:07-18
  • 油气增势持续向好 浙江舟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3亿吨

      中新社浙江舟山7月18日电 (林波 郑芬 姬凤梅)7月18日,据浙江省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最新统计,2021年上半年该市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3亿吨,同比增长6.72%,完成年度计划的50.0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93...

    时间:07-18
  • 四大“双世遗”名山聚首 谈“保护”话“发展”

      中新网武夷山7月18日电 (记者 龙敏)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仅有4项: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如何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时间:07-18
  • 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召开

      中新网西安7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秦创原·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18日在西咸新区召开。本届展会以“校企汇聚秦创原,两链融合促发展”为主题,组织省内高校齐聚秦创原,通过展板、模型、样...

    时间:07-18
  • 远洋集团40亿元收购红星地产70%股权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庞无忌)远洋集团18日发布公告称,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正式签署协议,以人民币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三方将有效持有重庆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35%、35%、30%的股权...

    时间:07-18
  • 世遗大会通过《福州宣言》: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中新网福州7月18日电 (郑江洛 应妮)于福州市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18日召开视频新闻发布会。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在会上介绍大会昨日通过...

    时间:07-18
  • 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积极推动马中贸易投资合作

      中新网吉隆坡7月18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总理对华特使、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张庆信日前接受《马中商务理事会资讯》访谈时表示,将发挥马中商务理事会平台功能,推动马中贸易投资以及各相关领域的合作。  张庆...

    时间:07-18
  • 广西自贸试验区131亿元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加快构建面向东盟产业链

      中新网南宁7月18日电 (记者 林浩)7月18日,2021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市举行,共签约重大项目17个,含1个战略合作协议,16个产业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额131...

    时间:07-18
  • 75%劳动力投身建筑行业 看浙江“建筑强村”的共富路

      中新网绍兴7月18日电 (项菁 黎欣)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华东村75%劳动力从事建筑行业,也因“建筑”而富村、强村。多年来,在“建筑基因”的浸润下,小小的华东村走出了不少建筑能人,乡贤们通过“先富帮带...

    时间:07-18
  • 业界共话碳中和愿景下林业发展的机遇与责任

      中新网南京7月18日电 (方彦蘅 王振鲁 徐珊珊)18日,业界专家学者齐聚南京林业大学,共同探讨碳中和愿景下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责任。与会专家提出,要促使林业行业在碳中和推进中发出应该有的声音,让传统“林家...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