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解码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声谷”开启“智能之门”

2021-08-04 05:15:21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声谷”开启“智能之门”(产经观察·解码先进制造业集群③)

  翻开被称为“中国声谷”的安徽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2020年成绩单,集群入驻企业达1024户,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历经8年多发展,“中国声谷”完成“双千”目标。

  论体量,“中国声谷”实在“小”,论地位,它却入选第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声谷”凭什么成为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记者走进安徽合肥市进行了实地调查。

  智能产品不断涌现

  每栋楼都隐藏着“最强大脑”,高效服务远隔千山万水的用户

  走进安徽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只见自助挂号机前排起长队,就诊者用手对着空气“点点点”,设备随即“吐”出挂号单。

  这台设备叫无接触自助挂号机,由东超科技研发,采用了可交互全息空中成像技术,让就诊者不需要触屏、不需要按键,直接用手在空中“比划”,就能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

  镜头转向安徽淮南市寿县三觉镇中心卫生院,董埠村村民权循芝正在看病。

  “头晕一个多星期了,右腿也没有力气,大夫您帮忙瞧瞧……”经过一番询问,值班医生余中平初步诊断权循芝为“脑供血不足”。可是,当余中平在病例系统内填入权循芝的以往病症和当前病兆后,系统却跳出红色提示框:“怀疑患者为‘脑梗死’,建议CT检查。”余中平连忙安排CT检查,结果显示,权循芝果然患有“脑梗死”。

  这个避免误诊的系统是科大讯飞研发的“智医助理”。2017年,“智医助理”就以456分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测试,成绩超过了96.3%的人类考生,是一名妥妥的“学霸”。如今,“智医助理”已在国内200个区县进行辅助接诊,帮助3万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5万名基层医生,日均提供超40万条辅助诊断建议,惠及5000万名患者。

  在距离淮南市70公里左右的合肥市220千伏游乐变电站,自动预警系统在帮大忙:“请注意!88、89号蓄电池电压异常!”“28分贝,419开关柜内超声波局放数值超标!”……

  这个变电站“全科医生”,由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单位共同研发,像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视觉、嗅觉和听觉。

  它的“眼睛”是一系列感知型摄像机和巡检机器人,可不间断查看变电站的各类情况;它的“鼻子”是各类传感器,能灵敏地探测到17种有害气体;它的“耳朵”是智能声纹设备,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仅如此,它还配备了类脑边缘盒子,相当于拥有“大脑”,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精准定位故障,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据介绍,合肥供电公司计划在年内完成城区123座变电站“全科医生”全覆盖,以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

  东超科技、科大讯飞、中科类脑,这些企业都有个共同的“家”——“中国声谷”。而这里出品的智能产品不仅限于医用、工业用,也服务于个人消费。“我想买明天从上海到北京的高铁票。”按住咪鼠鼠标的语音键说话,浏览器即可自动打开相关页面,让你轻松买到车票。戴上华米智能手表,测血氧、心率,还能监测睡眠,离线支付。

  从最底层的算法、算力,到应用的开发,再到维护数据、网络安全的软硬件,“中国声谷”里每一栋不显眼的小楼,都藏着一颗甚至几颗“最强大脑”,高效服务远隔千山万水的用户。作为我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已服务电力、物流、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各领域,助力人工智能产品连接千城百业,走入千家万户。

  “大创客”带动“小创客”

  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个产业,进而壮大为一个生态

  回顾“中国声谷”的发展历程,其成立、萌芽、壮大都离不开一家企业——科大讯飞。可以说,这是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个产业,进而壮大为一个生态的集群。

  ——“大创客”孵化“小创客”,智能语音产业生根发芽。

  20多年前,从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年轻人创办科大讯飞,一头扎进语音技术的开发中。随着企业的成长,刘庆峰意识到,只有开放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产业链与生态体系,才能够生生不息。于是,2010年科大讯飞正式建立了语音开放平台。

  平台的建立让科大讯飞的不少员工燃起了创业热情。“讯飞平台上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多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我迫切希望能把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2015年,80后冯海洪从讯飞辞职,创办了咪鼠科技,并一举获得了老雇主科大讯飞的投资,一路快速成长。截至目前,讯飞人工智能生态已扶持企业达4000家,平台孵化企业150家,战略投资近80家企业。

  ——“领头雁”引来“远方客”,智能语音产业成长壮大。

  “我们是被科大讯飞吸引来的。”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虞焰兴说,2014年他带领的团队获得“讯飞杯”全国智能语音应用开发者大赛二等奖,并以此为契机入驻“中国声谷”。如今,解放双手的会议速记机、护眼伴读的智能语音阅读台灯、直接喊“拍照”就可扫描的智能语音高拍仪……声讯信息的产品已涉及多个领域。

  像虞焰兴那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开放平台聚集超过219万个开发者团队,开放434项平台能力,总应用数超115万。“中国声谷”的智能语音产业也已经成为全国龙头,产值占该产业全国总产值的44.2%,其基于智能语音技术的智慧办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70%。

  ——“一业精”换来“百业通”,智能语音开启智能产业的大门。

  陪伴科大讯飞的成长,中国科技大学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聚焦创新成果转化,致力于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

  中科类脑就是一家依托中科大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推出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汇聚了180项全球领先的工程算法及150项高价值数据集,以降低人工智能学习使用门槛、提高开发效率。

  中科类脑董事长刘海峰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平台就像是一个厨房,基础算力是厨灶,海量数据是素材,机器学习算法是调料,开发者是厨师。只要进入厨房,所有材料都是齐全的,厨师都能轻松使用,从而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从单一的智能语音产业拓展至人工智能全领域,一个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已然形成,“中国声谷”的发展风生水起。在消费品领域,华米科技自有品牌智能手环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在网络安全领域,新华三连续4年占据网络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第一;在智慧城市领域,安徽航天信息的“智慧税务”办事大厅即将对外开放。合肥在“2020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排名全国第四、全球第四十七,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重要阵地。

  政策支持力度大

  搭平台、设基金、聚人才,让集群企业展现活力

  6位创始人房产全部抵押,所借贷款却只够发工资;房产被抵押后,连小贷公司都不愿意放贷。谁能想到,这是上市公司华米科技2013年遇到的窘境。

  “特别感谢合肥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担保的方式帮我们获得几百万元的银行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说,虽然这笔贷款的数额远远比不上后来投资机构给予华米的投资额,但这次“雪中送炭”华米永不忘记,“我们壮大了,但不会离开合肥”。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成长,离不开“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形成合力。“十四五”时期,“中国声谷”营业收入要实现5000亿元,这股合力还要更大、更稳、更可持续。

  设基金,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从成立之初起,“中国声谷”就积极利用产业资金撬动集群发展。2018年12月,总规模达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全面配套“中国声谷”建设。目前,产业发展基金首期10亿元已全部出资到位,已完成投资7.33亿元,二期基金正在筹备中。

  此外,“中国声谷”还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推出“中国声谷信用贷”,让集群企业可以更便捷、更高额度地获得银行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0年底,该信用贷累计放贷额已超10亿元。“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园区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挖掘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引入有竞争力的外部项目,从而全面推动集群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祁东风说。

  搭平台,产业发展释放新活力。

  对初创型企业而言,开拓市场、制造样品往往都是难题。祁东风介绍,“中国声谷”投资建设了制造中心,为集群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智能装配、3D打样、检测检验等服务,解决企业产品试制“南下北上”难题,又以集群名义开设线下体验店、线上旗舰店,为企业打通销售渠道。

  “在‘声谷’创业,只要你能想出来,我们就帮你做出来、卖出去。”祁东风说。

  聚人才,产业发展有底气。

  在“中国声谷”,不少明星企业的创始人都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先研院就已孵化企业271家,累计申请专利超200项。可以说,高校是“中国声谷”的人才宝库。

  四维图新就是奔着“人才”二字来到合肥的。“合肥人才类型结构全面、人才储备丰富,非常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合肥四维图新总经理宋铁辉说。

  “‘中国声谷’的发展,为城市储备了多方位、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集群发展的一大收获,也是集群未来发展的基础。”合肥市经信局副局长潘若愚介绍,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中国声谷”也在加快创新平台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已建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0家,并正在积极争创智能语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合肥,吸引更多软件工程师扎根合肥,‘中国声谷’才能始终‘先声夺人’。”

  本报记者 朱思雄 冉永平 陆娅楠 李心萍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全国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可免费退票

      来自交通运输部消息,自8月4日24时起,此前在道路和水路客运站、客运联网售票平台等渠道已购买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的旅客,自愿改变行程需退票的,售票单位应当予以免费办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一同办理...

    时间:08-04
  • 8月5日起徐兰高铁西宝段实施计次票

      中新网西安8月4日电 (张远 曹琳琳)记者4日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日起西安北站、咸阳西站、杨陵南站、岐山站、宝鸡南站五个高铁站间将实施计次票,旅客出行便捷度将不断提升。  西宝高铁,东起陕...

    时间:08-04
  • 三部委: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进一步优化回收渠道,畅通家...

    时间:08-04
  • 重庆成中国内陆重要整车进口口岸

      中新网重庆8月4日电 (记者 刘贤)随着保时捷2022至2024年的铁路运输授权正式花落汉宏物流,未来三年重庆口岸将继续成为保时捷在中国地区的唯一铁路运输进口口岸。4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消息称,预计2021年该市...

    时间:08-04
  • 普华永道: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量创半年交易量历史最高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庞无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并购活动交易数量达到6177宗,与2020年下半年相比增长11%,创有史以来半年交易量的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上半年...

    时间:08-04
  • 广西打造米粉千亿产业 开拓海外市场

      中新社柳州8月4日电 (林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及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广西优势特色米粉全产业链,力争实现米粉全产业...

    时间:08-04
  • 沈阳推出600余个场景项目释放7000亿元投资机会

      中新社沈阳8月4日电 (李晛)据中共沈阳市人民政府4日发布消息,沈阳市围绕“五型经济”,首次推出628个场景项目,总计释放7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与合作机会。  “五型经济”,即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

    时间:08-04
  • 江西上半年民生支出达2952.4亿元 占支出比重超七成

      中新网南昌8月4日电 (袁汝晶)江西省财政厅4日消息,今年1-6月,江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农林水、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952.4亿元,占支出比重78.4%。  今年以来...

    时间:08-04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项目征集将持续至8月15日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于立霄)截至目前,一批优质的前沿技术企业及初创团队通过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网站www.zgcatech.cn在线踊跃报名,大赛的项目征集工作将持续到8月15日。这是记者8日从中关村国际前...

    时间:08-04
  • 广东:绿色税收鼓励企业节能环保 释放“绿色效应”

      中新网广州8月4日电 题:广东:绿色税收鼓励企业节能环保 释放“绿色效应”  作者 孙秋霞  当谈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时,广东企业不再是“被动执行”,而是主动进行技术研发,谋求绿色转型,这...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