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乡村民宿遍地开花 如何推动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

2021-08-29 04:14:31

来源:光明日报

  “民宿地图”点亮美丽乡村

  打开一张旅行目的地地图,你会看到什么?在名山大川、海滨沙滩、历史古都等目的地之外,各具特色的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在这张地图上,星星点点的民宿点亮了全国各地的乡村。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带动下,许多乡村一展新貌,重新回到公众关注的视野。以前卫设计、地方民俗、温馨服务等为卖点的乡村民宿遍地开花。然而,民宿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成长的烦恼”。

  如何充分发挥乡村自然风光亮丽、人文景观独特、历史积淀厚重等资源优势?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推动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一系列问题亟须在探索中找寻答案。

  人气——乡村民宿变身“网红”

  【数据】民宿短租预定平台途家发布的《2021上半年乡村民宿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乡村民宿继续蓬勃发展,上半年国内乡村民宿房源总量超63万套,同比增长超16%,相较2019年增长超2.9倍。

  小朋友在蓝色泳池边玩水,游客在沙滩椅上拍照,海南三亚亚龙湾一个不大的民宿小院里,来自各地的游客正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假期旅行。

  这家民宿位于亚龙湾博后村,周围椰林环抱,庭院内白色小路连接着蓝色泳池、茅草顶玻璃屋,融合了现代简约风格和海南当地特色。在博后村,备受游客欢迎的“网红”民宿不止这一家。自2017年开始,民宿产业在这个黎族村落快速发展,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宿已成独特风景。

  三亚吉阳区民宿协会秘书长谭中仙介绍,目前博后村共有民宿44家,客房总数约1300间,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自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这里的民宿重新恢复“人气”,全国各地订房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民宿逐渐成为流行的住宿选择。寻找“网红”民宿打卡,成为很多游客行程安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民宿区别于传统旅馆、酒店,主要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由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城市民宿、乡村民宿等不同类型。

  日前,宿宿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民宿蓝皮书:中国民宿发展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民宿蓝皮书》)显示,疫情缓解后,2020年下半年,游客对休闲度假去民宿有了更强烈的需求。

  “由于出境游停滞,国内周边游成为人们出行休闲的首选。民宿作为周边游的重要载体,成为旅游板块中最具希望的亮点。” 《民宿蓝皮书》主编、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获得者过聚荣指出。

  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民宿产业增长迅猛。去年10月,途家发布的《中秋国庆假期民宿出游大数据报告》显示,其平台上国内民宿房源总量已突破230万间。乡村民宿交易量更是出现激增,平台交易量占比从2019年的24%提升到2020年的41%。民宿产业恢复快,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过聚荣表示,疫情对酒店住宿业的冲击较大。相对来说,对民宿的冲击比酒店小,原因在于民宿通常是满足零散的或个性化的需求,加上严格的防疫措施,保障着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3月后,民宿产业逐步恢复,特别是在清明小长假、“五一”等假期,民宿市场回暖迅速。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途家平台乡村民宿已累计接待超310万名房客,为乡村民宿主创收超9亿元,预计2021全年创收将突破20亿元,约是去年创收水平的1.2倍。

  民宿缘何如此吸引眼球?途家民宿执行副总裁李珍妮认为,首先,民宿为满足家庭整体出行和个性化居住提供了新的选择。传统酒店每个房间只能容纳两个人,往往不能满足全家住宿需求,住进民宿,这个“硬伤”迎刃而解。其次,民宿为个人心灵释放和回归打开新的窗口。民宿是“家外之家”,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当地点心、饭菜,也可以跟主人一起聊天,谈人生过往,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民宿是个性化的住宿方式,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过聚荣表示,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贴心服务,有的人喜欢跟大自然接触,或者沉浸式了解地方人文风情。各取所需,这就是民宿最大的特点和吸引力所在。

  “民宿+”——村里人吃上了“旅游饭”

  【案例】进入暑期,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景区迎来大批避暑游客。在青山、绿水、竹林、松柏之间,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扮靓了美丽乡村,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从后坞村社区经营农家乐到发展洋家乐、乡村酒店,再到形成民宿集群,莫干山民宿产业覆盖了后坞、仙潭、燎原等十几个行政村,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莫干山“民宿+”套餐预订量同比上涨6倍。“民宿+”套餐整合了住宿、景点门票或餐饮服务,带动周边消费场景升温。

  莫干山地区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民宿发展的缩影。在“民宿+”的带动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新动能和新亮点。

  《民宿蓝皮书》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76.91%的民宿位于乡村地区。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乡村民宿起到生力军作用,成为促进文旅融合与新兴旅游消费的新引擎。

  在民宿产业发展带动下,越来越多村里人吃上“旅游饭”。在河南信阳新县东南部,距今400多年的古村落田铺大塆焕发新生机。保留村落古朴原貌,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后,这里创办起20多家特色民宿,游客量日益增长。

  在四川广元朝天区,这个暑期,多家民宿每天生意爆满。“游客越来越多,每天10多桌客人,住宿生意好极了,预订电话几乎被打爆。”90后民宿主雷浩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民宿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还拉动了土特产消费,累计带动全区4900余农户增收。

  过聚荣分析指出,乡村民宿对乡村振兴带动作用显著。发展特色民宿可以保留当地的地域文化、风俗,也可以带来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文明理念,让空心村获得发展生机。

  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发展乡村民宿可有效破解住宿业在城乡发展上不平衡和业态发展上不充分的矛盾。乡村闲置房屋多、投资规模小、建设与运营相对简单,发展民宿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乡村民宿,让游客留下来,进而带动相关业态发展,打造“吃—住—游—购—娱”旅游产业链,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中俄老码头风情街景区附近,精品民宿依托民宿文化,衍生出“民宿+书香”“民宿+研学”“民宿+摄影”等多元业态;江苏苏州周庄古镇,“民宿+亲子游”融合亲子民宿、自然学堂、文创产业等,受到多地游客青睐。

  《民宿蓝皮书》调研显示,各地以乡村旅游民宿开发为纽带,引导多业态经营发展,形成集“文化创意、共享农业、电商物流、养生养老、体育健身”等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民宿于一体的“微度假”综合体,极大丰富了文化旅游产业产品体系。

  转型——从规模到质量全面提升

  【政策】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八部门印发《通州区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现全区乡村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建成一批特色精品乡村民宿,打造一批乡村民宿特色乡镇,提升全区乡村民宿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城市周边游火热,带动了京郊民宿迅速发展。怀柔民宿特色村、昌平民俗村、通州环球主题公园周边民宿……北京周边,以四合院、山景、泳池、星空等为特色的民宿,融汇成一张出行目的地地图。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目前北京市共有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79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乡村精品民宿经营主体1077家,对接社会资本百亿元,盘活闲置农宅2000余户。为打造乡村民宿“北京样本”,今年北京市将开展乡村民宿等级评定。

  不仅是北京,近年来,在乡村民宿火热发展的同时,为引导民宿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去年9月,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以德清县乡村民宿地方标准为蓝本,结合各省乡村民宿客观条件和现实情况,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服务要求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此后,《福州市旅游民宿扶持奖励办法》《湖南省关于规范和推进乡村民宿建设的指导意见》《三亚市乡村民宿促进和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化、精品化发展。

  过聚荣表示,行业规范的出台有助于民宿行业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撒胡椒面”式的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来看,一些政策对民宿发展的推动效果还不明显。民宿的发展速度并非要追求快,可以在一些成熟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除了政策措施要更有针对性,推动民宿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还需破解一系列痛点。过聚荣指出,目前民宿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在发展定位、设计装修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划。此外,在经营方面也存在不少瓶颈,包括怎样更好地服务客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提高运营效率,怎样提升口碑效应等。

  在民宿经营中,人才短缺问题也较为突出。“很多从业者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从业教育。”过聚荣表示,很多民宿经营者都是从情怀开始,在经营中渐渐形成积累。目前,民宿管理方面的专业院校较少。在专业设置中,仅有较少的职业院校具有民宿专业人才培养资格。在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教材系统编写中,还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需求。

  “民宿产业要深度挖掘当地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体验,避免‘千篇一律、千树一面’。”过聚荣告诉记者,民宿产业不能走粗放型、同质化发展的老路,要求新求变,依托专业化经营,可持续地与当地生态、文化、人文协调发展,奏响融合与创新的变奏曲。

  (本报记者 姚亚奇)

  • 相关阅读
  • 中国造全球首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在巴西投产

      中新社大连8月29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中远海运重工29日发布消息称,由该公司为新加坡MODEC公司改装交付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近日在位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运营的油田正式投产并首次产出石油。  2020...

    时间:08-29
  • 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日赚7.94亿 瞄准养老、健康赛道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9日电 29日晚,中国太保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至此,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成绩单”均已出炉。  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日赚7.94亿  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

    时间:08-29
  • 新能源汽车集结成都国际车展 加速布局中国西部市场

      中新社成都8月29日电 (单鹏)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延续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势头。在29日拉开帷幕的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上,“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下的新...

    时间:08-29
  • “瞄准”数字经济 内陆山西打造高质量发展“数字引擎”

      中新网太原8月29日电 (记者 杨杰英)“瞄准”数字经济,山西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8月29日,山西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举行。  山西省委...

    时间:08-29
  •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如何融合?专家建言基础软件“扬帆”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张素)近期举行的智博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探讨数字经济新机遇。“目前,我国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基于数据网络技术的大数据支撑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要“让...

    时间:08-29
  • 广西北海打造三个全球最大的产品生产基地

      中新网北海8月29日电(翟李强)中共广西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8月29日表示,工业是北海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北海经济振兴的关键在工业振兴,北海将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智能电视机、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和高端造...

    时间:08-29
  • 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0亿元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石化29日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利润400亿元、每股收益0.33元,盈利能力强劲,...

    时间:08-29
  • 访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新经济是机遇,投资7000亿元后继续加码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王恩博)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给投资环境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中国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平安在相关领...

    时间:08-29
  • 河南7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小店经济”发展

      中新网郑州8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街角的文印店、社区里的小吃店……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其发展将获得河南官方的支持。日前,河南7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小店经济”发展,力争到20...

    时间:08-29
  • 多家快递公司上调派费 网友:赶紧送件上门吧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9日电 (常涛)近日,多家快递公司宣布上涨末端派费,每票0.1元。这意味着,快递小哥每派送一单就能多挣0.1元。  在快递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对快递“最后一百米”服务质量并...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