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签约金额53亿

2021-09-14 03:59:35

来源:新京报

  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签约金额53亿

  大会期间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等5项重要研究成果

  新京报讯 (记者张璐)9月13日下午,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大会历时4天,其间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机器人十大新兴前沿热点领域(2021-2022年)》等5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签约金额达53亿元,进一步促进机器人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落地转化。

  本届大会包括论坛、博览会、大赛三大组成部分。大会论坛克服重重困难,与国际嘉宾“云上”相见。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等300多位业界专家和企业精英在“云上盛会”展开巅峰论道,3大主论坛、19场专题论坛、7场国际双多边会议、20场配套活动,为现场和全球远程听众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思想盛宴。

  博览会汇聚了108家企业的513件创新机器人产品,新松、ABB、安川、哈工大等国内外机器人领军企业悉数参展。中信重工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优必选熊猫机器人等20余款新产品、新技术一经亮相,便广泛“圈粉”。

  大赛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4大赛事,41个分赛项,共计4万余名选手参赛,近2000名选手现场对决,集中展示了智能制造、助残康复、特种救援等领域的机器人竞技水平。本届大赛还取得2021年度脑控打字最佳成绩,实现与其他国际赛事互认,搭建了人才储备的重要平台。

  ■ 对话

  中科院机器人研究专家揭秘纳米机器人未来发展

  “看不见的机器人”未来可定向杀伤肿瘤细胞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研发一种机器人,它们虽然微不可见,本领却很大,未来或将治疗人类癌症,并产生颠覆性的变革,这就是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研究发展到什么阶段了?科幻场景何时能成真?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连庆。

  纳米机器人材料应具备生物可兼容性

  新京报:纳米机器人有多大?

  刘连庆:纳米机器人的尺寸,学术界并没有严格定义,通常指机器人至少在一个维度达到了纳米尺度。这里说的纳米尺度并不是要求在1纳米(10的负9次方米)以下,可以在10纳米到100纳米之间。比如一个纳米机器很长,但很细,直径不到100纳米,也可以称为纳米机器人。也有学者认为纳米机器人只要本体尺寸小于1um(微米)就行,所以学术界通常用微纳机器人来泛指自身尺寸很小、能够注射进入人体的机器人。

  新京报:纳米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刘连庆:现在的纳米机器人各式各样的材料都有,但大的趋势是逐渐向生物可降解、完全生物兼容性的材料方向发展。因为要进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其材料一定要有生物兼容性。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磁性材料,但其生物兼容性稍微差一点儿。现在被研究的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材料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可降解的水凝胶或者多肽。但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材料也存在一个问题。举例来说,使用磁性材料,纳米机器人进到人体之后,人们可以通过外磁场对其进行控制。如果换成生物兼容性材料,能源从哪儿来、怎么控制它就变成了新的问题。

  未来或可应用于国防、环境监测领域

  新京报:现在科学家研究纳米机器人用于癌症治疗,纳米机器人可以理解为靶向药吗?

  刘连庆:我觉得还不全面。研究纳米机器人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变成靶向药的载体,使其定向输送药,但是纳米机器人还有别的作用。举个例子,比如患者做了一个手术,在体内留下创伤。纳米机器人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平面,类似于创可贴,贴在伤口上。此时它的作用就不是输送药,而是进行伤口的愈合。

  随着今后的发展,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可能成真。比如纳米机器人有了执行能力,人体心脑血管有阻塞的地方,它可能相当于挖掘工或者搬运工,有手有爪,能抓住和杀死细胞,把阻塞部位疏通,所以把纳米机器人理解为靶向药并不全面。

  虽然目前纳米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癌症治疗,但未来,它也可以像纳米灰尘一样,携带传感装置收集信号,可能对国防、环境监测发挥作用。

  新京报: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刘连庆:用小白鼠做实验,现在进展证明了在活体小动物上,纳米机器人可以被集群控制。

  同时,纳米机器人集群对实体瘤定向性杀伤作用效果显著。不过必须要指出的是,学界并没有对这些老鼠进行长期的跟踪。如果在人身上使用时,纳米机器人不仅能够杀伤癌细胞,还要对人体尽可能没有副作用。但生物学实验上,目前几乎所有已发表的论文只关注主要指标,就是能不能把肿瘤消除,对老鼠其他生理状态观测比较少。所以,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微纳机器人比现有放疗、化疗好很多。只能说,在“药物传递效率”这一指标上比传统方法要好。

  新京报:为什么使用纳米机器人药效比注射方式好?

  刘连庆:静脉注射时,很多药被代谢掉了,能够真正到达病处的药量比较少。

  纳米机器人可以直接把药带到病患处,进行靶向性的治疗。通俗来讲,研究人员通过超声和CT事先知道肿瘤的位置。纳米机器人(铁磁颗粒)注射进入实验鼠体内后,这些机器人表面附着了一些能够杀死肿瘤的药物,药物缓慢释放,直接作用在肿瘤上。

  另外,肿瘤细胞基本上高过40℃就死掉了,还可以通过光热效应、磁热效应等,对纳米机器人集群进行加热,提高区域温度,也可以杀伤肿瘤细胞。

  我国研究与国际领先水平同步

  新京报:目前,国内外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如何?

  刘连庆:从发表文章的数量、质量和实验进展来看,在微纳机器人方向上,我国跟国际领先水平是同步的。

  从实验进展来看,也基本与国外持平,国内已将微纳机器人应用到小动物身上做实验了,比如老鼠等。“十四五”期间,我国科学家的目标是在大动物身上开展实验,比如家猪、狗等。

  新京报:什么时候可以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做这种实验?

  刘连庆:目前,用大动物做实验准入门槛相对比较低,学校和有资格的医院可以联合做。如果想做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实验,需要进行严格审批。尽管技术是相通的,但从动物保护、伦理等方面考虑,想做灵长类动物或者人体实验,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 相关阅读
  • 民航局:中秋、国庆期间将分别增加4000余班航班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张旭)在14日举行的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表示,为保障双节出行,在每周超过10万班国内定期航班计划的基础上,民航局安排多家航空公司执行中秋加班计...

    时间:09-14
  • 国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8月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达到7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6.0%。分产业...

    时间:09-14
  • 专家学者聚首重庆 探讨数字经济产业安全融合发展

      中新网重庆9月14日电 (钟旖 赵霄宇)以“数链融合·渝见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安全融合发展高峰论坛14日在当地举行。国内数字经济安全领域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

    时间:09-14
  • “林业大省”江西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多专家建言献策

      中新网南昌9月14日电 (记者 李韵涵)14日,江西省人大碳达峰碳中和决定征求意见座谈会暨环境与资源保护专家聘任会召开,会上多位专家就“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建言献策。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森林资源丰富,...

    时间:09-14
  • 湖北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培训收费行为

      中新网武汉9月14日电 (黄革飞 郭姗姗)记者14日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自9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培训收费行为专项检查,切实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  据...

    时间:09-14
  • 黑土地上的兴农之路:20岁长春农博会“正青春”

      中新网长春9月14日电 (李丹)作为长春农博会的参与人员,负责展会招商工作的徐伟宁也有为招商“犯愁”的时候。“愁”的不是招不来商,而是如今,在离展会开幕还有半年的时候,就有商家开始提前和他“打招呼”抢订...

    时间:09-14
  • 后疫情时代 中国—东盟联手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东亚力量

      (聚焦东博会)后疫情时代 中国—东盟联手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东亚力量  中新社南宁9月14日电(杨陈 黄令妍)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上,中方领导人提出将从对接发展战略、拓展经贸合作、深化抗疫合作...

    时间:09-14
  •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服务联盟在重庆成立

      中新社重庆9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服务联盟及金融服务中心14日在重庆成立。联盟将发挥平台服务、协调、沟通、拓展作用,助力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国...

    时间:09-14
  • 新疆月饼馕走俏疆内外 “团圆”和美味都不能少

      中新网新疆喀什9月14日电 (记者 朱景朝)记者14日从山东援疆企业新疆喀什龙盛轩食品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加工制作的月饼馕因为材料考究,状如圆盘,很容易拨动思乡情怀,深受疆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新...

    时间:09-14
  • 普惠金融体现为民情怀

      普惠金融体现为民情怀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