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可期(专家解读)

2021-09-20 05:45:14

来源:海外网

  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可期(专家解读)

  近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次盛会共组织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1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本届盛会共举办148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东博会框架下系列高层论坛26个,涵盖产业链、产能、海关、卫生等多个领域。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文称,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国也稳稳地成为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后疫情时期,建立经贸关系尤其重要。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尽管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但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比去年有所增长,双方都将从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受益。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有潜力成为惠及本区域的另一条贸易路线。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双方共谋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树立了亚太地区合作的典范。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合作也日益深化,成绩单更加亮眼:一是政治互信基础更加坚实,安全合作有条不紊推进;二是经贸合作突飞猛进,贸易额增长了几十倍,一大批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货物贸易、投资贸易、服务贸易和机制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三是人文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即使疫情期间,双方的线上交流也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3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政治上遵循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相互尊重,为双方对话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当遇到分歧时,双方不是扩大矛盾,而是搁置分歧,聚焦做大合作的大蛋糕;二是注重完善创新型合作机制建设,使双方的合作保持了良好惯性;三是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民心相通的程度越来越深,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都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机制化平台。中国和东盟一方面通过展会、峰会和论坛等形式,展现中国和东盟相关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实际动态;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市场主体加强沟通交流,凝聚更多共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题为“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陆海新通道最初是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同提出的一条南向大通道,后来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抓手。共享陆海新通道,可以为建构一个互联互通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极大降低货物贸易的成本,提高双方经贸往来的效率。互联互通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也给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带来严峻考验。但无论是合作抗疫还是经贸往来,中国和东盟的表现都令世界刮目相看。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中国和东盟在医疗物资、抗疫经验和疫苗供给方面加强合作力度,共同抗击疫情;另一方面,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快捷通道等,提高货物通关速度,带动双方经贸合作逆势上扬。疫情之下,中国和东盟用实际行动表明:越是危机时刻,双方合作的动能越强劲。

  面向未来,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一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实实在在惠及相关国家民众;二是深化抗疫合作,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在疫情催生的新业态上加强产业对接,创造更多机遇;三是随着RCEP顺利推进,中国和东盟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海洋经济、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四是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 贾平凡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20日 第 10 版)

  • 相关阅读
  • 一年增长近10倍 “剧本杀”如何破局“小而散”

      一年增长近10倍 “剧本杀”如何破局“小而散”  “今天的房间已经被玩家提前预定订了,我们正在为他们准备道具和剧本。”9月19日上午,成都春熙路商圈第一城B座15楼,一家名叫“play plus 剧本探案馆”的剧本杀...

    时间:09-21
  • 四川695家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突破2845万元

      四川695家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突破2845万元  持续的晴好天气让今年的中秋小长假“热力十足”。中秋节放假第二天,假日旅游迎来高峰。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9月20日15时,四川纳...

    时间:09-21
  • 迎中秋广州商场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爱美风潮”热

      迎中秋广州商场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最炫民族风 “爱美风潮”热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晓芳)喜庆张扬的国风牌坊下、酷炫时尚的国潮霓虹灯墙前,身着汉服的“小姐姐”们撑起油纸伞,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时间:09-21
  • 中西合璧、匠心独具——北京环球度假区20年蓝图变现实

      新华全媒+丨中西合璧、匠心独具——北京环球度假区20年蓝图变现实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题:中西合璧、匠心独具——北京环球度假区20年蓝图变现实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张漫子、张骁  随着沉浸式的电影原...

    时间:09-20
  • 全球首个“磁浮+文化+旅游”项目凤凰磁浮全线轨通

      中新网凤凰9月20日电 (邹娇)20日,在湖南省凤凰县凤凰磁浮中铁一局施工工地,随着工人将最后一榀12.5米长的磁浮轨排平稳铺设到位,全球首个“磁浮+文化+旅游”项目凤凰磁浮实现轨通,为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奠定了...

    时间:09-20
  • 甘肃环县从“土法养羊”到引智建产业科技“硅谷”

      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 (高展 李文)雨润仲秋,对于甘肃最东部的庆阳市环县显得“弥足珍贵”,此前当地无有效降水已达90多天。地处黄土高原半农半牧带,环县农户一直有养羊的传统。“保水保草保羊业,农业欠收牧业补...

    时间:09-20
  • 欧美发达经济体高通胀摁得住吗?

      (财经天下)欧美发达经济体高通胀摁得住吗?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去年以来欧美各国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措施自救。但在超宽松政策环境下,另一道警报已经拉响:全球通胀...

    时间:09-20
  • 新疆和田织锦亮相北京时装周 京和携手非遗传承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正在举行的2021北京时装周上,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登场,展示及传播和田传统民族文化,引领非遗文化瑰宝传承创新。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大华时尚分别与和田...

    时间:09-20
  • 中秋小长假第一天,铁路客流高峰如期而至!

      9月19日,中秋小长假第一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50万人次。9月1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60.7万人次,开行列车10132列,运输整体平稳有序。  铁路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组织,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灵活调...

    时间:09-20
  • 上班族“山水情调”掀中秋假期露营“新国潮”

      中新社兰州9月20日电 题:上班族“山水情调”掀中秋假期露营“新国潮”  中新社记者 崔琳  20日,正值中秋节假期,兰州远郊一处能容纳数百人的“官谷营地”里热闹非凡。由帐篷、草坪、复古天幕、煤油灯、篝火...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