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跟着好评去打卡却踩了坑?买流量上排名的平台推荐还能看吗?

2021-12-09 09:09:55

来源:齐鲁晚报

  买流量上排名,平台“推荐”还能看吗

  消费者觉得被忽悠,商家对此“又爱又恨”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了“火锅店老板花7万多做美团推广,却被平台连续处罚”一事,店家和平台围绕“有没有刷单”各执一词。报道引发了市民和网友的热议。消费前先瞅一眼平台推荐和排名,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但这些平台的高分推荐又有几分可信度呢?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孟杰 戚云雷

  跟着“好评”去打卡

  没想到踩了“坑”

  “在平台上看人说得特别好,结果去了之后完全不一样,肉质不新鲜,还一股怪味。”刘女士称,前段时间去天津找朋友玩,很想吃日式火锅,就打开某平台想看一下推荐。搜索页面上出现一家店,好评非常多,刘女士没犹豫,跟朋友直接“杀了过去”。

  到了店里,刘女士才发现,实际情况跟平台上“描述”的情况根本就不一样。这家店不仅客流量非常小,而且菜品槽点也很多。“这种日式火锅一般都是蘸可食生鸡蛋的,应该是那种甜甜的,但这家店提供的鸡蛋有一股腥味,鲍鱼比在菜市场上10块钱3个的都差劲。”两人花了近400元都没吃饱,这家平台上推荐比较靠前的店让刘女士感到“体验感极差”。

  跟着平台推荐打卡踩坑,张女士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大明湖附近有家甜品店,从平台上看到的照片和评价都非常好。”张女士在平台上团了一个双人套餐,挑了一个周末下午跟闺蜜一起去打卡,到了之后却发现甜品的质量很差,价格还很高。“这样的店我是不会再来第二次了。”离开甜品店后,张女士还专门在平台上写了一个真实的体验感受。

  一些商家为得高分

  还会请人刷好评

  做了4年餐饮的吴先生(化名)年初又开了一家新菜馆,为了提高菜馆的曝光率,提升在平台上的分数,可没少在推广上花钱。“算下来,不到一年光是在某点评上就花了近十万元,还只是买流量,不算做活动免费的餐费。”吴先生介绍,要想在平台上的位置靠前,分数就要做到4.6分以上,打分他们会找代运营公司去做,他们更专业,好评多起来,店里的分数自然就会高起来。另外,吴先生也会在平台上充值,定期买一些“曝光率”。

  秦女士(化名)所在的代运营公司就是吴先生口中专门负责平台推广、帮店面“上分”的公司。“平台代运营其实是在对平台的规则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帮商户达到他想要的一些结果。”秦女士告诉记者,作为专业的平台代运营公司,他们更了解平台的规则,会根据规则将活动做得更加完善,销量更高,从而让评分更高。

  另外,秦女士也透露,有一些商家也会找一些第三方采用“人工干预”,即请一拨大V过来吃,吃完以后对菜品的味道进行反馈。“平台和市场都是有规则的。”秦女士称,这种“人工干预”很容易出现问题,要尽量把平台规则研究透,让商户自主把评分提上去,达到线上利益的最大化。

  被流量“绑架”的商户

  对平台“又爱又恨”

  推广平台在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吐槽。网友“ROWE”认为,有的平台利用垄断优势推广费高昂,收割商户和外卖配送员。网友“东风41快递”认为,现在商家不刷单不充钱竞价推广很难做起来。

  对于网友的评论,吴先生也深有感触。既然平台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商家还非要入驻和花钱做推广呢?对此,吴先生只能用“又爱又恨”来表示。

  吴先生表示,虽然明知自己被平台“绑架”,但他们也很无奈。客户群体大都是年轻人,吃饭就喜欢用手机在平台上搜索,专门挑那些好评度和人气度高的餐饮店去,尤其喜欢打卡网红店。“很无奈,但也必须得做,如果不做顾客就在平台上找不到自己的店铺。”吴先生说。

  吴先生的菜馆已经营业了小一年,现在不管是流量推广费还是运营费用都比刚开业那会儿少了很多,平台上的分数和客流量反而相对更加稳定。

  “虽然线上推广对店铺很重要,但最后还是要拼产品。”吴先生称,拿餐饮业来说,只有菜品的质量和味道过硬,才能一直火下去。

  这一点,秦女士也非常赞同。“有品质的商户其实不需要买流量。”秦女士称,自然流量不高单靠“人工干预”也不现实,再加上消费者的从众效应也只是暂时的,品质好不好,半年之内就能见分晓。

  秦女士也称,“人工干预”持续做流量一方面是花费大,另一方面会面临平台的处罚,得不偿失。商家想要“长命”,短期可做流量打出名堂,长期还是要靠质量赢得口碑。

  • 相关阅读
  • 1209个蔬菜新品种亮相广州 助大湾区发展现代农业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二十二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暨中国番茄种业联盟大会9日在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沙总部基地开幕。  本届展示推广会为期一个月,现场示范规模300亩,其中包括露地展示...

    时间:12-09
  • 贵州多措并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中新网贵阳12月9日电 (记者 张伟)2021年1月至11月,贵州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42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4.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1万人。截至2021年11月底,贵州全省城镇...

    时间:12-09
  • 美拟立法禁止进口中国涉疆产品 商务部:坚决反对

      中新网12月9日电 美东时间12月8日,美众议院审议通过禁止中国涉疆产品进口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此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

    时间:12-09
  • 南京试点“以信放贷”:纳税信用成融资“金钥匙”

      中新网南京12月9日电(申冉 沈怡)“我们申请了银行的税银信贷产品,由于企业纳税信用良好,两天就收到银行的放款。”近日,南京云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银税互动,迅速获得50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企业负责人感叹...

    时间:12-09
  • 税务机关向吉林蛟河一木业公司开出3400余万元罚单

      中新网吉林12月9日电 (记者 石洪宇)9日,记者从吉林市了解到,位于当地蛟河市的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森华木业分公司,因税收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开出3400余万元罚单。  据了解,吉林省拉法山国...

    时间:12-09
  • 缓税政策实施首月 四川省2.5万户企业缓缴超16亿元

      中新网成都12月9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9日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1年四季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满月”,四川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累计办理缓缴四季度税费超16亿元,办理缓缴户...

    时间:12-09
  • 江西累计追回医保资金17.07亿元

      新华社南昌12月9日电(记者闵尊涛)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基金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累计追回医保资金17.07亿元。  江西省医保局副局长何桑在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时间:12-09
  • 主要股指继续上行 两市成交有所放大

      新华社上海12月9日电(记者潘清)延续前一交易日反弹势头,9日A股高开高走,主要股指继续上行。深市两大股指及科创50指数涨幅均在1%以上。  当日上证综指以3641.16点小幅高开,全天均在红盘区域运行。早盘下探36...

    时间:12-09
  • 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送电逾143亿千瓦时

      新华社西宁12月9日电(记者骆晓飞、张宏祥)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青藏联网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工程已安全运行10周年,双向累计送电逾1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70万吨。  2011年12月,青藏联网...

    时间:12-09
  • 探访飞机拆解现场:约九成零部件或材料可回收再利用

      中新网合肥12月9日电 (记者 张强)连日来,在安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停机坪一隅,东航技术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员工们忙着拆解一架空客A320飞机,这是东航也是安徽首次拆解A320飞机。东航技术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员工们忙着...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