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盯着主产区

2021-12-16 12:32:51

来源:经济日报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盯着主产区

  刘 慧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主产区要一如既往扛起粮食安全重任,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行动起来,各地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共同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今年我国粮食高位增产,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在牢牢端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同时,还要看到,粮食供给客观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现象。因此,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不能只盯着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当前,我国粮食产销仍然呈现“北粮南运”的基本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粮食,其中,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北方7个主产区生产了全国50%以上的粮食,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粮食。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

  历史上曾有“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南方曾是我国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全国粮食产销实现了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的转变,东北地区成为粳稻、玉米和大豆主产区,黄淮海地区成为小麦主要供应基地,而广东、浙江、福建等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普遍偏低,粮食区域供应不平衡现象凸显。

  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一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双重重任。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粮食从东北主产区源源不断运往南方主销区。今年入冬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寒潮天气影响,南方主销区粮食需求增大,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组织“北粮南运”,满足销区用粮需求。另一方面,东北主产区依托粮食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玉米深加工、饲料养殖和食品加工业快速崛起,粮食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明显增强。不过,“北粮南运”产销格局并未改变,黑龙江粮食商品量、调出量仍然位居全国第一位,吉林人均粮食调出量居全国第一位。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主产区要一如既往扛起粮食安全重任,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行动起来,各地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共同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全面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要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继续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的态势。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粮食品种研发力度,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在这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补力度,提高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要多措并举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并要强化种粮补贴资金监管,全面推行粮食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让农民种粮有奔头,更好地调动种粮积极性。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在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和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 相关阅读
  • 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明年地方债有新部署

      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明年地方债有新部署  中国明年经济稳字当头,积极财政政策担当重任,而其中关键手段之一是保证支出强度和进度,这又离不开地方政府举债投资。  12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

    时间:12-16
  • 商务部:前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9%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商务部16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

    时间:12-16
  • 商务部:外贸形势复杂,将多措并举稳外贸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实现较快发展,但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已超去年全...

    时间:12-16
  •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中国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近期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6日介绍说,...

    时间:12-16
  • 中国银保监会要求强化治理信用卡过度授信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强化治理信用卡过度授信,督促转变信用卡粗放发展模式。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

    时间:12-16
  • 中国西部最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兰州新区开工奠基

      中新网兰州12月16日电 (记者 魏建军)16日,中国西部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宝武碳业10万吨全流程一体化负极材料兰州新区生产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宝武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领军...

    时间:12-16
  • 中电联:前11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一成一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16日发布2021年1-11月电力消费情况: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全国20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7670亿千...

    时间:12-16
  • 福建对接RCEP扩大农业对外合作

      中新社福州12月16日电 (记者 林春茵)对接将于明年1月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福建省正扩大农业对外合作。记者16日自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已推出160个农业招商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元...

    时间:12-16
  • A股“浙江板块”迈入“600+”时代 开启发展新篇章

      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胡亦心)12月16日,随着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能”)成功登陆上海交易所主板,浙江A股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600+”时代。  从1990年凤凰化工开启浙企上市“首单”...

    时间:12-16
  • 广西完善跨区域跨境创新合作机制 打造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

      中新网南宁12月16日电 (林洁琪)广西科技厅厅长李国忠16日在南宁介绍,广西将着力完善跨区域跨境创新合作机制,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创新要素配置能力,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政...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