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际社会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 看好明年中国经济表现

2021-12-24 05:55: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临近年末,国际社会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

  看好明年中国经济表现(锐财经)

  年末将至,国际社会都在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其中,中国尤为引人关注。12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率将达到8%,2022年增长将达5.1%。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中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这些,是外界看好中国经济的深层逻辑。

  关键指标“稳中有进”

  看好2022年中国经济表现的声音不在少数。

  美国穆迪公司指出,相较其他国家,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强劲以及对外商投资的政策支持等,使得中国对外资仍然具有吸引力。阿根廷《号角报》刊文称,事实证明中国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能如期实现,近期的系列举措更让外界坚定了这一信心。比利时中欧数字协会负责人克劳迪亚·威尔诺迪说,虽然当前全球疫情波折反复,经济复苏挑战重重,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特点更加鲜明,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外界为何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关键经济指标的表现发挥了作用。

  看增速,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9.8%,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就业,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看物价,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处于合理区间;看外资,1—11月全国吸收外资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看外贸,1—10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2021年,尽管面临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但中国通过积极探索、及时应对,有效化解风险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前段时间,我国煤炭等大宗商品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出现价格波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采取相关举措后,煤炭库存得以快速回补,能源及大宗商品供应得以改善。到了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回落。这充分证明中国经济面对扰动时具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张立群说。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外界的看好,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日益提升密不可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2—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网民数量从5.64亿增加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高到70.4%。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十三五”时期在多个行业进一步形成规模庞大、技术领先的生产实力,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超四成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年初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努力克服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总体延续稳定复苏态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3%,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11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2%、27.9%、11.9%,体现了高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势头。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加速落地,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竞争优势和增长动力逐步削弱,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十分迫切。未来,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务实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体系。

  迎难而上后劲更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是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通过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实现稳和进的良性互动、动态平衡。”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引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创新保单融资等产品……在张立群看来,近期新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举措,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无论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或是‘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系列科学部署都释放了更强的稳增长信号。随着相关举措落地,2022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开局、稳中向好、逐季回升的态势。同时,新动能也有望进一步壮大,展现克服‘三重压力’的韧性与后劲。”张立群说。

  本报记者 王俊岭

  • 相关阅读
  • 立足“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枢纽 硬核小镇汇聚连云海滨风情

      12月23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景区里,游客们穿梭于全新亮相的沙雕群间合影留念,新近升级的游客服务中心内,岛忆非遗、连云游礼、拾光邮局等“网红”板块也迎来大批游客争相打卡。海滨风情小镇的打造,让...

    时间:12-24
  • 商务部:中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12月2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高峰在会上表示,受疫情多点散发、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总体看,我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

    时间:12-24
  • 浙江省消保委约谈部分直播平台与主播

      日前,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消费体察报告,并就“双十一”期间直播带货问题约谈淘宝、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五个直播平台及部分不合规主播,并要求相关平台与主播在12月28日前提交正式的整改报告。今年“双十一”...

    时间:12-24
  • 2021年宁夏葡萄酒产量逾1.3亿瓶 预计总产值300亿元

      中新社银川12月24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24日从宁夏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宁夏葡萄酒产量达1.3亿瓶以上,预计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地处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是中国最...

    时间:12-24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驻上海

      中新社上海12月24日电 (记者 殷立勤)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驻上海大会2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全面开启中国船舶集团扎根上海、更好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的新征程。  上海市委...

    时间:12-24
  • 地评线:坚定“三新”定位,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坚定“三新”定位,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最鲜明的特征。推进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

    时间:12-24
  • 2020年度中国交强险承保机动车首超3亿辆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承保机动车首次超过3亿辆,其中汽车投保率达到95%,保费收入2270亿元(人民币,下同)...

    时间:12-24
  • 第十四届中国“绿博会”南昌开幕 2000余家参展商觅商机(图)

      中新网南昌12月24日电 (记者 吴鹏泉)第十四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24日在江西省会南昌开幕,吸引了2000余家参展商与会觅商机。  本届绿博会为期四天,以“助力双循环·畅通消费链”为主题,...

    时间:12-24
  • 2021四川大数据年会举办 释放逾300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中新网成都12月24日电 (起钰婷)24日,以“激活数据新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四川大数据年会在成都举行。年会重磅发布了《四川数字经济千亿机会清单》,释放16个市共逾3000亿元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