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煤电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2年如何稳住能源“压舱石”?

2022-01-04 14:46:16

来源:北京晚报

  2022年如何稳住能源“压舱石”?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回望2021年,煤炭供需偏紧,价格一度暴涨,部分省份一度拉闸限电。随着增产增供措施落地见效,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在能源保供中大显身手。

  供热发电企业存煤已有保障

  煤电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宁夏承担着向全国十几个省份送电的责任。然而,由于电煤供应不足、价格高涨,2021年7月份以来,宁夏出现近年来首次较大规模的电力缺口。

  2021年10月以来,各部门、各煤企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地煤炭产能快速释放,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

  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华阳集团一矿日产煤约2.5万吨,2021年4季度以来,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这座矿井改进工艺,开足马力,超过一半的煤炭通过铁路、海运,发往海南省。

  “我们增加了装煤仓口,提升带式输送机的拉运能力,带速由原来的2米/秒提高至2.5米/秒,一天的铁路外运量可增加2000吨。”华阳集团一矿选煤厂负责人贾轶说,通过加强对装车全过程的监管,确保多出煤、出好煤。到2021年12月22日,华阳集团提前完成了向海南省发运170万吨电煤的保供任务。

  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以来,山西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330万吨以上;前11个月原煤产量已达10.97亿吨,同比增加1.2亿吨,增长12.4%。

  在保供措施持续发力下,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目前全国供热发电企业存煤已有保障。山西、陕西榆林等地煤炭平均价格已回落至900元/吨左右。宁夏煤电机组开机率已由不足 50%提升至 86%,自2021年11月3日至今,宁夏电网未执行有序用电。

  7个人两小时生产原煤3500吨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支撑

  45岁的费国幸坐在陕煤榆北曹家滩公司机电队的值班室里,打开手机App,监测着地下矿井内机电设备的信息。这是他23年前刚刚从事矿井工作时不曾想象的画面。

  在曹家滩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大脑”调度监测着井上、井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现场工作实况。井下场所宽敞明亮,采煤机向前挺进割下煤块。经过多个工序后,煤块经皮带最终运输至储煤仓。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很少需要人工干预。

  “综采队一个班的实际用工从15名减至7名,仅这7个人就可以在两小时内生产原煤3500吨!”曹家滩煤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李沛宸说。

  智能化,成为煤炭增产增供的重要支撑。目前,陕西省榆林市已建成千万吨及以上的现代化特大型煤矿20处,产能占比超过50%,全市煤炭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

  在煤炭大省山西,类似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建成154处,先进产能占比达68%。山西焦煤集团旗下的霍尔辛赫煤矿认领了46.275万吨的保供任务。为提高生产效率,这座煤矿增加早班检修人员数量、提高检修效率。利用AR眼镜,井下检修人员能够和地面庞大的工程师团队实时连线,快速解决疑难问题。

  电力绿色化转型步伐也明显加快。从传统火电机组,到与新能源同向同行,山西国锦煤电公司连续两个供热期参与深度调峰2000多小时,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让渡电量近2亿千瓦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目前山西已有158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有效助推新能源消纳。

  作为“西电东送”战略基地,宁夏年度电力外送规模已连续数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通过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与火电打捆外送的模式,宁夏丰富的“绿电”送往全国各地,能源供给清洁化趋势愈加明显。

  如何稳住能源“压舱石”?

  回顾2021年煤市走势,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受疫情、极端天气、能源绿色转型等因素影响,进口煤供应增量有限且高热值煤源紧缺,水电发电量不理想,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国内需求好于预期,来自供需两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导致煤价飙涨。

  部分能源和经济领域专家认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放缓以及供给约束缓解,2022年供需错配的情况有望改善。特别是全球流动性逐渐收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有望高位回落。

  目前,我国煤炭先进产能仍在持续释放。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山西已完成49座煤矿产能核增,净增能力5680万吨/年。晋能控股集团等煤炭企业界人士判断,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产能核增,统筹协调部分煤矿完善手续,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国内煤炭供应能力将明显增强。同时,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规模将逐步扩大,煤炭需求增长受限。

  作为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在不久前举办的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生产企业和部分国内大型发电、钢铁、供热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首批签约量超过2.6亿吨,将进一步稳定价格预期,推动市场有序回归,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据新华社

  • 相关阅读
  • 2021年楼市调控超650次,创历史纪录!房价咋走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刚刚过去的2021年楼市表现如何?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楼市调控高达651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涨幅高达33%。专家分析称,2021年房地产整体调控政策表现为上半年收紧,下半年...

    时间:01-05
  • 2022民生清单:这些政策影响钱袋子!

      中新财经1月5日电(记者 李金磊)岁末年初,财政部、税务总局、央行等部委陆续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多个部门的“掌门人”也公开发声,2022民生清单中,一系列政策将会影响你我的钱袋子。资料图:税务人员帮助纳税人通...

    时间:01-05
  • 重庆果园港一批重大项目竣工 便利中国西部地区货物出入境

      中新网重庆1月4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两江新区4日在当地举行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重点项目集中竣工、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这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竣工能为重庆及中国西部地区的货物出入境提供就近、高效的口岸服务,...

    时间:01-04
  • 元旦档总票房10.1亿元 整体走势逊于去年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高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3日21时30分,2022元旦档(1月1日至1月3日)总票房(含预售)达10.1亿元,总人次2437.5万人,总场次135.8万场。  当前档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穿过寒冬...

    时间:01-04
  • 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港和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启用

      中新网深圳1月4日电 (朱族英)深圳前海4日举行重大平台项目启用仪式,前海国际人才港、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于当天亮相。  据悉,前海国际人才港引入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人力资源科技服务企业、创新投资机构...

    时间:01-04
  • 国网北京电力:冬奥供电保障准备就绪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景晓薇 李艳娜 徐婧)2022年1月4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首批170名场馆保障队员进入冬奥场馆小闭环开展保电工作,标志着该公司冬奥供电保障准备就绪,正式进入决战阶段。北京冬奥会期间,国网...

    时间:01-04
  • 海峡两岸姊妹湖长春论“健” 共谋交流合作新格局

      中新网长春1月4日电 (孙博妍)4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姊妹湖产业协作年会在长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经济、旅游、文化等各界代表共120余人参会,共谋两岸姊妹湖间产业交流合作的新格局。  据悉,海峡两岸姊妹湖产业...

    时间:01-04
  • 元旦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揽金6亿元 人均消费近万元

      中新社海口1月4日电 (记者 王子谦)今年元旦假期,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热度延续。海口海关4日发布数据称,假期三天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7%;购物件数73.9万件,同比增长9.74%;人均...

    时间:01-04
  • 元旦假期江苏旅游总收入超154亿元人民币

      中新网南京1月4日电 (徐珊珊)记者4日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2年元旦假期,江苏全省接待游客1341.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37亿元人民币。  受疫情影响,今年元旦期间江苏跨省游客数量持续降低,但...

    时间:01-04
  • 浙江湖州“共富班车”再出发:梯次迭代驶向幸福终点站

      中新网湖州1月4日电(记者 施紫楠)班车长就位、路线图发布、发车令响起。4日,浙江省湖州市包括乡村畅行、才聚基层、清亲好水、村游富农、送气下乡、千兆进村在内的第二批共6趟“共富班车”正式发车。  据悉,“...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